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也学过一些营养学,最后还拿了个资格证,当然,最低级那种,现在证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营养学老师是个很可爱的中年女性,声调不高,语速不快,但慢条斯理中,却有洗脑般的感染力。除了正常的教材内容,她最热情兜售的私货,一是多吃白煮蛋,这个先按下不表。二是多吃绿叶蔬菜,维C多多多多多多多多,正所谓感冒不吃药,多吃蔬菜多睡觉。
多睡觉这个吧,说来不好意思,平时就这么执行着呢。
多吃绿叶蔬菜这个吧,说来不好意思,真的不好意思。
不过,就算不喜欢吃绿叶蔬菜,但毕竟从小就被教育要多吃蔬菜,何况还有可爱的营养学老师的洗脑呢。
所以,绿叶蔬菜嘛,不管喜不喜欢吃,每天多少还是要吃些,既然必须吃,那就想办法做的好吃一些吧。
应该有不少朋友喜欢做沙拉,我对西餐不熟悉,很少做,写一下我常用的3种方法——炒、白灼、粉蒸。
1.炒
炒,应该是绿叶蔬菜最本命的做法了。大家应该都熟悉,我稍微啰嗦一些细节。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Gr7vVshtQSVXgMsXonfRF9wGWmH9DU7H6fQWQkEfOJK4ne5KBKYzlyGLMKYcPhNDBc8aW63b49ZcJhPfDCWyQ/0?wx_fmt=jpeg)
蔬菜洗干净了,拿个洗菜筐把水沥干净,这一步绝不可偷懒,如果表面还有很多水就下锅,会有两个影响,一是会溅油,溅桌子上还好,溅脸上不好玩,二是水多的话,菜一下锅,锅就凉了,就没法爆炒了。
最好是洗好菜以后放进筐里,再去做些别的事情,比如切个蒜啊,刷个朋友圈啊,过个七八分钟再炒,水基本就沥得差不多了。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Gr7vVshtQSVXgMsXonfRF9wGWmH9DU7bXmPCfgxX3Mqcl6dHUVBnfDkKCnHrCAh9RvXMnZIZSVqDFvlV5TrJA/0?wx_fmt=jpeg)
锅要烧热,火开最大,油尽量不要太少,这些都是为了能提高锅里的温度,虽然不可能达到餐厅的火力,但也能接近爆炒的感觉。
油热了可以先放点蒜末,微微焦黄就放蔬菜,做成蒜香味,也可以放点干辣椒节和花椒粒炒香,微微发黑后放入蔬菜,做炝香味。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Gr7vVshtQSVXgMsXonfRF9wGWmH9DU7yleoGVBWEc78oiaRby3VZENMvpwPY8j9JcpjGNTiaybKufWKBeVwib1Ng/0?wx_fmt=jpeg)
炒两下就放盐,快炒好时再淋点生抽酱油就可以了,淋的早了,会让锅内温度降下去。
注意不要担心不熟,炒地太久,否则就会软掉。毕竟大多数蔬菜都是很容易熟的,很多生吃都没问题的嘛。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Gr7vVshtQSVXgMsXonfRF9wGWmH9DU7etqobgTMCdm8UE5GKUvjEjTMv39TSjnzcuVocia1qXyJtej9vHm5l2Q/0?wx_fmt=jpeg)
这样,就是一盘鲜脆爽口的炒时蔬了。
2.白灼
说起来,白灼就是白水煮,但用对了调料,其实好吃。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Gr7vVshtQSVXgMsXonfRF9wGWmH9DU74YhDO0L3cwcHv3ZfiaHYHprCk3ZUnibib61SJibQjQTkGFSeRtOAu0KFrg/0?wx_fmt=jpeg)
没啥说的,水多一点,火大一点,烫熟了就捞起来,别煮久了。因为我是之后放调料,所以这会儿不用放盐放油。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Gr7vVshtQSVXgMsXonfRF9wGWmH9DU7hXNjEOibtOH8gcF6iaUlo1rryxdKX0IpW7Sxice25ZP1NyQYPQvPQGwGQ/0?wx_fmt=jpeg)
捞出来,有心情就摆一下,好看。然后再盘底淋一些蒸鱼豉油,这个蒸鱼豉油很关键,鲜味咸味香味都在里面了,超市里也好买到,是个美妙的调料。实在不行,用生抽酱油代替也行。
然后切一些葱丝放在顶部,也可以用洋葱丝,或者蒜末,甚至姜丝也行,看自己喜欢哪款。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mGr7vVshtQSVXgMsXonfRF9wGWmH9DU7RGkInTwrDrOCKBIDrrLyNYLBIma6DicblBwkD2Q30JSGTKhGiaxnvUgg/0?wx_fmt=jpeg)
不急,没完,最后还有一步,锅里烧一点热油,放多少油就看你自己了。烧热以后,淋在葱丝上,呲啦一下就好了。
这种做法呢,比较简单,不需要考验火候的掌握,有多有少也好自己控制。
就我个人而言,觉得比炒的更好吃呢。
3.粉蒸
离开家乡,就很少见粉蒸菜了,所以算是一些私货吧。
虽然出了地域,就不流行了,但也不妨试试看,黏黏软软糯糯,其中乐趣,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