专栏名称: 澎湃新闻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南晚报  ·  价格腰斩!无锡大量上市 ·  22 小时前  
华龙网  ·  突发!地铁车厢出现烟雾,当地回应 ·  昨天  
新华社  ·  夜读|谢谢你,让我遇见你! ·  昨天  
新华社  ·  就在明天,一起期待!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新闻

创新求生,国产手机挣脱同质化困局

澎湃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28 18:32

正文

被同质化阴霾笼罩已久的国产手机行业,终于迎来了一线曙光。在经历了漫长的煎熬、挣扎、探索后,国产手机亮点频现,正在努力挣脱同质化的束缚,并力图缩短与苹果、三星这两位行业巨头的距离。而不同品牌在创新上所采取的策略,也印证了陷入同质化泥淖多年的国产手机,已经开始走上了差异化的脱困之路。


生死两难,国产手机深陷同质化泥潭


随着人口红利释放完毕和智能手机普及期接近尾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增速整体放缓,品牌之间日趋白热化的竞争所带来的巨大生存压力,再加上行业巨头的挤压、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手机功能的快速迭代,使得国产手机品牌无暇进行创新性研发和精心打磨设计。


为了生存,品牌厂商们不得不在比拼配置和性价比的路上疲于奔命,产品的同质化甚至到了“千机一面”的程度——如果遮住手机上的Logo,从外观和使用上很难分辨是哪个品牌的产品,整个行业陷入了“跟风累死,不跟风饿死;活得太艰辛,死又不甘心”的两难境地。


绝地出击,创新破局显现生机



要么同质而死,要么创新求生。一些实力雄厚的国产智能手机品牌把创新作为走出同质化困境的解决之道,在资金和资源上持续加大投入力度,让人们看到了绝处逢生的希望。


去年推出的、采用了夏普6.4英寸显示屏的小米MIX全面屏手机,以高达91.3%的占屏比设计吸引了业界关注,随即掀起了一波全面屏风潮。虽然目前全面屏在产业链完备性和产能上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实际应用上也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小米在创新上的前瞻性得到了全行业的认可。


6月28日,vivo发布采用了高通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方案的“屏幕下指纹识别技术”,被称为是上海2017MWC展会的“最大科技亮点”。尽管这项技术离进入实际商业应用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但却是迈出了从梦想到现实的可喜一步,明确了智能手机在交互功能上的发展趋势。


7月26日,魅族在珠海发布高端旗舰机型PRO 7及PRO 7 Plus,其前所未有的前后双屏设计展现了魅族在智能手机设计上全新的差异化思考和探索,在业界引起巨大轰动。


伴随着创新亮点的不断涌现,何种创新模式对于国内手机品牌崛起和市场的良性发展更为有利,也成为了业内热议的话题。


着眼未来,剑指产业话语权



直到目前,“拿来主义”或是“跟随策略”,仍然是目前多数国内智能手机品牌所遵循的主要前进方式。通过硬件资源整合寻求突破又或者紧跟行业创新者的脚步,市场风险低、省成本、见效快,最后通过营销来扭转消费者印象,看起来已经成为了如今国产手机一条驾轻就熟的道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