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一条
每天一条原创短视频,每天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每天精选人间美物,每天来和我一起过美好的生活。
51好读  ›  专栏  ›  一条

一个00后镜头下的2000年:回不去的黄金时代

一条  · 公众号  · 视频  · 2025-02-06 07:55

正文

▲ 点击蓝字,设为星标,以防失联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近来,社交媒体上一批全国各地老楼的照片,

在00后群体中引起极大的讨论与共鸣:

“梦核”、“破旧的未来感”,

“有一种时代落幕的感觉”……

拍摄这些照片的,

是01年的东北男生小铁。

世纪末的大楼顶部停着“飞碟”

汕头澄海区 / 福州电信大楼
世纪末的钟楼,铭刻着岁月沧桑

阜新钟楼 / 泉州海关大楼

小铁今年刚毕业,

大学学的建筑,

毕业后他没上班、没考公,

而是带上一台二手相机,

用从小攒下的零花钱,

自费去全国各地找老楼拍摄。

他吃街边小店,住30一晚的青旅,

每天支出100元都不到,

一年来,走遍了19个省、100个城市,

拍下2000多栋建筑。

蓝与白的几何搭配

合肥老科技馆 / 铁岭银都大厦

奇幻的装饰,仿佛向未来世界发射信号
临沂双月湖 / 北京密云

对小铁和他的同龄人来说,

这些建于90、00年代的大楼,

伴随着他们的成长,是一整个时代的回忆,

其中有些楼正在拆除,逐渐消失。

这些“梦核”风的老楼肖像照,

重映了00后的“黄金时代”,

“那是一场关于美好生活的梦。”

2024年的最后一天,

一条在上海遇到了小铁。

我们一起拿着相机走街穿巷,

也聊了聊他从北到南的拍摄故事。

自述:小   铁

编辑:夏   尔

责编:陈子文

小铁摄影作品

我是2019年高考,大学最难受的是赶上疫情,什么都没拍成。今年我刚毕业,过去一年多,我从南到北走了19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去过2000多座不同风格的大楼,拍的照片大概已经有两三万张。

茶色的“蛋糕”大楼 | 江门新会

我一般按火车班次规划路线,每个城市会待个六七天。最近的这次旅程,从福建出发:厦门、漳州,经过潮汕一路走来。下一站准备去深圳,我的目标是把整个华南走一圈。

我最喜欢拍的,是那些千禧年前后的城市建筑,其实很多年轻人和我一样,看到这些建筑会很熟悉,觉得是不是在记忆中的哪个场景里出现过。
粉色的尖顶城堡
厦门,湖东花园
广州

深圳

世纪之交的时候,流行过用彩色瓷砖作为装饰。这次我路过厦门,看到了一座很特别的建筑,尖尖的楼顶,外表是浅粉的,像极了那种城堡。

南方的不少建筑都是这种样子,特别是住宅楼:不同色彩的马赛克混搭着,很好看,很梦幻。相比之下,北方可能更多的就是水泥墙和红砖墙,截然不同的风格。
茶色玻璃,写满了时代的奢华
上海中世办公楼 / 郑州格陵兰大酒店
80年代的豪华旋转餐厅
广州,花园酒店

再比如茶色玻璃的大楼,圆形的、三角形的窗子,充满几何元素。以前这种风格在高端建筑里很常见,还有一点保护隐私的作用。

它们在小的时候就很吸引我,会觉得那里面很黑暗,好像有一种神秘感,还藏着一些对富贵、奢华生活的向往。

记忆中的某天,旋转餐厅停止转动

鞍山天河宾馆 / 福州邮政大厦

鞍山,环球酒店

前一阵子我还去了辽宁鞍山,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从火车站出来的那一瞬间——广场两侧全都是90年代的一些高楼,而且很多都废弃了,仍然保持着那个年代的画风。

鞍山有一座环球酒店,最顶上的旋转餐厅已经不再使用了,我想它原来一定是一座很崭新、很科幻的建筑,现在落满了一层灰尘,仿佛那个年代已经落幕了。

在楼梯上,仿佛就能触摸到蓝天

涿州,群众工作中心

汕头,邮电宿舍

当然,还有室外的楼梯。它们非常高,从远处看起来,就好像和天连在一块。但00年以后,这种风格的楼梯基本上很少见了。

之前我发过一篇楼梯的笔记,有一条评论很多人点赞,说仿佛那时的天空就在手边,一下就能触摸到。确实是这样,因为这张图片就是这种感觉,那个年代也是这种感觉。

北京,顺义纺织厂

以前我可能只是记录记录。但真正让我受到感触,是那次在北京顺义纺织厂的拍摄经历。

纺织厂在顺义区的中心位置,当时我没觉得它多有年代感,只是发现窗户都被封住了,全都给涂成了白色。我很好奇,就拍了一些照片,在网上发了一个提问的帖子,但也并没有什么人回我。

北京,顺义纺织厂

2024年的三四月份,(纺织厂)被拆掉了,那个帖子突然火了。很多人来说,这些照片让他们想起了以前那块是什么样的。我才感觉,我做的这个事情好像有点意义。

很多看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建筑,普普通通,但我用相机留下了别人的故事与生活。

这部相机是二手买的,就2000多块钱,比不了人家上万的设备。可2025年,我想用它再拍下10000张照片。

吉林,龙潭区

2001年,我出生在吉林市。我家是我姥姥姥爷当年的单位分房,在那种老的工厂生活区,旁边也没有什么商业,一切都是冷冰冰的。

小时候我最大的向往,就是坐车去市中心玩。有一趟公交我们每次都会坐,从家出发车程要50分钟,它开得很慢,但沿途会遇到各种不同年代的建筑。

松花江在吉林穿城而过,水常年不结冰,元旦和过年的时候,江城广场会有烟花表演,然后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能看到雾凇,路边全都是摆摊的人,非常热闹。

那是我最期待的场景,也是因为这个,我很早就对这些建筑和充满生活感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吉林,建业大厦

6岁那年,我们一家人去市区吃饭,路过建业酒店,在我们吉林市中心最繁华的一个地段。它是1997年投入使用的,有四五十层,100多米高,但建成没过多久它就废弃了。

那时候是在晚上,我站在下面,就记得当时仰望大楼,只有非常科幻的感觉,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看那么高的建筑。

奔向二十一世纪的蓝色大楼

东莞科学馆

初中的时候,我拿着老爸的单反开始拍照,那时候也不懂什么技巧构图,就坐车到处逛,边逛边拍。

到了高中,我暗暗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梦想:以后我要走遍全中国,拍各种各样的大楼。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为这个梦想攒钱,一直到了现在。

你可能想不到,吉林市中心的道路是用别的城市来命名的。比如建业酒店,它就在太原街上,所以我第一个去拍的就是太原。

其它的还有上海路、兰州街、贵阳街,这些耳熟能详的街名伴随我一起长大,等我真正去了那个城市会发现,我对这里好像已经很熟悉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