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村与城镇建设
住建部《小城镇建设》杂志社官方新媒体平台,村镇第一科普平台!我国村镇建设领域权威政策宣传与学术交流平台!《小城镇建设》杂志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会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疾控  ·  每天运动 VS ... ·  2 天前  
丁香医生  ·  痒痒痒!春季突然起疹子,是怎么回事?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村与城镇建设

【村镇问答03】新乡贤

乡村与城镇建设  · 公众号  ·  · 2018-03-14 22:01

正文

------据说搞村镇的都关注了我们------


导读

上一期的 【村镇科普】既然成不了仙儿,那就去做乡贤吧 ,我们对新乡贤进行了科普。新对应着旧,乡绅乡贤科普详见 【村镇科普】皇权止于县政,那县以下呢?


今天,小编归纳整理了部分关于 新乡贤 的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Q
何谓乡贤?

乡贤,按词典释义,为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明清始各州县均建有乡贤祠,以供奉历代乡贤人物。旧时所指的乡贤,一是带有统治者认定的痕迹,二是在才学品德方面的确为当地百姓敬服。

回顾历史,比如架桥修路、挖渠筑坝、抢险救灾、尊师重教、纯化风俗、定纷止争、稳定秩序等,历代乡贤代替或配合官府处理了大量社会“公共管理”事务,已经成为植根于乡村社会土壤,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优秀文化基因的道德标杆和行为榜样。


Q
新乡贤指的是什么?

是指新时代背景下,有资财、有知识、有道德、有情怀,能影响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并愿意为之做出贡献的贤能人士。各地“新乡贤组织”形式多样,包括乡贤理事会、乡贤参事会、乡贤工作室、乡贤驻堂制度、乡间党外民间工作室等等。新乡贤的出现,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Q
古时的乡贤文化有什么表现?

古时乡贤文化表现为:一是对乐善好施、扶危济困、教化乡民、抑恶扬善的乡风民俗;二是以光耀门楣、荣归故里、衣锦还乡为主要出发点;三是乡贤以其高尚品行引起乡民的认同感,“劝导乡里,助成风化”,实现乡村的礼贤自治文化。


Q
现在的新乡贤文化指的又是什么?

新乡贤文化,是《“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的是由返乡的知识分子、退休官员、工商界人士为主构建的一种新型农村乡贤文化。注重“物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美丽乡村”,也要落实绿色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Q
新乡贤“新”在哪儿?

首先,相较于经济基础、社会根基、文化认同都在乡村的古代乡贤,新乡贤大多是离土离乡、已经完成城市化的人群;其次,新乡贤虽然或多或少依然保有着家族宗族观念、孝亲睦邻思想和落叶归根情结,但在实践中又受很多不同的文化动因的影响;最后,新乡贤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维系乡村社会秩序的“大家长”,新乡贤通过基层民主协商,对村两委发挥着有益补充的作用。


Q
新乡贤主要由哪些人组成?

目前活跃在农村的新乡贤主要由几类人群构成:

一是有威望的退休公职人员

二是有影响力的成功经商人士

三是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

四是积累了丰富经验的返乡务工人员


Q
新乡贤从哪里来?

现代社会存在两种新乡贤,一种是“在场”的新乡贤,另一种是“不在场”的新乡贤。有的乡贤扎根本土,把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还有一种乡贤出去奋斗,有了成就再回馈乡里,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影响家乡。


Q
在乡村,新乡贤扮演哪种角色?

在基层多元治理的结构中,新乡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扮演着“智库”的角色,不仅是政府顾问,还是正确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先进思想的宣传者,也致力于将思想转变为调节冲突、化解危机的行动。


Q
新乡贤有哪些政策支撑?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突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新乡贤文化。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也明确指出:“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提出,“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 “十三五”规划纲要 》中,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节里,有这样的表述:“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


Q
离退休干部变身“新乡贤”,有什么样的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