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根
省略号有六个点,我们是六根不清净的六个媒体人。略有点文化,略有点情趣,略有点思想。每日送上略有点意思的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梅特涅的信徒  ·  特朗普将空难归咎于多元化 ·  昨天  
梅特涅的信徒  ·  特朗普与美国公务员的战争 ·  2 天前  
视觉志  ·  七言 | 等春风得意,等时间嘉许 ·  2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世界贸易正在疏远美国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根

李辉 | 从维也纳到爱丁堡,我拍摄的最美窗外风景

六根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7-10 08:20

正文

从维也纳到爱丁堡,我拍摄的最美窗外风景


文 | 李辉

苏格兰高地窗外。


开始拍摄窗外的风景,大约是在二十年前左右。记得第一张拍摄的照片,是在维也纳的一家宾馆。窗外正对着一座教堂,建筑之美一下子吸引了我,忍不住拍了下来。遗憾的是,这张照片当年忘记洗印出来。


从此,欣赏窗外风景,拍摄几张窗外照片,成了我每次旅行乃至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一晃,竟然许多年了。


回想起来,拍摄窗外风景,与萧乾先生和E.M.福斯特相关。 


萧乾赠福斯特书。


知道福斯特名字,是在大学期间阅读他的《小说面面观》。一九八○年年左右,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在文学界和中文系学生中可谓风靡一时。《小说面面观》根据一次系列演讲结集而成,福斯特将传统文学观与现代意识相交融,别出心裁地提出“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的概念,令人耳目一新。虽是演讲,却不啻为精彩随笔,智慧、学识、文采交相辉映,呈现出这位杰出作家的丰富性。随后几年,他的两部长篇小说《印度之旅》、《风景环绕的房间》,相继改编成电影,在一九八五、一九八六年获得多项奥斯卡金像奖,并在中国公映。


1986年与萧乾先生。


三十多年前,我来到北京工作,结识了萧乾。为他撰写传记时,他讲述在英国与福斯特的友谊。 


二战期间,萧乾旅居英国七年,与福斯特结下忘年之交,有着频繁的书信来往和互访。如同不少英国人一样,福斯特对东方有着强烈兴趣,曾在埃及、印度旅行和工作,东方经历成为他的重要创作内容。


福斯特非常欣赏和喜欢来自东方的萧乾,他得知萧乾正在研究乔伊斯等人的现代小说,特地从银行保险箱里取出自己的《莫瑞斯》手稿交萧乾阅读。《莫瑞斯》是一部反映同性恋生活的小说,创作于一九一三年,福斯特曾约定在他去世之后方可出版。作为朋友和研究者,萧乾成了直接阅读《莫瑞斯》手稿的读者之一。


这部小说,后来也拍摄成电影。半个世纪后,萧乾夫人文洁若将之翻译出版,由此了却萧乾的早年心愿,也是他们对福斯特友谊的一个回报。


1990年与萧乾先生。


回报,其实也是萧乾愧疚中的一种弥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萧乾因身份和环境所限,中止了与海外的所有联系,包括福斯特。“文革”爆发时,不少海外来信和书籍,也在恐慌中被他毁于火中,其中包括福斯特的信与赠书。


幸运的是,福斯特写给萧乾的几十封信均存有副本,保存在英国图书馆中。这些信,写得机智、幽默,温暖感人,我写《萧乾传》时特地将之翻译出来,成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翻译福斯特书信,也是我一度斗胆集中翻译福斯特的散文和小说的开始。


《风景环绕的房间》1989年出版。

风景环绕的房间扉页。


萧乾看我喜欢福斯特的作品,把他的好几本福斯特的书送我阅读。他送我一册《A  Room With  A  View 》。我用了一年时间,将之翻译,书名译为《风景环绕的房间》。当年出版社,总是希望有个吸引眼球的名字,改为《露西之恋》,这是女主人公的名字。好在封面设计上,我希望加上原名,也算满足心愿。


萧乾签赠之一。


萧乾签赠之二。


翻译这部小说之后,萧乾又将两册福斯特送他的著作,题跋之后转赠于我。


一九二三年出版的《 Pharos and Pharillon 》:


这是四十年代福斯特送我的一本他早期所写关于埃及题材的书,在英国也不经见。当时他还曾(赠)了我不少其他有关埃及的作品——因为我作为一个东方人正在研究他。可惜都毁于文革那场大火中。李辉接过了我对福的研究介绍,此书理应送他。


萧乾,一九九三年三月


一九三一年出版的《 A Letter to Madan Blanchard 》:

 

这是福斯特于四十年代送我的,经历了文革大火,居然存在下来了。现转赠李辉


萧乾,一九九三年三月


福斯特散文选1994年出版。


福斯特散文选扉页。


我从这两本书中,挑选若干篇开始翻译,由百花文艺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出版《福斯特散文选》。后来没有继续福斯特的翻译,也是愧对萧乾先生的厚爱了。


福斯特的《风景环绕的房间》,叙述露西一家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徐志摩将之翻译为翡冷翠)度假的故事。


十几年间,佛罗伦萨先后去过三次,拍的最美窗外风景也是在佛罗伦萨。


九十年代初,黄永玉先生在佛罗伦萨远处的芬奇镇郊外,买下一幢房子,在那里住了不少日子,写下一本堪称游记经典的《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二○一四年,该书翻译成意大利文在意大利出版,并在佛罗伦萨山上举行发布会,之后,又在佛罗伦萨图书馆举办另外一场活动。我应邀前去参加,发表对这本书的感想。


2014年10月意大利佛罗伦萨宾馆窗外之一。


2014年10月意大利佛罗伦萨窗外之二。


这是我第三次走进佛罗伦萨,住进七年前住过的一次宾馆。巧的是,房间窗户正对着红色圆顶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乔托设计的白色钟楼。站在窗前,舍不得离开。注目良久,怎能不拍下如此美妙的风景?在我所拍摄的海外旅行的所有窗外风景,这无疑是最美的。


这些年,总是想到心仪已久的国家走一走。住在酒店,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看看窗外有什么景色,如果好,首先拍下。


2004年10月奥斯陆酒店。


二〇〇四年十月,在挪威奥斯陆酒店,窗外拍摄的是教堂与晚霞辉映。


2009年6月15日德国纽伦堡宾馆窗外。


2009年6月21日德国法兰克福附近一座小城宾馆窗外。


二〇〇九年六月,在德国纽伦堡酒店,窗外拍摄的是古城民居,红色屋顶远方露出的一个小小的教堂塔尖。之后,前往法兰克福附近的一座小镇,窗外近处黑白相间的房屋,与远处一片红色建筑,遥相呼应。


2012年9月12日,寻访西班牙一座千年修道院,酒店窗外葡萄园景色。


二〇一二年,在西班牙租车旅行,途中发现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是已有千年历史的修道院。我们改变行程,前往寻访,住在修道院的宾馆。修道院周边,大片大片的葡萄园。我们的窗外,正对着葡萄园,窗框如同画框,拍摄一幅自以为如同油画效果一样的葡萄园景象。


2014年1月,伊斯坦布尔宾馆窗外清真寺。


2014年1月,伊斯坦布尔宾馆窗外是美丽的清真寺屋顶。


前两年,连续去英国两次,所住酒店,时常有美景出现。


2014年8月13日伦敦宾馆窗外。


2014年8月23日牛津大学城的宾馆窗外之二。


2014年8月23日牛津大学城的宾馆窗外之一。


2014年8月爱丁堡酒店窗外。


二〇一四年八月,在伦敦酒店,窗外晚霞,把耸立的高楼照得一片金黄。几天后,住进爱丁堡酒店,窗外是一家老酒店,建筑与蓝天白云映衬,颇为迷人。从爱丁堡返回,前往牛津大学城,住进一家酒店,窗外的建筑线条竖直、斜、三角等,真的美极了。拍摄时,远处又隐隐出现彩虹,没有比这更令人心醉了。


2015年5月24日 爱丁堡酒店窗外。


2015年5月24日 苏格兰高地宾馆窗外渔村。


2015年5月24日苏格兰高地窗外。


二〇一五年五月,又一次去英国。住在爱丁堡酒店,窗户正对庭院,同样是线条之美。近处黯淡,后面金黄,也是令人心醉。离开爱丁堡,前往苏格兰高地,途中在一家饭店吃饭,窗外美景如同油画一般,立即拿出相机,留下最美瞬间。傍晚,在一座岛上小镇住下,窗外隔水与宁静的渔村相望。


其实,在中国旅行,包括在家里,我也喜欢拍摄一些窗外景象。


2011年4月,婺源民居窗外之一。


2011年4月婺源民居窗外之二。


2011年10月初,承德坝上窗外雪景。


二〇一一年四月,我们一行人前往婺源,走进民居,窗外的徽派建筑,黑白相间,与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岚,构成一幅绝妙风景。同年十月,我们几位朋友,前往承德坝上。十月刚到,坝上却已下雪,窗外雪景,来得真早。


2013年8月在黑龙江的黑河,窗外隔河与俄罗斯相望之一。


2013年8月在黑河与俄罗斯相望之二。


二〇一三年,我们一行人由《悬崖》编剧全勇先兄台邀请,前往黑河和五大连池。住在黑河,窗外远眺黑龙江对岸的俄罗斯城市。二十多年前,我曾到北大荒去过半个月,沿乌苏里江前往牡丹江。这一次,又来到黑龙江远眺俄罗斯。远眺,心里却不是滋味,历史如此这般流过。


2016年7月6日青海湖宾馆窗外遥望青海湖。


二〇一六年七月,有了一次环绕青海湖之旅。欣赏门源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然后住进青海湖宾馆,窗外青海湖,静谧无声。


2017年5月12日渥太华窗外,与国会大厦和渥太华河相对。


今年五月,终于有了一次加拿大之行。住进渥太华酒店,窗外就是著名的国会大厦。加拿大今年建国一百五十周年,到处都在修葺。很美的国会建筑周边,也在修葺中。不过,在房间拍摄的这张窗外,蓝天白云之下,国会大厦建筑与远处的渥太华河,依旧壮观美丽。


2017年5月14日Kingston宾馆窗外的湖光景色。


从渥太华前往多伦多,在Kingston小城住下,窗外是著名的安大略湖。浓云密布,却有了另外一番特别的味道。


2004年9月6日窗外火烧云。


2017年5月22日北京家窗外火烧云。


半个月旅程结束,五月二十二日下午回到北京家中。没有想到,这一天白天北京下了一场大雨,窗外西边,漫天火烧云。赶紧拍下,发给多伦多的朋友,都说如此美丽。我调出过去在家里拍摄的图片,忽然发现,二〇〇四年九月六日,也在家里拍摄过一幅晚霞。不过,十几年前的这幅火烧云,无法与今年这张火烧云相比。时间转换,图片留存瞬间,也是有趣得很。


与欧洲和北美拍摄的窗外相比,我在中国拍摄的最美窗外,应该是阳朔。


2017年3月13日阳朔河畔度假酒店窗外美景。


多年前,时间夫妇约我们夫妇前去阳朔,住在遇龙河的河畔度假酒店,窗外就是一幅山水画。当年,徐悲鸿曾在此逗留多时,画下河边的渡口《青厄渡》,如今由故宫博物馆收藏。离开之后,推荐好几位朋友,他们纷纷前往。今年三月,再度前往,窗外景色依旧美丽。


2017年6月5日阳朔胜地酒店窗外美景,如同水墨画一般。


六月,六根三周年纪念,我们还是选择阳朔。这一次,我们住进遇龙河的另外一家胜地酒店。住在二楼,窗外拍摄的景色,完完全全就是一幅山水画。


佛罗伦萨窗外,建筑与色彩之美!阳朔窗外,自然山水之美! 


如果评比的话,我把佛罗伦萨和阳朔的这几幅窗外,评为最美窗外!


最美窗外,细细欣赏,人怎能不醉?





完稿于二〇一七年六月八日,北京看云斋。




-END-


六根者谁?

李辉 叶匡政  绿茶 韩浩月 潘采夫 武云溥

醉能同其乐,醒能著以文


微信号:liugenren

长按二维码关注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