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自插画师Pawel Kuczynski作品)
当玩笑满怀恶意,那不叫玩笑,而叫“欺凌”!
——智囊导读
01
四川校园欺凌事件一波虽平,而香港大学集体欺凌事件一波又起。
近日媒体报道,香港大学继日前被披露有20人涉嫌向一人下体滴蜡的集体欺凌事件后,4月5日,再次流传出有数名疑似港大男生涉嫌在宿舍内集体性欺凌一名男生。港大发言人称,学校目前正在调查此次事件,并谴责任何冒犯或欺凌行为,若证据足够会考虑启动适当的纪律程序。
报道中说,视频里不时地出现“哗”、“好×爽呀”的声音,还有欺凌者成就感满满的疯狂大笑。
看着那张打满马赛克的照片,即使像素那么低,也能感受到现场的乌烟瘴气。
有人回应,这或许只是一种宿舍的传统文化,或许仅仅是一次男人与男人之间的玩笑而已,何必如此介意?
但,这种满怀恶意的玩笑,我们真的开!不!起!
02
想起了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一幕,大一新生入住的头一个晚上,要经历师兄们的各种玩笑,并且美其名曰“传统”。
新来的菜鸟们,虽然极不乐意,但在“传统”的胁迫下,也只能战战兢兢地接受传统的洗礼。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时,很容易陷入一种“传统”的怪圈:
以前是这样的,那么以后也应该是这样吧。
但,传统的,就真的是正确的吗?
或许,很久之前的第一次“传统”,大家的玩笑真的只是玩闹而已,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很多“传统”就会开始变形扭曲,甚至会激发每一个人的报复心理。
一个大一新生,被师兄们开了一次“传统”的玩笑,而这玩笑感觉真的不好笑,那么一年后,轮到他行使这份权利时,就会把当年的那份屈辱统统回报给新来的菜鸟们,玩闹充满了恶意,于是,循环往复,变本加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当玩笑满怀恶意,那不叫玩笑,而叫“欺凌”!
03
去年中关村二小的“校园欺凌”事件沸沸扬扬,而最让人愤怒的一点便是:
其中一名欺凌方的家长觉得,“就是孩子淘气”,拒绝道歉。老师定性此事为“就是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并让被欺凌孩子的家长放弃“处理、惩戒施暴的孩子”“让施暴者的家长道歉”等诉求。
这冰冷的事实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关于“开玩笑”的、很混蛋的逻辑:
“哎呦,你怎么这么小心眼啊,不就是开个玩笑嘛?”
当然,心眼小不小,有个体差异,有的人开得起,有的人开不起,性格不同,不能强求。
但这种逻辑错就错在,当你发现别人真的不喜欢这个玩笑时,还要补刀埋怨别人一句,潜台词是说:
“这事我可没错,错都在你,因为你心眼太小!”
世间事有因有果,这件事的原因难道在于我心眼小么?不应该是你因为你首先开了这个让人不爽的玩笑吗?
04
我们关注校园欺凌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粗野、低劣的肢体侮辱,对我们善良的心更具有冲击性。
但其实,在我们生活周边,除了那些肢体暴力以外,到处都充斥着各种“欺凌”。
去年美国的一个新闻,一个18岁的女大学生因为在网上发了自己的照片,却遭来了各种匿名评论,大家用“胖”、“丑”、“猪”来形容这个18岁的少女,照片被他们迅速转发传播,于是谩骂的评论成千上万,而最终,女孩不堪受辱,自杀身亡。
一个刚刚开放的生命就这样因为这些网络上的玩笑而离去。
这是玩笑吗?是,但却是一个让人心痛的玩笑。
转发的人,或许仅仅只是图个乐顺手点赞而已,但群体性的网络暴力却成为了一个生命的终结者,让人唏嘘不已。
一个玩笑,开的好,那是说话和行为的艺术,开得不好,则是一次彻彻底底的灾难。
05
想想这些欺凌事件的发生,往往会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界限感的消失。
对于那些喜欢开玩笑的人,尤其是经常开一些让人尴尬不适的玩笑的人,通常都缺少一种界限感。
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掌握合适的“度”太重要了。太远不够合群,太近又很容易出现冲突。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确实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可以试着回忆一下,有没有一段曾经亲密至极的友谊,因为一个小小的玩笑出现了裂缝,最后甚至变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陌路人。
本科的时候,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段时间两个单身狗除了睡觉,基本都混在一起。但越亲近,越容易出问题,因为过于亲密的关系会把各自的所有缺点都会暴露给对方,而这种看似亲密的关系又会绑架自己,觉得既然是那么要好的朋友,包容一点又有什么问题?
但事实是,当这种亲密关系中隐藏着哪怕一点点的埋怨或者不满,就有可能在一次小小玩笑中彻底爆发!
我已经不记得我们两个为什么会大吵一架,然后分道扬镳了。或许仅仅是一件小事,但那个玩笑充其量只是一个导火索,最重要的还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让这段关系保持一种界限感。
06
第二,较低的“欺凌”成本。
回头看这次港大的欺凌事件,我们会问,他们难道没有想过这件事后果的严重性吗?
一定有。
那20个人,其中一定有某几个并非那么热衷于开这个低级的玩笑,但是当他身处其中时,一是从众心理,二是侥幸心理,三是猎奇心理,会推着他加入到施暴者当中。
这就是“欺凌”成本:
从众心理:那么多人都在做这件事,那我最多只是一个小小的参与者而已,又有什么关系?
侥幸心理:不就是一次玩笑嘛,又不是犯罪,做完了也不会被别人知道,先玩了再说。
猎奇心理:哈哈哈,这么搞一个人,我还真没见过,够刺激。
于是,既然“欺凌”的成本那么低,我又不会有什么损失,大家一起爽一爽,何乐而不为?
群体性欺凌就这样发生了。
07
第三、高高挂起的同理心。
《老炮儿》里,有这么一个场景,有个人站在高楼上想轻生,楼下聚集了一堆人,一个好事者喊了一句:“一咬牙,一闭眼,你跳啊!”然后是一阵嘻嘻的笑。
冯小刚饰演的老炮儿,不留情面训斥了那个冷言热语的年轻人:
“你是真的盼着他跳下来吗?”
电影《老炮儿》剧集
没错,那些欺凌的施暴者或者不合时宜的开玩笑者,他们内心真的是希望干这样的事儿吗?
不一定,或许他们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这个问题,而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同理心高高挂起。
同理心,其实就是换位思考,别人跳楼,应该想到的是他一定遇到了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同理心的丧失则会让人直接做出一个让人遗憾的决定。
最后,我很想问那些曾经做出过语言或行为上的“欺凌者”一个问题:
如果再让你回到那个场景,你还会那样做吗?
我想,绝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
不会。
*作者:Kris,有书共读签约作者、LinkedIn中国专栏作者。微信:Kris在路上(ID:krisgtd)不会写鸡汤文,经常干鸡汤事儿。85后/二胎爸爸/会计在读博士/500强央企/减肥达人/马拉松跑者。
招人了!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职位:文案、运营
请务必在邮件里写上这几样:
1.你的作品
2.你喜爱的5个公众号
3.你的简历
邮箱:[email protected]
工作地点: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