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吃货de指南
taste=口味;taste=文艺鉴赏力。 饮食者,文化也。因此,“我们提出,将美食事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部分”。 吃是人生最高艺术……美食与爱,诚不可辜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10日 全国各地区鸡蛋报价! ·  21 小时前  
秦楚网  ·  十堰这道美食登上央视,很多人爱吃 ·  昨天  
企鹅吃喝指南  ·  开工上班这么苦,喝点好咖啡是我应得的。 ·  4 天前  
润农畜牧报价  ·  2025年2月8日 ... ·  2 天前  
文旅北京  ·  今年京城老字号元宵哪家强?看这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吃货de指南

杨梅:谣言太多伤不起

吃货de指南  · 公众号  · 美食  · 2018-06-08 11:00

正文

关注我们

带你做健康的吃货!

六月杨梅满山红,一年一度的杨梅旺季又到了。炎炎夏日,来几颗酸甜可口的杨梅,既能增加食欲,又能生津止渴。



然而,每到这时,网络上关于农户给杨梅打膨胀剂、注胶等谣言就纷纷兴起,让人不敢轻易对杨梅“下口”。


今天,小编整理了2017年传播较广的相关谣言并揭示其真相,防止杨梅再次“受伤”。


谣言一:打膨胀剂增大


2017年6月,一条视频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传播。视频画面中,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的一位农民正在给杨梅树喷洒所谓的“药剂”,这时画面外传来一名男子的询问:“杨梅好吃还要打药水呀?”该农民答道:“我打的是膨胀剂。膨胀剂打得好,杨梅个头儿就大,价格也就卖得更高。”


真相


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辟谣信息称,经民警调查,视频中的农民给杨梅树喷洒的是水,而对白是发布者一人分饰两角,采用方言进行的配音,所述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视频制作者胡某被警方行政拘留7日。


谣言二:注胶压秤


在一段视频中,一名女子把杨梅放在水龙头下反复搓洗、挤捏后,手上留下了一些胶状物。女子对着镜头说:“你们看看这些东西,捏都捏不动,是胶,买杨梅时一定要注意。”


真相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副研究员许文平表示,杨梅果肉中90%以上的成分是水,剩下不到10%的成分中包括膳食纤维、糖酸、蛋白质、花青素等营养物质。杨梅果肉由众多肉柱聚集而成,由于没有果皮包裹,果实非常容易被破坏。因此,视频里的女子很轻松地就将杨梅搓烂,而剩下的是组织结构被破坏的肉柱,并不是她声称的“胶”。


许文平强调,杨梅果肉由于没有果皮的保护,极不耐储藏,很容易受伤和腐烂。如果给杨梅一个一个注胶,不仅需要投入很高的人力成本,而且杨梅本身也经不起这种“折腾”。


谣言三:浸泡不明液体


新浪微博上的一段视频显示,浙江省台州市的几名果农把成筐的杨梅放入装满液体的大缸里,浸泡几秒钟后抬出沥干,随后将杨梅放入车内运走。


真相


经台州市网警调查,视频属于恶意造谣。视频发布者黄某是一名果农,因别人曝光他给水果用药的行为,影响了他的水果销量,所以产生了报复心理。黄某在网上看到几年前的视频,就将视频下载并配上文字,坑害其他果农。黄某因此被行政拘留7日。


谣言四:小白虫毒似砒霜


消费者食用杨梅前如果用盐水浸泡清洗,往往会有白色的小虫从杨梅中爬出。有人称这些小虫有毒,吃有小虫的杨梅等于吃砒霜。


真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