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群的自我评价是,不置一分钱房产,不炒一分钱股票,写过16本书,当过5所中学的校长。
转载自:
都市快报(ID:dskbdskb)、光明日报(ID:gmrb1949)
杭州市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要退休了,作为全国重点高中校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他在全国教育界都广获认可,有民办高中开出年薪两百多万挖他,但这个“名校长”却做了一个决定,让很多人看不明白。
2016年,他来到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当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唯一一所中学的校长。
这是所高考成绩在全州垫底的“差校”,而他开出的唯一条件是:
解决吃住,分文不取。
陈立群的自我评价是,不置一分钱房产,不炒一分钱股票,写过16本书,当过5所中学的校长。
他要在这所“差校”实践平民教育的理想,在苗族人口占比98%的“天下苗族第一县”,给这帮苗族孩子开启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更要影响成千上万户苗族家庭的未来。
来台江前,他最放心不下90岁的母亲,老母亲得知儿子要去支教,非常支持:“我身体好着呢,不信我跟你打赌。”
而台江县教育局局长龙峰不知道,他大胆的邀请,能否得到陈立群的同意。
邀请说出口,龙峰自己都觉得不切实际,况且就算陈立群答应了,台江这座偏远且贫困的县城,又能拿什么招待好这位名校长呢?
然而陈校长没开条件,“解决吃住就行”。卸任浙江省的国家重点高中校长,来到距离杭州1400公里外的贵州山区,陈立群开启了他分文不取的支教生涯。
“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学生是老师。”他用“雷霆手段”唤醒老师们的责任心。显然,一味“雷霆手段”也不是他的初衷,如何提振教师士气、激发教师潜能,成了陈校长急需解决的另一道难题。
新学期开学,他收到一封辞职信:“我是铁了心要走。”这突如其来的辞职信是刘明老师写的。陈校长赶到台江县人民医院,原来刘明的妻子头天晚上生了第二个孩子。
刘明坦言,3000元要养活家里六口人,难。不得已才想离开工作了15年的民族中学,去薪水更高的民办中学。听了这,陈校长挽留的话实在说不出口。他何尝不知道教师收入微薄的难处?他只能说,学生们都很想你,盼你能回来。
刘明听了眼睛一红“辞职信我收回吧……”陈校长几乎每个月都要面临这样的挽留。因为待遇跟不上,台江民中每年都有十几位教师离职。
为了解决教师待遇问题,他没少跟当地教育部门争取,增设目标考核奖、教学质量奖等,但当地财力实在有限,到手的补助杯水车薪。
他把20多万元奖金捐出来,那是国务院特殊津贴和杭州杰出人才奖,在台江设立“奖教金”,每年奖励9名教师,每人5000元。
他拒绝了年薪200多万的高薪,来到贫困山区,分文不取。反而资助学生、奖励老师。陈校长在贵州支教三年期间,走访过100多名学生的家,资助学生家庭的累计达10多万元。
他去过最远的一个孩子的家,需要先开车一个半小时,再坐烧着柴油的小船45分钟,最后走路半个小时。
更让陈校长焦虑不安的是,另一座横亘在人心里的“大山”,台江县至今仍然没有脱贫,群众依靠外出打工赚取微薄收入,留守在家的儿童数量居高不下。
当地流行的观念是“读书无用论”、“早点打工好”: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喝酒、斗牛、打麻将;等着别人送小康。
陈立群到任后召开家长会,看到有的班家长还没老师多,可见教育在当地人心中的位置。
台江民中作为全县唯一的高中,过去几年,高考成绩在全州垫底。一些学生靠着国家和社会的资助,注重享受而不思进取,学生对手机的迷恋超乎想象,早恋、抽烟、沉迷游戏等现象,每年都有百余名学生辍学。面对这样的孩子和家长,他又能如何?
他打的第一张牌就是严格管理,宣布进入校园安静环境学习月。原先像是四处撒欢儿野马驹的学生,突然被新校长的这根缰绳一拉,像是有一记无形的教鞭抽在了心上,一盘散沙式的学习氛围在逐渐改变。浮躁止于宁静,惊雷响于无声。
如果说行为习惯可以刻意培养,那么对学生精神层面进行引导,才正是陈校长大显身手的时候。通过国旗下演讲、成人仪式,他去激发学生的斗志。这些学生们从没有听过的活动,给他们打开了一扇人生的新大门。经常有学生给陈校长写信:“是您的到来,才让我有了走出贵州这个不平凡的想法。”
因为陈校长,台江民族中学的一大批学生,改变了生活的选择,改变了命运的轨迹。2017年6月,他带的首届毕业生高考,全县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这唯一的高中,当揭开榜单看到成绩的那一刻,从家长到亲友无不感到欣喜。
往年,台江中考前100名的学生中,留在台江民族中学的只有十来个人,而2018年这数字翻了几倍,到95人,全县中考状元也第一次留在民中。2019年,全校885名学生参加高考,有561人考取了本科,本科成绩完成率达到了183%。
老师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尊严感就上来了。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家长,他都重视“心灵唤醒”、“精神教育”,通过激发学生们的进取心和责任心,改变了很多贫困家庭的命运。尊师重教的民风慢慢形成。
陈校长号召老师们走进寨子,把社会最底层撬动起来,让苗民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意义:考出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寨子。陈校长的微信头像,是台江县小江小学,那是一所教室用木板钉起来、四面通风的老旧小学。陈校长以此激励自己,争取给孩子更好的求学机会,才能用教育阻断贫穷代际传递。
给钱总是要花光的,给物资总是要用完的,唯有把农民的孩子培养好,才能使家庭的贫困不会成为世袭。
他谢绝了省州县一切奖金补贴,也谢绝了一切宴请饭局,别人宴请时,他总以“我是来支教的”来谢绝。他要为台江培养一支不走的教师队伍。
所有的帮扶总是暂时的,所有的支教总是要结束的,关键在于增强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台江县周边县城的小初高校长,都是他的徒弟。不仅仅是台江民中的老师受益,全县老师都受益。
陈校长34年中当过5所学校的校长,面对不同的生源和起点,他都把后进的学校带到拔尖的水平,成就了响当当的“全国名校长”美誉。
19年前,陈校长在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创办了浙江省首届宏志班。2001年,正在一个小作坊打工的董永军,突然接到电话让他回家,他还不知道,家里来的人,将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人。
那天下雨,他没想到眼前这位是校长,而陈校长也没有想到,这个用泥瓦搭盖、多处漏风的土屋,竟然就是董永军的家。因为父亲常年赌博,董永军家里几乎一贫如洗。陈校长按捺着内心的诧异,把录取通知书交给了董永军。
2018年10月11日快报记者曾到黔东南采访过陈立群。“出世为人,淡泊明志,宁静修炼心性;入世为事,积极进取 ,知识改变命运。”台江县民族中学教学楼上曾在开学时挂着这样的条幅。
陈立群刚接手时,台江县民族中学的成绩在全州排名垫底,校风散漫。“苗族的孩子都很聪明,但心思没有花在学习上。”陈校长制定了规章制度,并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全校3000多名学生全部住校。现在学校跑操秩序和晚自修纪律都非常好,可以和杭州的学校相比。
去年高考后,陈校长为每一位分数上了二本线的学生准备了证书,证书盖上县委县政府的章,由他亲自送到家门口。寨子里贴着光荣榜,并放鞭炮庆祝,让全寨子的人都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读书光荣。
“你无法想象这里有多贫困。”陈校长说,自己的包里总是准备着现金,用于接济家里有困难的孩子。
从学军中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有不少民办学校开出丰厚薪酬聘请陈立群,但他不为所动。陈立群“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他认为外界的帮扶可以帮助改善但无法消除贫困。“教育是贫困治本之策”。陈校长的支教计划原定一年,期满后他选择了留任。“不少新生和家长都说冲着我来的,我至少要把他们送进大学校园!”
今天是教师节。
教师节是怎么来的,究竟当年谁才是呼吁建立教师节的第一人,依然存在争议。
此前,有关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王梓坤院士是“教师节最早倡议人”、“最早创意人”的文章已经很多:
30年前的1984年,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致电光明日报记者黄天祥,呼吁将“九月的一天定为全国教师节”。报道刊发后迅速引发巨大反响。一个多月后,全国人大正式确立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摘自《北京晚报》2014-09-09)
30年前,时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的王梓坤呼吁将“九月的一天定为全国教师节”,他因此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提议设立教师节的第一人。如今,85岁的王梓坤仍保留着教师节设立前后的珍贵文稿复印件。
(摘自《新京报》2014-09-10)
王梓坤院士曾表示,当时的社会舆论就有设立教师节的呼吁,他的倡议只是与之巧合。
那么谁才是教师节最早倡议人?
对此,记者展开了调查。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有关“王梓坤是教师节最早倡议人”的信息不确切。
1981年8月30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建议建立教师节”的“读者来信”:
中央领导同志号召全社会都要尊重教师,这是一件意义非常深远的大事。我们要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不尊重教师,不重视文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是不成的。
为此,我建议:定每年九月一日为教师节,全国学校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尊重教师,让各界人士尊重教师,逐步达到全社会尊重教师的目的。
节日和仪式,并非仅是一个形式,它对于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大有影响。妇女节、儿童节就是明证。对于我国广大大中小学教师、幼教工作者,每年有一个全国性的节日,这对于提高教师社会地位,让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实属必要。切盼有关方面考虑这一建议。
北京 章连峰
此后,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师田家骅也在1982年致信光明日报,再次提议建立教师节,而这一次所提议的教师节时间,正是后来教师节的日子——暑假后开学的第十天,即9月10日。
《光明日报》于1982年7月20日将此内容再次以“读者来信”的形式刊登:
编辑同志:
特提出以下倡议:
一、每年开展一次“尊师周”活动 (或旬、月亦可),在“尊师周”(旬、月)中,大讲我中华民族尊师优良传统和美德;缅怀老一辈教育家的丰功伟绩;宣传教师中的好人好事;动员全民为教师做好事;密切教师、学生、家长的关系;还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种活动。
二、确定“教师节”。当前全国有二千多万教师,肩负着三亿青少年的教育、教学任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任务重担义不容辞地落在了他们的肩上,教师应有自己的节日。日期最好在暑假后开学的第十天为宜。
天津南开中学语文学科 田家骅
田家骅的倡议发表后,全国各地师生也相继发出建立教师节的倡议。
1984年12月初,广州暨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学生倡议建立“尊师节”。
同年12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院士在一次座谈会上倡议9月为“尊师重教月”,9月的一天为教师节。
除了媒体的鼓与呼,中国民主促进会在推动教师节设立中也起到了关键、功不可没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