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见人之前,提前预估: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
跟任何人见面之前,提前花一点时间想一想:
· 我和他是什么
关系
?
· 我们的关系可以聊的
安全话题
有哪些?
· 他等一下有可能会
问我
什么问题?
· 假如他问我一些我
不想回答
的问题,我该如何措辞
表达拒绝
?
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可以帮我们避开很多出其不意的坑,让我们更从容地应对社交。
2 学会保护隐私,使用“反问法”跟对方打太极。
比如:
A:“你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
(探问隐私)
B:“你为什么会想到问这个问题呢?”
(使用反问法,问对方的动机)
A:“没什么,我这不是关心你嘛。”
(窥探别人隐私被戳穿,只好装作“关心”对方)
B:“谢谢你的关心,我爸爸身体挺好的。”
(将计就计,顺着对方的字面意思回答,最终保护了隐私。)
再比如:
A:“你现在一个月赚多少钱?”
(探问隐私)
B:“别提了,最近生意难做啊……怎么着,你这是想支援我点儿?”
(反问对方的动机,并故意给他制造一个会让他付出成本的动机)
A:“嗨,老哥你真会说笑,我都三个月没接到大单了,我现在穷的烟都抽不起了,唉,人生苦啊……”
(对方忙于防御,早已忘记探问我们的隐私,而我们实际上也达到了保护隐私的目的。)
3 如果我们与对方关系亲密,则可以使用“直接法”拒绝回答。
比如:
A:“你打算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
(探问隐私)
B :“其实我心里是有一个目标,不过在没实现之前我想先保密。”
(假如AB关系比较亲密,A想用比较真诚的态度对待B,那么就可以用“直接法”拒绝回答。)
再比如:
A:“你谈男朋友了吗?”
B :“嗯,最近正在接触一个。”
A :“真的啊?你男朋友帅不帅?有没有照片?他是做什么工作的?家里人是干什么的?”
(探问隐私)
B :“额……我们现在刚开始接触,还没有完全定下来。我想先接触一段时间,等我们感情稳定了,再告诉你他的情况啊。”
(直接法拒绝)
4 当对方过度倾诉的时候,勇敢结束话题。
倾听,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高质量的倾听,需要投入大量的
耐心,共情,支持
,同时还要
忍住
自己的
表达欲,评判欲,攻击欲
,最大程度地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感受,并作出回应。
这样的倾听,是非常耗能量的。
如果我们无限度地付出高质量倾听,人的精力是会耗干的
,身体会很累,情绪会很烦躁。
有些朋友一旦打开话匣子,就会收不住,兴奋地一直说,一直说。而假如我们此时处于倾听位的时候,则要注意把握时间。
时刻跟自己的身体核对:
“我现在感觉累吗?我还能继续听下去吗?我是否想结束倾听?”
一旦感觉到身体累了,情绪开始有点烦躁了,脑子开始跑神了,那么这些信号都是在告诉我们,该休息了,该结束话题了。
怎么结束倾听呢?
直接法:“亲爱的,我感觉很累了,咱们今天先到这里吧。”
间接法:“亲爱的,我还有别的工作要做/我要洗澡/我要吃饭,咱们今天先到这里吧。”
5 当对方过早自我暴露的时候,及时转移话题。
人际交往最忌讳交浅言深。
如果对方和我们的关系还未达到一定深度,那么有些话题,是不宜轻易触碰的。
比如:
· 原生家庭创伤
· 其他心理创伤
· 感情史
· 性经历/性取向/性癖好
……
如果有人跟你刚认识几天,就大谈特谈自己的隐私,急匆匆地扒开伤口给你看,那么对于这种人,我们要小心保持距离。
这种人,要么是缺乏边界观念,缺乏自控力;要么是有所图谋,试图用扒伤口的方式骗取你的信任和同情,从你这里获利(约炮,套信息等)。
所以,遇到过早自我暴露的人,我们要及时转移话题,并把控距离。
怎么转移话题呢?
感受法:“这个话题让我感到有些尴尬/不太舒服,我们换个话题吧/改日再聊吧。”
转移法:“是啊,你那些年过的真是太不容易了。那么你最近几年忙什么呢?”
6 贵重物品,隐私物品,不轻易借给别人。
贵重的东西,或牵涉个人隐私较多的东西,尽量不轻易借人。
比如:
· 钱
· 车
· 房子
· 电脑
· 手机
· 单反相机
(以及任何你自己不想or不舍得借给别人的东西)
如何拒绝呢?
直接法:“不好意思,我的钱/车/电脑/单反/手机不外借。你再问问别人吧。”
合同法:“借钱可以,麻烦你写一下借条吧,我们把时间和利息写清楚。亲兄弟,明算账嘛。”
7 树立异性朋友边界,不做瓜田李下的事。
当我们和异性朋友相处时,要注意边界,不要做有可能引起人们普遍误会的事情。比如:
· 尽量不要和异性朋友
单独
共处一室
· 尽量不要
单独
做异性朋友的
车
· 尽量不要
单独
和异性朋友
看电影/吃饭/逛街
· 尽量不要在
晚上
和异性朋友长时间
煲电话粥
· 尽量不要
单独
和异性领导
出差
(申请加派人员结伴同去)
· 尽量不要
单独
在异性领导
办公室
里逗留太久(注意保持门开着)
……
也许有些朋友读到这里会说,我跟我的
男闺蜜/女哥们儿
就经常单独做这些事啊,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很纯洁的友谊啊,这也不行吗?
其实,也并非完全不可行。
只要你满足一下两个条件:
第一,你跟你的女哥们儿单独出去逛街看电影大半夜煲电话粥,这些事儿,
你女朋友是否感到介意?
第二,
如果你的女朋友跟她的男闺蜜单独出去逛街看电影大半夜煲电话粥,你是否感到介意?
(注意不要双标!不要双标!)
如果你们双方互相都不介意,双方都认同一个标准,那你们大可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交友。
只是,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和了解,上面列出来的这些事,
大部分人还是很介意的。(尤其介意自己的伴侣不能跟异性做这些事)
所以,如果我们不想把身边的关系搞得太复杂,还是尽量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人际交往边界吧,维护自己的名誉,不做瓜田李下的事情。
8 学会筛选朋友,和真心尊重自己的人交朋友。
假如你的朋友,三番五次向你借车,每次把车还回来的时候都不洗车,不加油,甚至还有一次违章扣分了,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假如你拒绝了朋友的借车要求,朋友却指责你小气抠门不仗义,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假如你的朋友,每次跟你见面的时候都只聊自己的事,疯狂向你倾诉负能量,而你刚要说说自己的事的时候,他就把话题抢走,又说回自己的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假如你告诉朋友,你感到累了,想结束话题了,朋友却指责你不理解他,不关心他,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一段关系,要想能够长期相处下去,是需要双方互相尊重,互相维护,互相付出的。
如果有一方,一直在索取,一直在索取,一直在索取,
而另一方,一直在付出,一直在付出,一直在付出,
那么这样的关系,是不对等的,是不健康的。
真正的好朋友,是不会一味向你索取的。
真正的好朋友,会尊重你的物品,如果借了你的东西,他会珍惜对待;
真正的好朋友,会尊重你的话语权,他说完了,会停下来,让你说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