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港股从“深蹲”到“起跳”
上演“逆袭剧本”
2024年的港股,堪称一部惊悚片转励志剧的“大戏”,结束年线4连阴。
恒生指数年初一度跌破15000点,但随后政策组合拳发力,恒生指数上演绝地反击,全年上涨
17.7%
,重新站上了20000点的关口。
恒生国企指数更是涨幅领先,全年涨幅达26.4%,而恒生科技指数也有18.7%的涨幅,科技、金融、消费新势力轮番登场。
数据来源:wind,指数的过往表现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进入2025年,港股市场延续了2024年的反弹势头,震荡中“小步快跑”。
截至2025年2月14日,恒生科技指数表现强劲,突破去年10月7日高点,创2022年2月来新高,年内涨幅超过
23%
,领先全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2月14日,指数的过往表现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须谨慎
2024年9月后,政策转向力度空前:
降准降息、地产松绑、中长期资金入市
三连击,港股完成了从“深蹲”到“起跳”的逆袭。
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以及近14年来,首次定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春节前,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引导商业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入市力度。
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达到了
8078.69亿港元
,刷新了互联互通机制启动以来的年度纪录。
2025年1月,南向资金继续流入,单月净流入高达
1255.92亿港元
,创2021年2月以来的单月最高值。
这些资金的流入,为港股市场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推动了市场上涨。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1月底
2025年,
DeepSeek大模型的推出为港股科技板块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
DeepSeek模型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力,推动了人工智能、算力、机器人等多个板块快速发展。
例如,百度智能云、华为云、阿里云等多个平台纷纷上线DeepSeek大模型,推动了国产AI芯片、AI算力产业链的发展。
截至2025年2月14日,恒生指数估值
(PE-TTM)
为
10.15倍
,处于历史估值中枢相对低位。
横向对比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当前港股市场估值的相对优势显著。相比美国科技股的估值高位,
港股科技龙头公司更值得关注
。
美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港股更是“利率敏感型资产”。
2025年,美国通胀数据超预期升温,美联储虽可能延迟降息。
然而,历史数据显示,历次美国降息周期通常会持续较长时间,这或将为港股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持续流入。
注:降息周期根据东吴证券研报《2025年黄金板块年度策略:抓住财政与货币宽松周期下的再通胀行情》整理
从历史数据来看,
港股在春季行情中往往表现较好
。
特别是在政策支持和资金流入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在春季通常会有较好的表现。
回溯过去15年,港股春季行情平均持续时间为
63天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平均上涨幅度分别为
17.04%
、
28.19%
。
注:春季行情通常是指在每年的春季,股票市场可能出现的一波上涨行情。春季行情区间参考光大证券研究报告《今年春季躁动会怎样演绎?》整理,恒生科技指数的基日为2014-12-31,因此2014年以前的数据空缺。
数据来源:wind,指数的过往表现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春季行情并不是每年都会出现,也不是必然的,投资需谨慎
从长期来看,港股市场有望在宏观经济复苏、政策支持和资金流入的推动下延续估值修复与盈利增长的态势。
我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支持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国企改革,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将进一步提升港股吸引力
。
另外美联储降息周期,国内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将为港股带来增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