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略咨询《特色小镇和产业园的产业规划及招商引资》研究课题组
组长:张文德、于洋
组员:张晨琳、龙延、戴军东、蔡荣伟
王浩、王淮松、李绍拓、赵煜辉
指导专家:赵民、刘非、崔玉莲、邓明时
来源:正略咨询(ID:zlzxwx)
本文系正略集团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上述来源号获得授权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能缺少技术的推动,正略咨询发现,大湾区目前已在几个领域具备了核心技术,将有效推动制造业变革。
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01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制造业是大湾区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大湾区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动力。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达到10万亿元,预计未来5年,经济总量将继续稳定增长,有望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大湾区内第二产业占比超过30%,且湾区各城市上下游产业链比较完备,互补性强,制造业发展将会在协同发展中获益,也将成为大湾区经济持续向好的重要推动力。
02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基础较强,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和珠江东岸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珠江西岸:包括广州北部和南部、佛山、中山、珠海等地,形成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带,以装备制造业和农业为主,也在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
珠江东岸:包括广州东部和中部、东莞、深圳等地,该地区形成了知识密集型产业带,涵盖各类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电子通信等领域都紧密相关。
03
大湾区内各城市分工明确,城市间产业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大湾区各城市可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制造业发展。
大湾区内11个城市按照一、二、三产业占比,可以划分为三类:
-
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如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此类城市服务业占比达到60%;
-
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如佛山、惠州、中山、珠海、江门、东莞,此类城市第二产业占比超过40%;
-
第一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如肇庆,第一产业占比超过15%,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产业占比最高的地区。
04
企业是大湾区科研发展的主力军,在研发投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与实际生产的结合和转化。
粤港澳大湾区内企业的研发强度和研发意愿均高于全国。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剔除港、澳)全社会研发强度达到2.94%,高于全国水平的2.13%。从研发费用的构成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剔除港、澳)90%以上的资金来自企业,而全国的这一比例不到77%。企业层面积极进行研发投入,将为提升未来竞争力、争取领先地位打下基础。
全国R&D经费构成(%)、珠三角R&D经费构成(%)
在政策、技术、市场等要素的推动下,智能制造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升级的核心领域,已初步显现产业集聚发展的特征。
随着以信息通信业为核心的,基于全面互联的数据驱动的系统级智能和基于工业自身的数字化、自动化和单点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制造业智能化革命已经到来,各大湾区城市顺应时代潮流,纷纷出台了各类政策支持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在技术、政策等要素支持下,智能制造产业在大湾区内显现出集聚发展特征,目前珠三角内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已占到全国的28.16%。
大湾区各主要城市在产业特点上存在一定差异,将立足本身优势与大湾区相结合,推动湾区制造业变革。
香港,在作为英国殖民地时期,享受了英国再工业化的红利,现在香港的“再工业化”要依托大湾区制造业体系的支撑,核心在于科技创新,要在先进制造中寻求香港机会。
澳门,积极拓商机、研转型,结合中医药产业优势开拓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发展,并积极向内地制造业学习,借助内地力量完成再工业化。
深圳,已成为全国制造业第一大市,在先进制造、高技术制造业引领全国,拥有华为、大疆、中兴等大批先进的科技企业,是世界闻名的创新研发中心,深圳强大的创新能力将是大湾区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广州,作为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将在汽车制造等传统领域和新兴的智能制造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07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不能缺少技术的推动,经过正略咨询研究发现大湾区目前已在几个领域具备了核心技术,将有效推动制造业变革。
-
人工智能,大湾区在人工智能领域已深耕多年,在研发创新、应用场景、融合发展等各层面都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
-
集成电路技术,大湾区拥有华为海思这样国内顶尖的集成电路企业,在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技术储备上遥遥领先;
-
新材料,大湾区已形成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科研硬件齐备,产业链基本覆盖研究、开发到产业化的环节,为下游产业配套基础材料的支撑能力日益增强;
-
生物医疗技术,大湾区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发展本地生物医疗资源和组建高端实验室等手段增强生物医疗方面的核心技术能力,将为相关制造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08
综合而言,正略咨询认为
大湾区内的制造业变革将集中于以下几个领域
:
-
智能机器人
,大湾区在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完整的产业链,其自身工业、服务业发展也迫切需要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带动,大批机器人企业应运而生,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机器人产业的热土;
-
电子设备制造
,随着电子设备智能制造服务模式的日益成熟和制造服务商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电子设备智能制造的应用领域日益多元化,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中心将引领这一风潮;
-
先进装备制造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底蕴深厚,产业链条完整,珠江两岸已逐步建立起先进装备产业集群,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推动下,先进装备制造业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
高端医疗设备
,大湾区电子产业链发达,带动了医疗器械行业大步发展,在国家政策推动和医疗器械龙头企业汇聚大湾区的情况下,高端医疗设备将成为大湾区制造业变革的重要一环;
-
新能源汽车
,粤港澳大湾区汽车制造业发达,随着政策推动,大批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大湾区,将成为大湾区制造业变革的重要力量。
正略集团推出全新专题【粤港澳大湾区】,从
科技、
金融、贸易、文化、人才等维度入手,全方位解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趋势和机遇,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及企业入驻提供助力。
往期回顾:
粤港澳大湾区:
科技发展趋势研判
粤港澳大湾区:
金融
发展趋势研判
区域/园区/开发区/平台公司
服务
六大产品
|
平台公司三至五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三步走解决平台公司在发展战略方面遇到的相关难题,调研、分析、研究、研讨、规划、实施一体化开展,保障战略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
|
园区/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体系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优化园区/开发区招商引资软环境,优化园区/开发区人事、财税、审批、执法、运营和投融资体制机制,为园区/开发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软性条件。
|
|
园区/开发区三年(或五年)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在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园区/开发区三年、五年总体发展规划,系统构建总体战略定位目标、产业发展战略、综合发展战略以及战略保障体系,确保园区/开发区短期、中期、长期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
|
|
园区/开发区产业规划
在产业发展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园区/开发区总体定位和产业定位,明确产业布局规划、空间规划和发展路径规划,为具体招商引资工作指明方向,避免产业无序发展,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政策效率和产业发展效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