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仁行
“单仁行”是央视财经评论员单仁唯一的官方公众号,11年来,单仁博士一直专注产业互联网的应用研究,尤其是网络营销的系统研究。我们将带你走进网络经营,聊聊治国理政与企业管理,并畅谈企业家个人修为。与单仁行,行更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直播海南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刘卫东被查! ·  12 小时前  
武汉本地宝  ·  武汉元宵节8个亲子好去处推荐! ·  昨天  
直播海南  ·  车窗被砸!车主却很高兴? ·  2 天前  
直播海南  ·  国安部披露一起间谍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仁行

在“双11肆虐”的时代,教育应该承担怎样的使命?

单仁行  · 公众号  ·  · 2018-11-11 06:25

正文


1

开始今天的分享之前,我们来盘点一下,刚刚过去的一周,发生的热点话题。


1、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计划签署一项行政命令来终止“出生公民权”,也就是取消非美国公民和非法移民在美国境内生下孩子,孩子出生就可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的权利。


2、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3、11月7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


4、重庆公交车事件持续发酵,泉港碳九泄露秘而不宣,“垃圾人”循环往复,依然藏身在我们的生活中。


“非洲圣人”阿尔贝特讲: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依然满怀美好的希望。


“希望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摘自鲁迅《故乡》)


这句话是说,只有空想而不为其奋斗,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的追求、奋斗、实践,那么希望就有可能实现。


2

十年磨一剑,“双十一”盛宴在告诉我们,“马云们”的成功,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他们成功找到了世界上最远的路,商家套路;打造了世界上最贵的车,购物车。


如果没有双十一的狂欢之夜,不知道会有多少单身汪脱单;这个梦幻之夜过后,为了清理购物车,又有多少人沦为单身汪?


在一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狂欢当中,你是买方还是卖方?战绩怎么样?战况如何?


在波涛汹涌的互联网大潮中,你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昨晚开始的购物狂欢节,一再说明一个事实:双十一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拨人,在收割世界上最屌丝的一拨人。


可以说是,摧枯拉朽,无坚不摧。


9年砥砺奋进,“双11”已成为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购物狂欢节,来源:易观


3

从资本的逻辑看购物节的背后属性,“杀贫济富”正成为互联网下最可怕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商业话语权给商业提供了暴力的收割手段。


它印证了许多投资机构的原则:创业者不够聪明的不投,产品的用户太聪明的不投。


这无疑是世界上最有空间的一件事,那就是聪明人来做屌丝的生意,无往而不胜。


从众心理,肥了物流配送、富了广告公司、挽救了包装业、制造了网红经济、促进了创意创新,加重了单身汪的负担、增加了垃圾清运、拉高了GDP……


这个GDP对于国家税务总局来说至关重要,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了数字,至于增值部分,你懂得!


4

人们习惯了思想向上,行为向下。


“风清扬”在利益面前,难逃我们分享过的那一条企业家精神:不与弱势群体争明天。


人们的总需求是有平衡点的,在这个平衡点之外,人为所做的一切,都是商业入侵。


“不买闲”的生活态度,是刚性需求的另一个版本,寅吃卯粮,从来都不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


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符合事物的规律。


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


马云说: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我对钱没兴趣。他最大的兴趣是回到三尺讲台,继续做他的老师,去教书育人。


关于教书育人,龙永图提到了三个“什么时候”,为教育敲响了警钟:


第一,什么时候全球的精英会把孩子送到中国留学,而不是像今天,中国的精英们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美国、欧洲?(教育的表现)


第二,什么时候全球的年轻人会最欣赏中国的电影、文化、书籍,而不是像今天他们最喜欢的是美国、欧洲的电影、书籍、音乐?(教育的直接结果)


第三,什么时候全球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会首选中国的品牌?(教育的间接结果)


欧美教育能够吸引全球人士到他们国家学习,说明了全球精英对他们教育内在价值的认同,这一认同包括中国政府职员。


教育问题不仅仅关乎教育,还关乎我们国家的竞争力。


在商鞅变法2374年,明治维新150年,戊戌变法120年,改革开放40年之际。


教育从《夜郎自大》发展到《皇帝的新装》,也就从愚昧发展到了文明。


可悲的是,教育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阻力,文化成为文化没落的元凶。


出国留学人数逐年增多


5

过马路、上公交需要协管员,公共厕所需要管理员,高速公路上有指路人为职业,中国式过马路,随口吐痰,排队加塞……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正在进行时。


世界上,有基于公民素质的排名。以精神面貌、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礼仪素养、全民教育、经济条件,身体素质、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等指标来体现国民素质。


这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思想、修养、礼仪、文化、政治、体能、道德、教育等等。


无疑国民素质非常堪忧。


《兰德报告》无论魏晋,对当下教育大放厥词:说什么,对于许多人而言,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而是追求身份和地位。


知识分子得到尊敬,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


他们不过是一群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吃货。


教育不能够服务教育本应服务的对象:社会。


它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精致利己主义者,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


教育培养出大批的高技能人才,却很少培养出合格的、拥有独立思想的管理级专家。


重要的是,没有思想自由的土壤。


教育与幸福的关系,是素质与本质被人为的改变。


不能不说,希望工程是国家与民族的悲哀。


亚瑟·史密斯指出,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品性。


这个评价振聋发聩,从孔子到科举,从举孝廉到国考,从高考到萝卜坑招聘。


这让当前教育情何以堪?


1.经费不足,不能做到免费教育。


2.应试教育造成学生负担沉重。


3.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城乡差距很大。


4.城市择校乱象丛生,农村辍学严重、教师队伍不足等等。


“君子之欲有为於天下”,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承,更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命运。


当下市场行为的导向作用,对于教育,不是榜样的力量。


唯利是图的成功,乱人心性。


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科学的病态发展,使人类生活丧失了情趣且充满了危机。


教育要鼓励思想自由,不然创新是不可能持续的。


教育要树立民主、平等意识,不然话语权就是真理。


教育要培养诚信,近760万失信人员怎么了?


教育要培养责任感,这是社会长治久安的根本。


微信朋友圈上线,到现在已经七年七个月了。淘宝上线,也已经15年了。


这七到十五年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每五年财富会重新分配一次,每一次重新分配,都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变革。


比起五千年文化人,学习就是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学习就是教育与被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下企业家接受的教育是政治的导向,企业经济行为是接受教育的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