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好好放松过了?
即便是下了班,脑子里却还在思考工作,
随时严阵以待
;
什么都想做得尽善尽美,
不敢被人发现自己出错、出糗
;
一旦自己出了什么失误,即便别人什么都没说,也会
不停责怪自己
。
这种越绷越紧的生活,让我们活得就像上了膛的枪、拉满了的弓、拧紧了的发条,唯独
学不会如何做一个松弛的人。
在凡事都要求快节奏、高效率的当下,
“松弛”成了我们陌生的状态。
但皮筋扯得太紧,会容易断。
我常年失眠的同事周周就一直把自己绷得很紧,她害怕暴露自己的短处,从来都不敢轻易放松:
工作上累死累活,做什么都束手束脚,能力和薪水却一直停留在原地;
她在关系里顾虑得太多,难以打开自己,即便她性格很好,却一直没能建立特别好的亲密关系。
即便过着“充实”忙碌的生活,可她的心却从没被充实地填满
过。
看着别人活得轻松自在,做什么都如鱼得水,她常会怀疑为什么只有自己这么苦。
难道我们只有不断绷紧神经才能应对生活吗?
前阵子刷到了一段视频,里面可能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在直播间里,年轻的小助理因为操作失误,不小心在准备发给顾客的商品上留下了一道划痕。
屏幕内外的数百双眼睛,齐齐目睹了这场意外。
就在我以为主播会当众责备小助理,灰溜溜给用户道歉时,她却
“化腐朽为神奇”——
把这个“意外”作为免费的福袋给感兴趣的用户抽奖。
非但没有责骂助理,主播还机智地打了个圆场:“今天大家要感谢小助理,没有小助理,就没有今天的福袋惊喜。”
短短几分钟,既应对了直播间的意外,又把降到冰点的气氛拉了回来。
主播身上处之泰然的松弛感,让她在紧要的关头,轻松地稳住了大局。
松弛一点,反而能“皆大欢喜”。
我们都很羡慕主播的松弛,但每当自己在遇到问题时,总是会下意识地焦虑、烦躁……
那要如何调整自己的反应模式,拥抱松弛感呢?
我的答案是,
向内拓展出一个新的空间,安放住焦虑的自己。
在练习中,为情绪提供一个“包容空间”,让自己平静下来。
当我们能以自我慈悲的心态面对真实的自己,也能以同样笃定淡然的姿态看待这个世界。
为此,周周开始了
【松弛感练习】,
在专业具体的方法指引下,她试着慢慢打开自己:
在内心层面上,她学习
自我对话、深层自爱冥想练
习,
倾听内心需求,看见
内在的支持和力量;
在认知层面上,她体验
观察思考者练习、正念练习,
用新的视角走出负面信念和情绪的困扰,
从焦虑中解脱;
在行为层面上,她尝试
推开纸练习、行动心法,
寻找自己的节奏,
走出陈旧行为模式的困扰
。
现在和周周相处,能感觉到她整个人松弛了不少,除了不再那么紧张,处理问题时也得心应手了起来。
她感慨:“不再事事紧张后,我的生活反而顺了许多。”
外部境遇往往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向外投射。
如果你也曾有过这些感受:
常感到焦虑内耗,难以放松;
内心缺乏安全感,总是在靠自己强撑;
易受外界影响,常常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
明明累得不行,却很难真正的休息;
……
诚邀你加入
武志红x看见心理
研发的
【松弛感练习室】。
希望助你在焦虑和焦躁中,尝试
拥抱内在的平静。
即便在不断更迭的浪潮中,也能
保持自信松弛的自己。
4个
进阶学习阶段,
循序渐进
15节
沉浸式练习,
让疗愈自然发生
6个
冥想音频,感受
重归平静,稳定内核
学习从
紧绷
走向
松弛,
仅需59元
15
节练习,沉浸式体验,由心到身,逐步看清自己,慢慢疗愈,
让身心自然走向「松弛」。
我们的研发团队,拆解了
认知行为、正念减压
等经典方法,动静结合,让这些专业的内容学起来轻松、有趣、容易坚持。
还有专业而能够照顾你情绪的知心朋友——模拟咨询师徐慢慢
以音频+图片+对话的模式,
陪伴你、关注你、支持你,和你一起走出内心迷雾。
4个
进阶学习阶段,
循序渐进
15节
沉浸式练习,
让疗愈自然发生
6个
冥想音频,感受
重归平静,稳定内核
学习从
紧绷
走向
松弛,
仅需5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