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格面具
国际人格面具学院:研究和推广人格面具技术,拓展心理服务领域,造福于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吴清发声 ·  7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A股大涨,原因来了!多家公募发声 ·  昨天  
基少成多  ·  继续薅羊毛~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格面具

坏人,病人,主人,小人

人格面具  · 公众号  ·  · 2017-12-06 08:02

正文

刚出生的婴儿只有感觉,没有知觉,在它的眼里,外部世界是碎片状的,后来才慢慢拼接起来,形成整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一度根据自己的感受,把人(客体)分为好人和坏人,客体关系理论称之为分裂。

其实不是分裂,而是整合不良。与碎片相比,把客体一分为二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从理论上讲, 3 岁的时候就应该完成最后的整合,知道人没有好坏,或者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事实上,很多人到死都没有完成整合。

判断一个人好坏,最先是以判断者的感受为根据的。一个人如果对他温柔体贴,满足他的生理需要,夸他,逗他玩,让他开心,这个人就是好人;一个人如果对他很粗暴,不满足他的生理需要,经常批评他,把他弄哭,让他不开心,这个人就是坏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渐渐明白,对于那个人来说,“我”是别人,所以好人就是对别人好、别人认为他好的人,坏人就是对别人不好、别人认为他不好的人。再延伸以下,好人就是对社会有利的人,坏人就是对社会有害的。

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为好人量身定制的:好人心理健康,坏人心理不健康。心理病人为什么有病耻感?就是因为心理不健康 = 坏。

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尼采就发现了,传统道德是一个骗局,它是统治者编造出来用于奴役别人的。一个人如果按传统道德行事,就是一个好奴隶,非常方便统治者去管理。所以,尼采称之为“奴隶道德”。而统治者自己根本不遵循这种道德,常常肆意破坏或故意违反这种道德,通过违反道德来显示自己的特权和权威,尼采称之为“主人道德”。

一个普通人如果违反了道德,就会被扣上坏人的帽子。从这个角度看,主人就是坏人。

奴隶付出,主人得到;奴隶劳动,主人收获;奴隶生产,主人消费;奴隶服务,主人享受;奴隶是被掠夺者,主人是掠夺者;奴隶是猎物,主人是猎人。

做主人(坏人)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不鼓励人们做坏人?正因为做主人(坏人)好处很多,所以主人(坏人)要隐瞒真相,大力宣传奴隶道德,让人们心甘情愿当奴隶(好人)。经过五千年的洗脑,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奴隶道德,把奴隶道德奉为天经地义。

精神分析认为,心理障碍就是心理幼稚。所以,好人就是成熟的人,坏人就是小孩(小人)。

孩子面具有四个:幸运儿,苦命人,讨好者,叛逆者。他们如果当了主人,就是昏君,明君,仁君,暴君。

人的能量是有限的,对别人好了,对自己可能就不好了。也可以说,对别人好和对自己经常会发生冲突,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不好,对自己好就是对不别人不好。所以,好人其实是很痛苦的,相反,坏人比较开心。好人为别人而活,坏人为自己而活。

但是,人们还是想当好人,不想当坏人。这是因为社会鼓励当好人,好人对社会有利。

受社会的影响,人们排斥坏人,压抑坏人面具,使坏人面具转入“地下”。有的人完全压抑了坏人面具,成了道德楷模。有的人没压住,干了坏事,被人鄙视,因而自责。有的人外面戴好人面具,里面戴坏人面具,以好人的名义干坏事,把坏事说成好事。这样的人比较容易成功。很多成功人士都是这样的人。他们成功之后不会说出真相,反而大张旗鼓地宣扬好人面具。原因非常卑鄙:别人越好,他越得利;如果别人知道了真相,都跟着他学坏,他就捞不到好处了。为了让别人相信好人有好报,他在公开场合必须戴着好人面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中国基金报  ·  吴清发声
7 小时前
中国基金报  ·  A股大涨,原因来了!多家公募发声
昨天
基少成多  ·  继续薅羊毛~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看封面知道音乐风格 ​​​​
8 年前
经典人生感悟  ·  这一年,挺对不起自己!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