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鹅吃喝指南
客观独立,亲身实测,专业严选,找遍来自全世界的好东西,和你分享吃得到、喝得出的快乐。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企鹅吃喝指南

本打算在这里狂炫碳水,没想到被土菜香晕了。

企鹅吃喝指南  · 公众号  · 美食  · 2024-09-25 17:49

正文

热干面、豆皮、烧麦、糯米包油条……说起在武汉吃什么,似乎绕不开碳水小吃。

但这次出差去武汉,在不少本地懂吃懂喝朋友的带路下,本人大吃三天武汉本地家常菜,很涨见识——

武汉的家常菜,原来是这么又土又野,江湖气息十足。

湖北自古就是千湖之省,“饭稻羹鱼”的饮食习惯延续千年,而武汉河湖密布,常见的淡水鱼多达50多种,还盛产甲鱼、乌龟、泥鳅、虾、蟹、蚶等小水产。

毕竟有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武汉土菜吸纳了不少省外菜系的长处,香料、卤水信手拈来,又挥洒自如,烧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比如鱼泡,可以大开脑洞,拉着绵润粘口的牛筋一起烧,主打一个水陆双管齐下,鲜上加鲜。

比如吃个虾,外地多是清蒸白灼油爆,武汉则是这样的,佐料里面找虾吃,香气爆棚👇

这次一共掏出4本地人私藏的小店,还挖到了罕见坚持老菜谱的名厨店,家家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人均100来块就能吃到肚皮滚圆心满意足😋。

下面就带大家和我一起云吃武汉土菜,下次再来武汉的朋友们,记得把它们加入吃饭清单~

所有店家和地址都整理成了清单在文末,可以一键保存,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转发❤️!


01

铁朋酒楼

老居民区的苍蝇馆子

家常湖北味道


这家位于武昌老城的居民区里,开了几十年,家常菜的底子,时常还有些店家自创的菜,很有种“老武汉”捯饬出的意外好吃。
带路的朋友,指定要先点一份汽水肉,隔壁咸宁的特色菜,在武汉也很常见,和碳酸苏打没关系,指用水蒸气快速蒸熟的鲜肉。
吃头全看肉的比例:武汉人的汽水肉,肥瘦比可以达到1:1,剁成绿豆颗粒大小,吃起来有微微的爆汁感。
做成肉饼盖上鸡蛋,是简单的清鲜叠加思路。再加了番茄汤头,酸甜鲜灵,比家常味道更有滋味。
大火蒸熟的肉球,带着刚断生的粉嫩感,弹润而不腻味,一口肉汤下肚,是武汉人温柔百转的乡愁。
粉皮牛肉,有隔壁襄阳牛肉面的影子。
汤底是牛肉面同款,用牛骨头熬出,肉眼看得出的馥郁浓厚。再加数十种香料药材一同卤制,最后再加上麻辣油,香气隔着桌子都闻得到。但这里用清油替代了一部分牛油用量,吃起来轻盈不少。
牛腱肉是提前卤过切片,在岩浆般热辣滚烫的汤底一汆,挂上香醇的汤汁就可以。
有趣的是加上了小块粉皮,滑爽有弹性,轻轻一嗦便在口腔里打颤,和牛肉,配在一起真是绝顶下饭!
全味虾球,楚菜里颇受欢迎的一道菜,这家格外讨巧:佐料下得够狠。大把的干辣椒、花椒、蒜头之外,厨子还要敢用上海量的焦化出诱人色泽,端上桌就被香气当头一棒重击。
小龙虾过了盛季,个头不大,但壳薄,能吸附更多汤汁,就如同蟹脚面中的蟹钳一样,武汉人偏爱这些有滋有味的零碎部位。
懂行的人都要这么吃:先嗦一口调味料,再慢慢嘬出同样入味的细嫩虾肉,一盘就能下一晚酒。

除了小龙虾,武汉人还爱混搭各种淡水鱼鲜,做法也是同样浓墨重彩。
这道鱼乔烧田鸡(鱼乔指鳝鱼,田鸡是青蛙,合法养殖的哦),就很有武汉特色。武汉人烧鳝鱼,经常是不洗血的,原汁原味(湖北人认为鳝鱼血营养丰富,吃不惯的人可能会嫌腥气)
杀好的鳝鱼带血下锅,和紧实的青蛙同烧,滋味很是浓厚。
腰花炒鱿鱼,则是海陆混搭。
爆炒腰花常见、爆炒鱿鱼也常见,但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其他地方少见了。
鱿鱼腰花都细细开了花刀,一个脆弹,一个脆嫩,还有干辣椒和青红椒带来的糊辣椒香,非常下饭。

02
刁子鱼餐厅‍‍‍‍‍‍‍
专攻单一鱼种的老店
武汉三镇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处,武汉人吃鱼,有先天地理优势。店名里带“鱼”字的餐厅数不胜数。
避开商业化的游客店,想吃一口地道鱼香,可得精挑细选一下。
这家小馆子,专业做刁子鱼三十五年(门店开业于1989年)有干烧、秘制、香煎等等多种做法,很是见功夫。刁子鱼,一种体型细长的淡水鱼,游速很快所以鱼肉紧致鲜味足,但是鱼肉内细刺较多。
香煎刁子鱼是最常见的做法,但馆子里就是做得比家里更香。
因为鱼煸得更透,再用大量的姜丝、干辣椒、花椒、一咪咪白糖打底,烘出干香;接着青红鲜椒、小葱轮流上场,增添鲜香,最后出锅淋醋——这样大量佐料去搭鱼鲜的风格,确是武汉独有。
鱼皮带着褶纹路吸饱了汤汁,回口带着微麻微甜的滋味,很是上头。记住花椒+糖这个基础味型,后面要考的!
鱼泡烧牛筋——论武汉人到底多爱混搭!真的大开脑洞地妙。
烧,对汤底的浓郁度要求就很高。先用卤料打底,草果、山奈、桂皮等一众沉稳的香料为牛腩增添卤水香气,
牛腩炖到绵润,入口成丝,这时加鲜鱼泡,粘糯的胶质感让鱼鲜和肉香,难舍难分。
口感层次差异度都足够大,好吃到忍不住诧异:原来还能这样般配啊!
还有这道腊味豆丝,是必吃。
豆丝是黄陂区的传统主食,主料是大米+绿豆磨碎成浆,在锅里摊成皮。鲜做的湿豆丝不易保存,吃不完的就会被切成丝状晒干保存,当成面条煮。
武汉人对豆丝的爱深沉到了什么地步呢,请看👇‍‍
这家的块状豆丝,是鲜做后手撕的,只有每年新米和新绿豆刚收成的时候做出来才香。
豆丝吃油,想炕出锅巴般的脆口感又不带油腻感,就要看厨子的手艺了。
这家餐厅妙就妙在炕出来的豆丝,带着焦黄酥脆的外壳,咬开内部还能吃到大米+绿豆的绵润粘糯感,火候一流。‍‍‍‍‍‍‍‍‍‍‍
硕大一盘根本吃不完,打包回家还是脆的,空口当小零食、做下酒菜,都能一口一口嘎嘣脆地停不下来。

03
土又土土菜馆
市区里的土菜,要有点拿手绝活
看名字就知道,店家是想做一家土到不得了、地道得没话说的土菜馆。
明档放着食材现点,每日鲜货数量有限,六点一过剩的菜品就没几道,的确符合大众对土菜馆的印象。‍‍
店里的菜品也确实有几分姿色:
喜欢这道糍粑鱼,因切块的鱼煎后形似煎糍粑而得名,是本地特有的菜式。
鱼肉要选草鱼、青鱼、鲢鱼等肉大刺少的品种,光是煎香还不够,武汉人吃鱼,喜欢放各种香料,因此还要放入预先调好的料汁(通常是大葱、花椒、孜然粉、生抽、糖等)
鱼皮朝下,在圆盘铁锅灼烧的温度下煎出脆皮,腌渍后的鱼紧实弹嫩。花椒也被炙得麻香氤氲,一丝丝甜感在咀嚼后涌现。
干炕鲫鱼,也是湖北特色。因为是腌渍后再干煎的鱼,风味和糍粑鱼又完全不同。前者多一口料汁的润,后者则完全是干香。‍‍‍‍‍
先用盐渍到鱼肉紧缩,再在铁板上用没过半边鱼身的油量,半煎半炸到鱼肉近乎完全脱水。‍‍‍‍‍‍
表皮完美无缺的焦黄色,肉眼都看得出的美味;调味直接了当,大量糖的加入让鱼肉咸鲜中带着明显的甜,但不突兀,与盐渍平衡得恰到好处。‍‍‍‍‍‍‍‍‍
鳝鱼羊排烧鸡腰,是武汉版的“鱼羊鲜”,比前面的鱼杂烧牛肉,还要更混搭!
湖北的黄鳝和江浙沪追求肥糯的品种不一样,体型更细小纤长,肉质更紧实,与带着筋肉的小羊排同烧,羊肉的油脂浸润到鳝片里——出彩在于跳脱地加入鸡腰,让这浓郁的红烧煲更添狂野浓郁。
虾鲊土豆丝,是武汉人从小吃到大的地方特色。
湖北多水稻,于是便有各种大米、糯米的吃法,而各种鲊就是混合了米粉制成的调味品。小颗的河虾炒至断生,和剁碎大米、辣椒混合,加盐发酵后制成虾鮓。
这种做法据黄陂通史,是由江西传入,还有不加虾只用大米和辣椒的版本,湖北人把辣椒叫胡椒,也叫杂/炸胡椒。
发酵好的虾黄澄澄中点缀着红艳,既有大米原始的米香,又有柔和带酸的鲜辣,近似虾酱微臭中带发酵鲜的风味,直接做下饭菜就很香了。
拿来炒菜,更是极大的增味利器!颗颗粒粒带着韧度的米碎,叠加辣椒的酸鲜,时不时还有小河虾干的鲜美,让平平无奇的炒土豆丝多了不少层次。

04
小黄鱼私房菜‍‍‍‍‍‍‍‍
退休名厨坚守阵地
看店名就知道,这家店的看家本领,正是各种烧法的小黄鱼,曾经拿过不少奖项荣耀。
如今拆迁之后搬进了大厨自家住宅的一层,环境虽然朴素简陋,但墙上的报道和奖状,低诉着往日的辉煌。
虽说武汉本地盛产淡水鱼鲜,但毕竟是码头城市,武汉人又酷爱吃鱼,所以外来的海货也不鲜见。
小黄鱼来楚,路途遥远,所以不似江浙沪偏爱清鲜口的家烧、清蒸,在湖北,武汉人更喜欢秘制、香煎、干烧......一律是鲜麻香辣的热闹风格。
香煎小黄鱼,提前腌制再过油炸制,再放入特调的酱汁中炖煮收汁,类似川菜中的干烧做法,怎么可能不入味?
这里的香煎,比刁子鱼餐厅的调味更花样繁多:下豆豉在油中旺火煸炒,再爆香葱姜蒜和剁椒,又秘密加入啤酒,浓郁的啤酒花香和一众佐料冲撞出奇特的滋味。‍‍‍‍
干煸霉千张筒,也很神奇。别误以为这是安徽菜还是绍兴菜,湖北多产豆制品,武汉霉千张,可是菜场就能买到的家常食物:)‍‍‍‍‍‍‍
千张豆腐皮卷装成圆筒形,经过浸泡、晾干、发酵、发霉等工序,表面有一层细细的绒毛,和毛豆腐很像。
切片油炸后的霉千张筒,绒毛消失,恼人的气味也殆尽。配合大量干辣椒、花椒一同煸炒,再撒细细一层薄糖。
劲道入味,外皮微脆,嚼起来麻辣过瘾还带咪咪甜,花椒+糖,我单方面宣布为武汉菜不可少的灵魂味型之一!
* * *
楚菜虽起源早,但始终未能像八大菜系一样有完整的体系,放眼全国存在感并不强。
要问武汉有什么特色菜,本地人倒也能如数家珍:清蒸武昌鱼、莲藕排骨汤、腊肉炒菜薹、珍珠圆子……
但更多时候,大家常去的,还是街边的土菜馆子,烹饪虽然不见得多么严谨章法,但食材搭配和调味都是武汉这座硬核城市,带来的独特滋味。
四家店铺的信息都在卡片上了👇。
除了过早,武汉其实还有不少宝藏小馆子值得一试,希望大家来武汉玩都能吃得开心!Cheers🍻~
想看更多武汉吃喝指南?我们还写过这些,点击即可跳转:
武汉精华吃喝路线武汉咖啡馆指南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名你爱的那家苍蝇馆子~
图文 - 邱天 / 编辑 - +7、木容‍‍‍‍
 后期 - 大桴 设计 - 毛毛虫虫‍‍‍‍‍‍‍‍‍‍‍
感谢夏梦、奔奔、君君、乐哥,对本文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