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适合21世纪的创新、创业方法?
以下四个秘诀可以让你的创新、创业模式在与日俱新的市场竞技中少走弯路:
(1)走出办公楼、多分享展示
什么样的创新可以颠覆整个行业?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在公司董事会的会议室里,不在麻省理工学院或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室里,而在于众多利益相关者的协作中,是由接地气、追逐利益的创业者和专家一起,把技术应用在现实世界里的努力所成就的。 “走出办公楼”意味着要与更多的人面对面交流,以便听取他们的想法。
以往创业者严格地将自己的创意保密,但现在这种对知识产权的偏执已经逐渐被协作沟通所取代。要在开发阶段就重视与试用者的沟通,而不是让新产品成为一个完美的秘密。
(2)今天完成,胜过明天完美
这是“精益创业”的核心观点。2011年,整个硅谷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把“精益”挂在嘴边,《精益创业》(
The Lean Startup
)一书的出版让这个方法流行起来:创始人不知道市场需要怎样的产品,只有市场才知道。因此,创业公司不该花大量的时间,投入大笔金钱,默默开发自己眼中完美的产品,而是应该尽快推出“最小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以此测试市场对该产品不同功能的需求。
20世纪旧的观念是:新产品给人留下第一印象只有一次机会,而这决定产品是否成功。这种观念已经被通过用户早期合作获益的想法所取代。今天,抢先推出一个不算完美的初代完成品,远远胜过滞后几个月再发布一个自认为做到“完美”的产品。
(3)建立雏形——测试——及时调整
创新开始于一系列的尝试:建立雏形,推出最小可行性产品,再根据用户反馈获得的实时数据来推动更新业务雏形的战略决策。比如丢弃用户不用的功能,加上需要的新功能,继续在市场中试水。
项目的各个关键要素:如客户群、UVP(Unique Value Proposition)、渠道等,都应采用系统和科学的方法来测试预设,并基于结果进行调整。这种科学地不断调整商业模式的能力和对利润敏锐的嗅觉,在未来可以帮助创业者创造出无数实用甚至可以改变生活形态的产品。
(4)专注与持续
之前说到,今天完成,胜过明天完美。抢先交到用户手中的“最小可行产品”并不是这个项目的最终结果,探索设计下一代产品要持续进行。要专注于一个项目的更新换代,而不是急于拓展下一个创新计划。
想在今天的市场上生存下来,需要敏锐地捕捉到消费者行为的微妙改变;需要持续不断地迭代产品来迎合用户需求;需要通过管控成本、完美执行、正面公关获得高估值,来募集庞大基金,进而想办法建立坚实的护城河阻挡其他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