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至12月8日,《“有限的无限”数字媒体系2024小学期成果展》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楼一层京师美术馆顺利展出。展览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主办。
本次展览以“有限的无限”为主题,基于2024小学期的学习经历,呈现了一场关于感知与思考的艺术旅程。展览灵感源于同学们在东京艺术大学进行的暑校交流,这次在日本东京的跨文化的体验为同学们注入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并留下了深刻的跨文化感知记忆。
展览通过数字媒体的多样化形式,包括平面设计、交互装置、音乐可视化、互动游戏、交互网页、AI与AR等多个方向,探讨“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作品聚焦于城市脉动、光影变幻与记忆片段,将“有限”的形与界注入流动的生命,为“无限”的可能性赋予具体的形状,共同构建起一场多元背景与国际视野的交汇。
数字媒体系主任周雯教授、刘佳副教授、陈亦水副教授,及博士后刘绍龙、陈焱松等出席闭幕式。周雯教授高度评价了同学们在创作中展现出的独特视角和跨文化艺术理解。这次展览不仅是一次小学期成果展示,更是同学们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进行创新探索的重要见证。她特别提到,同学们能够将技术、艺术与个人体验相融合,体现了新一代艺术创作者的敏锐洞察和无限潜力。针对每组作品,她提出了精准而中肯的建议,并鼓励大家持续突破边界,将文化交流的经验转化为更深刻的创作实践。
随后,各组同学带着在东京艺术大学学习交流的收获,进行作品分享与讲解,讲述了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如何激发了自己的创作灵感,细致介绍了作品的理念、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有的同学谈到在东京街头感受到的现代与传统的交融,如何将这种体验转化为视觉艺术;有的同学则分享了如何在作品中融入日本美学元素和个人的情感表达。展览在现场热烈的氛围中闭幕,为同学们和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成长启发和艺术享受。
主办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创意媒体研究中心
展览时间
2024年12月2日—12月8日
展览地点
京师美术馆
策 展 人
张伦、陈亦水、刘绍龙、陈焱松
策展助理
赵恬、韩叙、彭睿智、乔妍茜
视觉设计
刘了箬
参 展 人
王江宁、王佳音、刘元倩、林奕言、韩叙
郝栩燚、季欣阳、王子滔、乔妍茜、黄迎嘉
邓婧宜、宋丽婉、蔡圣星、冯嘉琦、吴若涵
马雨萱、方欣、李雨萌、束雨萱、马一可
宋雨倩、刘了箬、蒲玛莉、黄铮烨、王子涵
欧阳君艳、钟艺雯、彭睿智、谢奕迪
黄靖雯、成文潇、杨晓宇 等
作品名称:木隐之星(木隠れの星)
作者:王江宁、王佳音、刘元倩、林奕言
作品简介:“木隐之星”意为透过夏日浓密的树荫看花火,花火的转瞬之美与日本古已有之的美学思潮“物哀”相联。物哀美学内涵可分为恋情的哀感、世相的感动及自然物的感动三层。回忆起于夏日东京“木隐之星”的体验,我们用touch designer 制作了数字烟花以展现三层物哀之思,并结合日本传统音乐进行了音乐可视化。
作品名称:破次元记忆(次元記憶を破る)
作者:乔妍茜、黄迎嘉
作品简介:日本,作为二次元动漫盛行之地,给予我们无限灵感。此次作品聚焦于二次元动漫角色与三次元真实场景的融合,大胆探索两种平行次元结合的可能。这是一次突破次元壁的新奇尝试,让吉卜力的奇幻角色融入我们熟悉的世界,打破平行次元的隔阂,带您领略记忆与幻想交织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您也可以自己绘制属于自己的破次元记忆。快来沉浸其中吧!
作品名称:无尽的投影
作者:季欣阳、王子滔、韩叙、郝栩燚
作品简介:AI与AR的结合形成一幅幅不断演变堆叠的现实投影,“投影”也可以理解为对完美生活的幻想或媒体制造的虚假形象,这些都是投射到我们心中的影像,它们看似真实,实则无法触及或实现。这种“投影”像影像一样,一直存在却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无论消费多少,总是有新的目标和欲望被投射出来,仿佛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每一次满足都只是暂时的,新的渴望和需求又会接踵而至。
作品名称:瞑光
作者:邓婧宜、宋丽婉
作品简介:《瞑光》是一款结合日本传统哲学与日式恐怖美学的银河恶魔城风格游戏。游戏围绕“贪、嗔、痴”三毒概念,融合日本传统怪物和恐怖元素,打造了独特的世界观。玩家在箱庭式关卡中以“光”为核心机制,象征希望与抵御黑暗的力量,光与理智值相连,影响生存状态。玩家需管理光源资源,策略性地克服挑战。 《瞑光》不仅提供恐怖冒险,还深刻反思三毒概念,让玩家体验光暗、理智与疯狂的平衡,以及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复杂性。
作品名称:东京的泡面记忆
作者:蔡圣星、冯嘉琦
作品简介:本作品以交互网页的形式,简约的黑白风格记录了作者的东京之旅,展示了东京各区的标志性地点,并特别聚焦于横滨的泡面博物馆。通过这些矢量视觉元素,简单介绍了日本的泡面文化并回溯了城市旅行路线,带领观众感受东京从繁华都市的独特魅力。这一旅程不仅是作者二人的回忆,也是八月盛夏的宝贵纪念。
作品名称:我推的财神(我推の财神)
作者:吴若涵、马雨萱
作品简介:在御宅族文化中,“推”用来指御宅族对某个角色的热爱,他们通过购买“谷子”(周边)和“谷美”(装饰)来展示自己的喜爱,这种物品的收集和展示不仅是情感的延伸,更类似一种形式化的仪式行为。本作品通过将财神这一中国民间传统神祇的形象幻化为二次元角色,进行对传统宗教仪式的现代解构与重构,由此反映人们对于二次元角色与神灵崇拜的共通心理——对虚拟存在的强烈情感投射。我们邀请观众一起探索现代信仰在当代亚文化中的新形式,并对“崇拜”这一行为进行多元理解。
作品名称:有价的无价
作者:方欣、李雨萌
作品简介:吃谷、扫街、圣地巡礼……你们二次元有属于自己的东京行!无论是便利店、商超、免税店,还是animate、JUMP Shop、骏河屋 ,在东京的学习生活期间怎么避得开购物经历——这一最简单的日常行为,在日复一日中逐渐构建出我们生活的侧面轮廓,留下了热敏纸发票般并非永久但曾鲜活过的痕迹,趁它还未完全氧化消褪,就让我们在模拟扫街中点击拾取东京记忆的吉光片羽吧!
作品名称:起毛时间
作者:束雨萱、马一可
作品简介:“起毛时间”是我们在东京一家鸟咖看到的互动项目名,选择这项服务可以让游客与各种可爱的小鸟近距离互动。A matter of perspective以小鸟合唱的形式,讨论“内在品质更加重要”,同时也展现出鸟咖里不同外形小鸟们独特的个性。AI鸟类图像,展现科技与艺术的融合。通过对比真实鸟类图像,领略自然之美。此展览旨在探讨不同视觉表现下鸟类形象的差异,提现未标注的AI图像泛滥对于严肃科普的影响,引发对艺术、科技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作品名称:追忆(Tokyoメモリー)
作者:宋雨倩、刘了箬
作品简介:本次创作包括4幅以课程讨论主题为核心的海报和4枚以个人回忆为灵感的书签。作品以“追忆”为核心主题,对在东京小学期的学术与生活经历进行回溯,捕捉记忆中的鲜活片段与深刻感受。在视觉表现上,作品采用日系平面设计风格,以其细腻而有层次感的美学特质传达小学期的文化氛围与个人情感。同时,日系设计中的留白和结构感也契合了“追忆”这一主题,强化了作品的叙事性与视觉冲击力。
作品名称:观·音·视·己
作者:蒲玛莉、黄铮烨
作品简介:本次展览以“有限的无限”为主题,探索边界与无界之间的微妙张力。灵感源自东京teamLab展览中的“无界空间”,并通过MaxMSP软件创造出一个实时交互的视听体验空间。在这里,无序跃动的图形如同声音的化身,以视觉形式捕捉无形之音的生命律动。观·音·视·己:用有限的声音抵达无限的世界。发声,既是对自我的显现,也是对无穷的回应。在这片交汇的场域中,有限的形体裹挟着无限的深义,每一声息,皆是自我与世界互为镜像的时刻。
作品名称:角落生物的童话屋
作者:欧阳君艳、王子涵
作品简介:《角落生物的童话屋》是以日本SAN-X株式会社的角落生物为载体,体现日本可爱动画形象和现代社会特定人群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痛点的关联,启发观众对于日本可爱动画为何成为现代流行文化一部分的思考。在展台前,你可以欣赏城市角落公园的景观,翻阅角落生物的角色卡,共享这个小小的治愈空间;也可以在心意卡上传达你对生活的感悟或是分享当前的心情;最后,你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角落生物!
作品名称:未定&既定
作者:钟艺雯、彭睿智
作品简介:面向未来,总是充满无限可能;回望过去,却发现轨迹早已注定。这是一场关于选择的旅程,在日本小学期,我们的每一次微小决定——是否走向某条街道、是否参与某项活动,是否尝试某种体验——这些看似随机的选择皆是驶向未知的路标,指引着我们感受可能性;但当一切成为记忆再度回首时,它们却构成了唯一且确定的轨迹。
作品名称:你所聆听到的我
作者:谢奕迪、黄靖雯
作品简介:本次创作以在日本流行音乐中占据重要成分的Vocaloid音乐作为主题与灵感来源、以vocaloid歌曲中出现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歌词作为素材,通过巧妙的视觉遮挡效果启发观看者感受到广大vocaloid制作人借用“虚拟歌姬”之口唱出的、独属于创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与哲学,感受这一并非由真实人声歌唱出来、但却反映出了其背后真实的人的情感的艺术形式的魅力。
作品名称:一瓜拉面(タコネコラーメン)
作者:成文潇、杨晓宇
作品简介:本作品以日式拉面店为主题,结合了探索与解谜元素,模拟了日本拉面店的排队与就餐体验。顾客们可以通过展台上的装饰和小店员的提示,解答口味选择单上的谜题,在数字媒体交互程序中收集关于日式餐饮文化的记忆。希望各位参与者能在互动与解谜中,感受到独特的日式餐饮文化。
现场摄影、视频制作|刘了箬
排版|刘了箬
审核|周雯、陈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