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医学界
《医学界》以有品位、有追求、有爱心、有水平的医务工作者为受众,以“服务医生,改善医疗”为宗旨,让行医更幸福是我们的使命,为用户提供可靠、有用、有价值观的资讯是我们的存在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2024 ... ·  3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骨髓正常与病变的MRI信号 ·  3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资讯速递|激光消融中长期结果: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医学界

Nature揭秘:被中国人低估的一种病!

医学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16-12-25 21:20

正文


导语想不到,这个病,转眼间从当年的冷宫小妃嫔逆袭成当红炸子鸡,现在都打入日常朋友圈了。


作者:奕寻

来源:"医学界"微信号


这两天发现,年底的Nature居然给炎性肠病出了个系列专刊,尤为打眼的是它点出炎性肠病在我国暴涨的发病率,并称在未来二十年,东亚地区的发病率将赶英超美。


看到这里吓得我瓜子都掉了。巧的是前几天,一朋友的亲戚被诊断出克罗恩病,医生群里一打听,手机立刻被炎性肠病刷屏了,才知道这病现在不少见。一个同学感慨说当年读书时,相关章节都没被列入考试范畴,说是欧美人的病,中国人得的少,没想到这十年发病率疯涨,转眼当年的冷宫小妃嫔逆袭成当红炸子鸡,现在都打入日常朋友圈了。



症状:时好时坏的尴尬


炎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表现为发热、腹泻等症状,克罗恩病还伴有关节炎、皮肤红斑等肠外表现。一般发病高峰为15-25岁,长久以来无特效治疗手段,病情容易反复,被认为是一种终身疾病。


这一期的Nature Outlook里讲述了一个冲浪选手的故事,英国的小伙亚当斯在19岁时就入选为职业冲浪者,但他的表现一直不太稳定:有时在世界级锦标赛上表现优异、名列前茅,有时却在赛场上双腿打颤、孱弱地像个冲浪菜鸟。之前他还以为是自己的心理素质不过关,或是因为饮食的原因。直到23岁时,他被诊断出了克罗恩病——长久以来的反复发热、时好时坏的腹痛、腹泻原来都是IBD在作祟。


亚当斯说出了所有炎性肠病患者的感受:“发病的时候毫无规律可言,这一分钟的状态可能说变就变……这真的让人很尴尬,很痛苦。”


发病率攀升的背后


吴秀医生(音)是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胃肠科的医生,7年前,她在科室里看的主要是感染性疾病患者,但现在,她的病房里多了许多炎性肠病的年轻患者,让她应接不暇:“患者的数量几乎是爆发式增长。”


不过在这个暴涨的发病人群里,有部分是以往未被诊断的患者。吴医生说:“有些患者得病很长时间了,但并没有人告诉他们得的是炎性肠病。”而国内也有医生认为,以往部分诊断为慢性肠炎的患者,放到现在来看,诊断会改写为炎性肠病。因为IBD的许多症状并没有特异性,症状表现与肠炎、细菌性痢疾、肠癌、结核等混淆在一块,需要多重的鉴别诊断,因此在医生们不重视时,往往容易误诊。


“大部分患者只是在基层医院或小诊所持吃药就完事了。医生们也许在很多年前的医学院里听过IBD,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他们每天看的腹泻腹痛的病人中,可能得的就是这种病。”


不管发病率的增高里有多少是归因于诊断能力的提高,IBD患者增多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而且由于IBD病情容易反复,产生就医的发病数要高于患病人数,对患者和医院都带来不可小觑的负担。



(城市高压生活和快餐消费是IBD发病率增高的两大可疑因素)


病因&治疗新手段


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十几年前的教科书上就这样写),与遗传、环境、感染、免疫等多因素相关,其中基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作用。超过200多个的基因位点与IBD相关(课题啊同学们,大把的课题!)。虽然科学家们认为亚洲地区增长的发病率并非源于基因的突变,但麻省总医院的Ananthakrishnan医生表示,基因决定了为什么有些人因环境改变而发病,而另一些人则对环境的变化不敏感。


而由于与基因多样性高度相关,也为IBD治疗方法的探索带来新的麻烦:对不同地区的患者,要量体裁“医”——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的千在熙(音)医生举例说,对一国患者有效的微生物制剂,在其他国家未必能有同样的效果(课题又来了同学们!)。


说到治疗,不得不提及今年大热的粪便移植(FMT),如果操作得当,这也许是目前最被看好的治疗手段(这话真像广告~郑重强调下我不是在写软文)。而与此相关的美国人类微生物群项目,也在最近被Nature列为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科技项目之一。


关于粪便移植,世界上最早的记录要追溯到公元4世纪的中国,在东晋时期炼丹师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当时用粪清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不过因该方法太过“犀利”而难以被人接受。而在1908年后,因一个诺贝尔奖项,益生菌的概念广受追捧,并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迅速风靡全球,为后来微生物制剂治疗肠道病铺垫好了新世界的阶梯。后来在1989年,柳叶刀报导了最早用FMT治疗IBD的尝试:患者过激的肠道免疫反应也许并非是因为先天不足,是由于肠道菌群的失衡引起的,科学家们尝试通过移植、重建肠道菌群,改善IBD的情况。不过目前FMT和其他药物一样,对一些人效果喜人,对另一些人则无效,试验成功率在20-40%之间。


对于预防,专家们也给出了一些建议:避免吸烟(主动及被动吸烟),在幼年甚至胚胎早期减少抗生素的接触,避免对孩子用非甾体抗炎药(会刺激肠道)。其他的干预措施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最后,用吴医生的一句话结束本文:“The golden time for finding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is the next ten years.”医生们,靠你们了。



相关阅读:

Epidemiology:Rising in the East;Nature 540,S100–S102(22 December 2016)

Microbiota:Reseeding the gut;Nature 540,S109–S112(22 December 2016)




(本文为"医学界"微信号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业务合作:021-58545118


过往的君子给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