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乡金融报
全国性金融行业媒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记录者、传播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苏群  ·  湖人来了一个中锋 ·  昨天  
体坛周报  ·  热议 | ... ·  2 天前  
体坛周报  ·  热议 | ... ·  2 天前  
野球帝  ·  中国女篮,换帅...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乡金融报

边疆地区土特产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中国城乡金融报  · 公众号  ·  · 2024-07-18 17:28

正文


盛夏七月,正是瓜果飘香的季节。放眼祖国边疆,新疆的白杏、广西的黄皮、云南的灵芝等特色农产品纷纷迎来丰收,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近年来,我国边疆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成就斐然,高原“土特产”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促进农牧民增收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

在新疆,各地以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已累计创建薄皮核桃、库尔勒香梨、新疆葡萄、伊犁马、新疆棉花等7个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集群的总产值均超百亿元。在青海,各地着力推进农牧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累计超1000个,有机草原监测面积突破1.5亿亩,66种农畜产品入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在西藏,各地以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打好高原牌、绿色牌、特色牌,成功创造多个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

▲新疆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坎乡齐格勒克村稻田蟹养殖基地。马智斌 摄

总的来看,我国边疆地区的特色农业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的关键阶段。各地不断创新举措,加快构建“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让更多发展红利惠及各族人民。


特色鲜明 多维发力


···

近年来,边疆地区不断挖掘农业和乡村多元价值,通过多种方式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指在一个具有特定自然生态环境、历史人文因素的区域内,由相关组织所有、若干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的农产品品牌。我国边疆地区拥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鲜明的地域文化,适合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例如,西藏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创新为动力,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入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为西藏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持续动力。目前,西藏形成了以“地球第三极”“拉萨净土”等为代表的区域公共品牌,以“西藏青稞”“金紫绒”“雪绒王”等为代表的农牧产业品牌,以“甘露”“奇正”等为代表的藏药品牌等。

以产业化思维精心经营农业。多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做强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的覆盖面越来越广,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蓬勃活力。例如,新疆阿克苏地区构建起“初级加工在乡村、精深加工在园区”的农产品加工布局,已建成十余个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当地正在打造规模较大、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盼头。

▲农行西藏山南分行推出“民贸民品贷款”支持民族特色产业发展。达瓦次仁 摄

依托本地特色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多地依托生态优良、民族众多、文化多元等特点,不断丰富乡村业态,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例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松桂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当地在发展好辣椒、油菜、奶牛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还搭建多个节庆活动平台,定期举办板栗节、油菜花节、东坡运动嘉年华等活动。松桂镇以活动为契机,成功展示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农业产业发展特色、秀美田园风光,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在活动中,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分享美景美食。系列活动促进了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有助于凝聚发展合力。


提质增效 前景可期


···

未来,我国边疆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还将迎来多重机遇。首先,随着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边疆地区可深化与有关国家在农牧业领域的合作,加强区域协作互动,更好地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优势、发展优势。其次,随着边境游持续升温,防城港、崇左、瑞丽、满洲里、黑河、西双版纳、延边等一批边境特色旅游城市频频“出圈”,正有效带动周边县域经济发展。笔者认为,相关各方可抓住以下着力点,进一步推动边疆地区的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种业振兴行动。一方面,进一步挖掘高原地区生物多样性优势,优化现有动植物品种,利用优良的气候生态条件开展重大品种研发,加大生物育种创新力度。另一方面,着力构建现代化种业基地,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产业体系,全面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有效供给。

优化农业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促进农民增收。应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服务创新、科技赋能、信息支撑走好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各地可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探索订单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在破解同质竞争的同时提升产业效益。此外,可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减少价格过低、面积过大的树种的种植面积,扩大小果品的种植面积。例如,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尝试规模化种植车厘子,今年总产量预计在1500斤左右。得益于高原特有的气候条件,康马县的车厘子有果形大、颜色深、更脆甜等优点,亩均收益高于普通车厘子。

在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下,以更优路径实现现代化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新质生产力源于农业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共同驱动。以新质生产力引导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要摆脱主要靠土地、淡水、农药、化肥、传统劳动力等资源和要素叠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路径,引入高科技、新要素、新模式,最终实现高原特色农业中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组合的优化和跃升。在实践层面,可探索生产托管、服务外包、产学研合作等经营新形态。

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每一件特色农产品背后,都蕴含着特定区域的传统文化。传承好这些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可在特色农产品的设计和营销中融入边疆的传统历史文化元素,让更多人了解和认同特色农产品的文化特色。同时,可以特色农产品为媒介,开展“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让各族群众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来。这将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身着佤族服饰的女子正忙着采摘咖啡果。梁志强 摄

加强金融创新,满足农户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一方面,通过丰富的信贷产品支持农户扩大种植规模,提升经营效能。例如,农业银行云南普洱分行为支持当地咖啡产业发展,创新推出“乡村振兴·咖啡贷”产品,根据产业链上的不同客群,又划分为面向农户的“咖农贷”,面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的“咖e贷”,以及面向企业客户的“咖企贷”,有效填补了金融服务咖啡全产业链发展空白。另一方面,在致富带头人、种植大户及合作社主要成员无法提供有效抵押物的情况下,针对资金需求较大的情形,可采用引入农担公司担保的方式予以信贷支持。借助以上方式,金融可为边疆地区的特色农业发展持续注入“活水”,助力更多农牧民致富。

文字:王实



编辑:沈苏月

编审:李彦赤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