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期末考试了,能拿年级第一吗?”
“……浪费时间,周末也不干点正事,就你这还想保研呢。”
“你现在怎么这么犟怎么说都不听的啊?有本事不要花我的钱。”
令人窒息的话打了几行足以让康石石启用呼吸机。
首先,本文的目的并非对麦琳本人进行无理指责。由于热点事件信息有限,立场难以全面,今天仅是通过她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探讨其中所隐含的控制欲,并将这一现象与许多艺术生家庭中的情形相联系。毕竟,李行亮尚且有选择离婚的空间,但孩子却几乎没有断绝关系的余地。孩子无法逃避,必须日日面对这份沉重的父母期望。
图源:电影《抓娃娃》
接下来的事例,均来源于康石石多年在艺术教育行业的真实经历。
01
“如果你不按我说的做,以后你肯定会后悔。”
小李是一名大三的学生,成绩优秀,在学校的学术表现一直很出色。他的父母一直非常重视她的教育,认为他应该继续深造,并且选择一个更有“前途”的研究方向。小李本来对服装设计感兴趣,但他的父母认为这个领域“没前景”,更希望她选择金融或计算机等热门领域。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母亲再次向小李强调,如果他选择服装设计作为未来的研究方向,会浪费他多年来的优异成绩。母亲对他说:“你现在学的这些东西,我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你就说它能帮你赚多少钱?你不选择更有前途的专业,我们怎么能放心?”
小李很崩溃,在父母不断施加的压力下,她开始怀疑自己做出的专业选择,同时被迫选择了父母认为“对她最有利”的方向。但也逐渐失去了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上课划水,下课摆烂——“反正专业是你们硬要我选的,以后找不到工作我就在家睡觉打游戏你们谁也别说我。”
图源:电影《头脑特工队2》
小李的家庭关系变得越来越僵硬,甚至周末节假日小李会找各种理由和借口家也不回。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场景案例,这样的案例每年都在重复上演。选“前景”还是“兴趣”在大家的概念里似乎天生对立不可兼得,大家不知从何而来的共识——默认放弃了一个就能够实打实的获得另外一个。但事实是,你选择了“前景”,不代表你就一定有“钱景”,选择了“兴趣”,也很难说你是否会一直保持兴趣。
2008年起的房地产高潮掀起了建筑设计的学习浪潮,如今又退潮至今几近干涸;2010年后的金融热又在前两年的金融降薪潮中迅速退烧;师范专业刚刚成为人人挤破头的香饽饽专业,竞争者们又在生育率数字公布后默默退场。
人生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未知。特别是这些年,计划是远远赶不上变化,如果未来很有可能不在意料之中,我们又何必用大概率未知的“前景”兑换如今确定已知的痛苦。
02
“你不懂,学校有没有名气是最重要的。”
小王是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准备出国深造读研。他喜欢交通工具设计,但父母一直要求他申请卡内基梅隆,或者康奈尔大学等美国排名靠前的综合类院校,这些选择基于父母对学校排名的推崇,而非他的兴趣和能力。
当小王向父母展示自己做的学校调研,打算申请ACCD(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时,父亲看后不高兴地说:“这所学校排名太低,我听都没听说过!你应该去那些更有名的学校,名气是最重要的,学校有名气,你才有更多机会。”
小王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列举了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在行业内的认可度,以及课程和就业有吸引力的地方。但他的母亲听了一半便进行粗暴打断:“你为什么非得去这些我听都没听说过的学校?你要明白,名校才是社会认可的标准,进入一个名气大的学校,才能确保未来有更多机会。”
小王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学校名气大不大我真的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我对他们的课程和学习内容是不是真的感兴趣,难道我的兴趣不比学校的名气更重要吗?”
母亲则苦口婆心:“我们辛辛苦苦供你出国留学,不能让你浪费两年的时间。你要真想出国留学,就听爸妈的去那些名头响亮的院校,否则将来你会后悔。”
图源:电影《起跑线》
小王感到很无力,觉的自己完全没办法跟自己的父母进行有效沟通。本来父母支持自己留学还是挺高兴的,自己也有信心能够在喜欢的院校获得更多成长。但父母对排行榜的迷信让他开始怀疑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否正确,变得焦虑不安。他的自我认知开始变得模糊,逐渐依赖父母的意见来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
小王的案例不是个例,而代表了许多父母过度干预孩子未来选择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在学业和职业发展的决策上。
一些家长们常常将“成功”视为教育的唯一目的,并反复强调自己付出的时间和金钱,孩子若不能按照父母的要求走,便会遭遇来自父母的强烈反弹,甚至感受到如同负债累累般的内疚与焦虑。这种情感勒索与过度控制,往往让孩子身心疲惫,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最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变得困难和愈发疏离,亲子关系也在这种压力中逐步僵化……
根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达9500万人,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数的30.28%,即2850万人。抑郁症正严重威胁着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人身安全。据有关报告显示,家长认为对孩子生病影响最大的三个因素依次是:学习压力、家庭环境与个性特点。
《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2024)》
即便是在美国如此开放的国家,如今也出现严重的青少年心理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11月,康奈尔大学传出4起疑似自杀的悲剧,其中两人是本校学生。而在两年前(2022年),该校三人自杀,此外还有 一名大二留学生由于熬夜写作业而猝死。
根据美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杀是大学生第二大死亡原因,每年约有1100起大学校园自杀事件。另一则来自密歇根安娜堡的数据更令人毛骨悚然,26%的学生曾经考虑过自杀,其中如果GPA低于2.4,那么47%的人会考虑自杀。
这些数据都验证了那一项由美国心理学会(APA)进行的研究发现结果——父母过高的期望与青少年焦虑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当父母对孩子有过高的学业期望时,青少年出现焦虑症状的风险增加了30%。
如今的学业压力和竞争激烈程度与过去天壤之别,如果再加上过度的期望,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同学们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心理问题,一定要主动寻求帮助。东亚式的苦难教育是个结构性问题,一时难以改变。但对于各位已经成年或接近成年的同学们来说,自己完全可以试着终结自己的“苦难教育”。不管是绩点还是社会认可都不能定义你自己,学业更不是人生的全部。世界是个巨大的游乐场,轻装上阵,才能玩的开心。
03
“你能放松吗?多少同学为了绩点觉都不睡”
李阳是康石石的往届保研学员之一,他给各位老师的印象都很深刻,每一次的小组合作讨论或演讲,李阳都表现出色具有领导力。然而,在私下谈话中我也会感受到他压力很大的另一面,这些压力,都来自于他深陷焦虑漩涡中的母亲。
李阳的母亲,一位典型的“海淀虎妈”。她的教育理念不容置疑,所有的决策几乎都围绕着“成功”二字展开。每一项安排都显得细致入微,几乎无懈可击。她要求李阳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保研准备上,甚至连他的日常安排和社交活动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小到他的每顿午餐,每次运动,都按照母亲早已规划好的蓝图在执行,他不会偏离这条路径分毫。
《没有起跑线》真人秀视频截图
有一次,李阳提出周末自己想要参加同学的生日会,她的反应几乎是即时的反驳:“你能放松吗?王叔叔的女儿当时考清华为了绩点觉都不睡,你放松一下看看期末会不会掉到年级第三,年级第一和年级第三对于保研来说差远了!”她甚至会时不时来李阳的自习座位,把所有与专业无关的“闲书”丢掉,从而换上厚重的“学术巨作”。
我曾经与李阳的母亲交流过,试图劝导她放松对儿子的控制,让他有更多的自主权。她的回答依然如故:“老师,你应该很能理解我们做父母的,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好!现在就业情况多差多卷啊!现在不逼他努力我要眼睁睁看他以后找不到工作送外卖?”她的担忧与焦虑深深植根于对未知未来的恐惧,而这种恐惧最终转化为对儿子生活的全面干预。
从孩子的视角来看,自己才刚刚向这个世界伸出双臂,就被麦琳式的控制欲、情感勒索和无从安抚的焦虑感按回原地并五花大绑,坐在安装了严密防护栏的车里沿着被规划好的路线浏览这个世界的风景。
图源:电影《抓娃娃》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往往会忘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成功”本身,而是为了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选择能力的个体。真正的成长,不是压抑个体的意志,而是在于让他们在挑战中学会自我管理、在自主中锻炼决策力。这种“自主”的力量,是任何外部干预无法替代的,它源自内心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是对未来的信心而非恐惧。
以上这些孩子的父母或许并不完全意识到,他们的过度控制与焦虑,正是孩子压力的源泉,也是孩子逐渐失去自我与兴趣的根源。唯有放手,给孩子更多的独立空间和选择权,才能真正助力他们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而不仅仅是努力成为父母心中的“满分小孩”。
尤其是在AI时代,学会找到问题的答案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学会提问,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如果你还有关于艺术留学、作品集制作、竞赛获奖、背景提升课程等方面的问题,欢迎通过以下方式向我提问: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