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有的习惯》中,作者托马斯·科里曾对177位富翁和128位穷人的日常习惯进行研究。
结果发现,大多数富人都更关注自我的感受,每天反省自己,提升自己。
而大多数穷人,则只会一边羡慕富人的生活,一边继续怨天尤人。
一个人之所以贫穷,就是因为喜欢将目光过度聚焦于他人,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长和塑造。
双眼盯着别人,脚下的路必然也会越走越偏,最终与财富擦肩而过。
少关注别人,多研究自己,财运才会眷顾你。
01
网友
@小初
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她曾就职于世界500强公司。
前几年,很多同事都开始辞职创业,她也跟风开了一家咖啡店。
小初觉得,走别人走过的路自己肯定不会踩雷,结果开店第一周,现实就给了她当头一棒。
那时候,由于没有租房的经验,她把店开在了相对便宜的创意园。
可真正营业后,她才发现这里人流量少得可怜,每天的销售额根本不足以覆盖开店的成本。
为了拉高客单价,她又学着餐饮店,推出配套的轻食。
可她的厨房实在太小,人一多出餐速度根本跟不上。
就这样熬了一段时间,小初发现这些问题基本无解,最终也只能选择关店。
经过这一番折腾,她不仅没赚到钱,还把早些年攒的积蓄全亏了。
兜兜转转,她不得不接受了一份大不如前的工作,重新回到了职场。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样,永远只盯着别人的生意,却从来不考虑自己的实力。
哪怕有机会侥幸获得财富,也会亏个底儿朝天。
《钱江晚报》曾报道过青岛餐饮大鳄唐健的故事。
他从业20多年,创立了许多知名的餐饮品牌企业。
36岁时,他就已经开豪车住豪宅,过上了人人羡慕的日子。
然而,成就大了,他的贪念也日渐膨胀。
看到别人做苗圃赚钱更快,他也毫不犹豫地压上了全部身家。
可因为对行业认知不足,他投资失败,不仅欠下了千万债务,还搞得妻离子散。
安德鲁·卡内基说过:
不要追随别人的生活。有价值的人生,并不是复制别人的生活。
而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和有用的环境过上“属于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成就的结果。
但人类的通病却是,只能看到别人的财富,看不到财富背后的因果。
如果你总盯着别人的生活,妄想复制别人的成功,最后大概率是徒劳无功。
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不管做什么你都有可能会踩坑。
02
作家崔璀刚毕业时,做了一名小编辑。因为能力出众,一年后便升任为团队的管理者。
刚升职时,她内心一度非常惶恐,好几次都在打退堂鼓。
因为在她印象中,管理者都是雷厉风行的人。
而她内向又敏感,不仅在团队中没啥话语权,人员协调起来也很困难。
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她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有一次开会时,有个员工态度很不端正。
崔璀想起领导的样子,觉得要树立自己的威严,便破天荒地训斥了他。
没想到对方根本不服管,当即就驳斥回去。
崔璀大脑瞬间短路,脸也憋得通红。
这次以后,崔璀开始思考:管理并不一定要很严肃,自己也不一定要违背本性。
通过内观,她发现自己共情力更强,更擅长“以情动人”。
于是她开始用柔性的方式管理团队,短短6年,她就跻身为国内“最年轻的CEO”。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
“把你的业绩建立在自己的优势资源,而不是劣势资源上。”
很多人之所以失败,就是错把别人的经验照搬过来,在自己不擅长的地方拼命努力。
却忘了,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还是自己不同于旁人的独特秉性。
找到你的天赋,发挥你的长处,你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花生漫画之父查尔斯·舒尔茨小时候学习很差,社交和运动天赋也几乎为零。
看着那些优秀的孩子,他也一度很自卑。
不过,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唯一感兴趣的画画上。
当时,市面上的漫画多以温馨治愈为题,而查尔斯另辟蹊径。
他将自己难过的心情用画笔记录下来,并将漫画取名“花生”。
漫画流传开来后,这个丧丧的小男孩形象受到大家的大力追捧,查尔斯也因此走红。
奥普拉·温弗瑞指出:
你真正的职责是发现你自己,无论代价如何。
这个世界上,钱总是跟从忠于自己的人。
当你闪闪发光时,好运会找到你,所有的资源也都会涌向你。
所以,与其羡慕别人的成功,不如好好打磨自己。
当你足够有实力,你才能改变当前的命运,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03
杨天真曾在节目中分享自己的经历。
她说,自己本科学的是导演专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她发现自己组织协调的能力更强。
大三时,她开始兼职,排除了五份不喜欢的工作后,才确定了最终的目标——成为一名经纪人。
通过不断地研究自己,她的职场之路走得十分顺利,后来不管是开店还是出书,她也都做得风生水起。
被问及她的经验时。
杨天真建议:“积极主动地发起与这个世界撞击,无论结果如何。因为撞击带来的回馈,才是你真正的成长。”
那如何做呢?以下这五种研究自己的方式,或许能给你一些启迪。
王阳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将“立志”列为训诫学生的“四大要旨”之首。
并强调:“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一个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第一步就是要确立奋斗的目标。
花点时间去了解内心真实的想法,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
眼睛始终望向前方,不管路上遭遇什么,你终能到达目的地。
心理学上,有一个木桶理论,讲的是一个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的短板。
然而,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却认为,弥补短板,你只能从无能提升到平庸。
而只有依靠优势,你才能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升级。
聪明人做事,往往取舍有道,也更懂扬长避短。
永远朝着自己擅长的方向努力,你才能与财富不期而遇。
你有没有观察过自己的习惯?
每天闹铃响起,你是习惯赖床多睡一会儿,还是会立马起床?
每天下班后,你是喜欢瘫在沙发上玩手机,还是会看书学习?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习惯,实际上却如蝴蝶效应,会在你的未来掀起一阵飓风。
好好审视自己的生活,把有益的习惯揉进碎片时间中。
哪怕每天改变1%,你的人生从此也将大不相同。
荀子说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一个有本事的人,不是有特异功能,而是善于借助外物。
如果你脚下有平台,就踩着它往更高的地方走;
如果你手上有技能,就让它成为你前进的助力。
学会借势借力,让一切为己所用,你才能扶摇直上,名利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