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Christian Schnettelker / flickr
过早引入民主制度、削减国家力量,可能会限制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阻滞社会发展。
强大的国家能力和民主制度,被学界认为是一个国家能否满足人类生活基本需要、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然而,两者孰先孰后呢?
对 “顺序” 问题,学界一直未有共识。这是因为,在现实中,强大的国家能力和民主制度往往不会一并出现;与此同时,一方的表现又会影响另一方、进一步增加了分析的难度。
来自歌德堡大学和都柏林三一学院的两位研究者尝试超越 “口舌之争”,寻找现实证据、为上述的问题提供答案。他们认为,培养强大的国家能力应该先于建立民主制度。
背后的道理颇为简单。在任何国家体制下,社会要发展都需要政府提供必需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有 “非排他性”(一个人使用公共物品时,其他人可以同时用)和 “非竞争性”(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又决定了政府必须面对所谓的 “搭便车”——“不付费,只享受” 的难题。
假若国家能力不足,政府就无法有效地监察并通过法规惩罚搭便车的人;如果人们发现 “搭便车” 可以不受惩罚,则无动力交税,这又反过来影响了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假若在此时引入民主制度、限制政府的权力运用,只会进一步降低政府的运作效率。
怎么验证上述推论呢?难题出在怎样衡量国家能力。两位研究者利用一国政府的土地清册对国土面积的覆盖度,聪明地解决了这个数据难题。
固然,土地清册只能反映一个国家对土地这样一项资产的监察能力。但考虑到土地从古至今都是一国最为重要的资产形式之一,如果连这样一项基本资产的状况都无法搞清,一国政府的能力想必也非常有限。
基于这样的思路,研究者从公元 1 年开始往后回溯,从一国存在土地清册的时间点开始,给 Polity 数据库里的 “民主国家”(一共 78 个)进行逐年打分(取值范围从 0 到 1,得分越高表示土地清册覆盖的国土面积越多),直至这个国家被数据库衡量为 “民主政体” 的那一年为止,最终生成一个 “土地清册指数”。
举个例子,瑞典在 1914 年成为 “民主政体”。但瑞典从 1540 年开始已有土地清册,并且在 1628 年覆盖全部的国土。根据评分准则,在 1540-1628 年期间的 98 年,瑞典每年得 0.5 分。而在 1628 年至 1914 年的 286 年间,得分为 1。瑞典的土地清册最终得分为 335。
研究者接着考察了土地清册指数高低和一国今天在提供公共物品上的表现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土地清册指数越高的民主国家,今天确实在教育质量、死亡率、公共卫生上有更好的表现。另外,历史上土地清册指数越高的国家,今天政府在公共管理和反腐等体现国家能力的指标上也更高。
这篇文章用现实证据讨论了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 “规范” 理论问题。毕竟,要从思辩的角度论证 “先国家,后民主” 除了看似 “政治不正确” 外,也更困难。从政策意义来看,这项研究也有助我们反思——在一个国家能力不足的国家里贸然进行民主化,可能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Darcy, Michelle, and Marina Nistotskaya. "State First, Then Democracy: Using Cadastral Records to Explain Governmental Performance in Public Goods Provision." Governance 30, no. 2 (2016): 193-209.
百度网盘: http://t.cn/RGCasri
GitHub:http://t.cn/RG9BdvX
Dropbox:http://t.cn/RG91Exk我们是政见CNPolitics(微信号:cnpolitics2011)。我们致力于拆掉知识的高墙,让普通人读懂学术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新知。分享我们的文章,传播更多靠谱观点。
我们的内容均为原创,个人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网站链接 http://cnpolitics.org;媒体机构(含各类网站及微博、微信公号)转载请联系授权:[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