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金融深度
深度关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药闻  ·  免签再扩容 政策利好激发入境游市场活力 ·  2 天前  
上海市场监管  ·  汤圆(元宵)抽检结果来了→ ·  2 天前  
响水零距离公司  ·  响水年后新岗热招!月薪5000+交五险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金融深度

转型、退出、立案,P2P清退潮波及头部上市平台

新金融深度  · 公众号  ·  · 2019-11-08 17:57

正文

文/小新

编辑/初九



如果说去年下半年的那一场P2P暴雷潮,是行业出清,那么如今正在进行的,则是一次信号明确的无差别清退行动。 可以看到,不仅越来越多的中小平台开始宣布自愿退出,一些知名的行业头部上市平台也受到波及。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在“能退尽退,应关尽关”的监管指引下,近日频频有上市平台传出消息,或宣布退出P2P,或被警方立案,或直接改了名开始转型。
1
退退退
10月22日,爱鸿森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于10月17日批准终止P2P业务,同时该公告称将集中资源于汽车金融业务。
爱鸿森称,鉴于最近在中国普遍收紧的P2P法规以及当地监管机构要求减少公司的网贷业务,公司已确定其在线贷款业务的持续运营不可行。 将停止相关业务并承担其在线借贷平台上的所有未偿贷款。 公司预计将承担的贷款总额约为560万美元,将利用其汽车业务产生的现金及借款人处收取的款项,在2020年12月31日前全额偿还平台的所有借款人。
在此之前,一张截图在圈内流传开来,截图内容显示,在某高新区P2P规范发展群中,一消息称,“网贷试点全国有六个省市,四川不在其中,按照湖南模式清退全部网贷业务,按省办要求,请各机构在2018年下半年清退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做实清退方案(包括清退方式、清退时间节点等)。
工商信息显示,爱鸿森的运营地址正是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今年4月份,四川省网贷风险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拟退出P2P网贷业务机构的通告》,对前期开展P2P网贷业务的38家机构发布拟退出P2P网贷业务的通告。 据了解,此次四川发布拟退出P2P网贷业务机构通告的目的,是按照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及P2P网贷风险应对工作有关要求,进一步推动该省网贷领域风险化解。 此外,在7月1日正式实施的《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条例》中,P2P、股权众筹等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新兴行业并未被列入监管范围。
据了解,除四川外,云南、济南、深圳、宁夏、青岛、浙江、北京、贵州、天津、湖南、山东、湖北、广州等多地也都先后发布过公告,清退、取缔辖区内不合规网贷机构。
2
抓抓抓
退出虽然无奈,不过和被警方立案相比,能顺利实现良性退出,未尝不是一个好的结局。
10月24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官方微博“警民直通车-浦东”发布通报显示,上市P2P平台“点牛金融”被警方立案侦查。 通报称,2019年7月31日,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对上海点牛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立案侦查。 公安机关已对本案中的17名犯罪嫌疑人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 上海点牛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某华、总监曾某勤等6名犯罪嫌疑人经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批准已被公安机关依法执行逮捕。 该公司实际控制人曾某新已被警方上网追逃,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这是警方首次公告确认“点牛金融”被立案。 此前,新金融深度曾发文称,投资人传来的立案通知书显示,有投资人向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报案称点牛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经浦东分局审查,符合刑事立案条件,依据刑法决定立案。 随着警方的官宣,点牛也成为第一家被立案的美股上市P2P平台。
除点牛之外,近日,还有一家多次宣称要赴美上市的平台被警方通报立案。 11月3日,杭州市公安局高新区(滨江)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泰然金融实控人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交代其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情况。 公安机关已对包括泰然金融实控人潘宝锋在内的13名高管和财务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资料显示,泰然金融于2014年9月上线,运营公司为上海泰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018年11月开始,泰然金融曾尝试赴美上市,未果。 后来泰然金融开始谋求借壳iFresh(NASDAQ:IFMK)曲线上市。 直到被立案的前半个月,泰然金融公众号还曾就纳斯达卡借壳上市事项发布最新公告,称资产重组进入冲刺阶段。
立案消息传出后,11月5日,iFresh向泰然金融发出书面通知,要求对方根据协议9.1(c)、(e)、 (f)终止股权交易协议。

3
改改改


在行业出清的同时,头部平台的转型工作也逐渐开启。
11月3日,据《证券时报》报道,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联合召开的加快网络借贷机构分类处置工作推进会上明确: 下一步工作要坚定以退出为主要方向; 同时,支持满足相应条件的机构可转型为小贷公司,或申请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
11月4日,纽交所上市公司信而富宣布,公司已经获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书面通知,接受公司于2019年9月13日提交的业务转型计划。 今年6月17日,信而富公告称,由于近期的监管变动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市场的不确定性,信而富正在停止P2P业务活动,向新的助贷业务模式转型。 公司已与Hongkong Outjoy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OE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协议”),共同成立XRF下属的新的运营公司。
第二天即11月5日,美股上市网贷平台拍拍贷发布的公告称,11月5日,PPDAI Group Inc.举行了年度股东大会,在此期间,公司股东批准了将公司名称由“ PPDAI Group Inc.”改为“ FinVolution Group”,并提议采用“ 信也科技”作为公司的名称。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财报数据显示,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拍拍贷来自机构的资金在借贷总额中的占比逐步提高,截至2019年9月份,机构资金占比已达到了97%。 正如拍拍贷创始人、联席CEO张俊近日在公开场合所说,现在的拍拍贷“和P2P已经不再有什么关系了,新增交易里已经没有来自于个人投资者的部分,所有的交易全部来自金融机构、合作伙伴。 现在还有一些P2P的余额,但是已经没有P2P的新增交易。 拍拍贷正转型成为一家助贷的机构。
可以看到,如果说点牛金融、爱鸿森等上市公司的体量较小,还算不上是头部平台,那么老牌上市网贷平台信而富、P2P鼻祖拍拍贷的动作所传递出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了。
曾几何时,“上市公司”是环绕在平台头上的光环。 2017年以来,一些互金平台走上了赴美上市的道路。 这既让在一定程度上为平台带来了信用背书,公司也可在更大范围内获得资金输血。 彼时,行业中还有声音认为,上市能对监管产生积极影响,即使平台没有按时完成整改,监管部门也会给予充足时间,甚至不排除给上市平台开绿灯。
但事实证明,上市并不是“上岸”。 在这场监管风暴来临之时,谁也没有例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