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订阅
每天正能量,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轻松拿证!
临床医师的培养应包括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3个部分,通常毕业后教育应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2个部分。
我国目前的临床医生毕业后教育和认证体系尚未健全,临床医生知识技能结构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区域差异较大,尤其是学位、职称等对临床培训的影响,使临床医生培训和认证过程较混乱。
近几年,随着毕业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认证制度(简称住培)的建立,已使院校教育和临床执业之间有了很好的衔接,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专培)是在住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我国临床医师培训体系的重要环节,对提高对专科疾病的整体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我国建立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认证制度势在必行。该制度的建立,一方面要参照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专科医师培训和认证制度,同时要结合我国国情,在国家整体规划、政策指导下,由行业组织实施,建立全国统一的专科医师培训和认证制度,经过多年不断的探讨和各地区的试点,目前已初步确定了"5+3+X"的专科医师培训认证模式,即5年的医学院校教育,3年的住培,X为不同临床亚专科在住培合格的基础上进行专培。其中包括2次认证:即执业医师认证(住培结束后)和专科医师认证(专培结束后)。
在国家八部委文件精神的指导下,由中国医师协会管理和组织,成立了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制度试点专科专家委员会,并分别设立了标准制定、培训实施、基地建设、师资及监督、考核认证和专科技术6个工作委员会,也参照了美国ACGME的标准,制定了"5+3+3+1"的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培训认证体系,即5年院校教育,3年住培合格、3年心血管专培,1年亚专科技术培训(如冠心病介入、心律失常介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心脏影像等)。试点工作在2017年主要完成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体系的启动,即2017年5月完成首批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的遴选和认证,8月底完成学员培训标准制定、培训流程的建立、师资培训和基地准备工作,9月1日首批国家试点专培医师进入基地。
在未来3年的试点期间,对心血管专科医师培训和认证体系将从3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建立:
(1)组织管理体系:突出政府指导和支持,行业组织和实施;
(2)培训和认证体系:充分发挥行业的主导作用,完成第一批培训基地建设和专培医师完成培训和认证;
(3)支撑保障体系:专培医师的薪酬、学位、职称、执业以及培训基地的支持和考试认证平台的搭建等。至2020年将初步建成可全国推广的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培训和认证体系,也为其他学科专科医师培训和认证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1. 专科医师的定位
专科医师是临床医师专科发展的高级阶段,专科医师应具有处理专科患者,实施专科技术的能力,取得专科执业资质是专业上更高的认可,因此从薪酬上应该区别于一般执业医师,得到更优厚的待遇;
学位上,应该直接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MD),不需要再单独攻读 [专修科学学位 (PHD) 者除外];
职称上应优先晋升高级职称或为晋升的必备条件,在未来也可能完善专科医师制度后临床医师不必再进行职称评定;
执业上,应以专科医师为准予施行主要专科技术的必备条件,也应该是专科人员招聘和专科诊所开业的重要条件。
所以,通过专科医师制度建立逐渐解决临床医师薪酬、学位、职称、执业等目前较为混乱的问题。
2. 专科医师的管理
未来专科医师应在国家政策的规定下,由行业来进行管理,建立培训、认证、执业、继续教育、评估奖惩的管理体系,充分体现行业主导,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
3. 专科医师制度建立的过渡期
在完全建立和实施专科医师制度之前,应该有过渡期的安排,各专科应在中国医师协会指导下,统一规划实施,首先解决目前实际从业的合格心血管医师的专科医师认定问题,既保证现有合格的心血管专业的执业医师通过不同的简易方式认证为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 (老人老办法),也为将来尽快全面实施心血管病学专科医师制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要相信,在国家各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在中国医师协会的组织管理下,一定能够完成专科医师制度建设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医疗体制改革,为健康中国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原文链接----免费注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