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界  ·  冲上热搜!湖南严禁用AI生成处方 ·  昨天  
医学影像沙龙  ·  影像科医生这种职业病,正确缓解办法找到了! ·  3 天前  
Clinic門诊新视野  ·  探索|肥胖对ACS后6周血浆LDL-C水平的影响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比伐芦定在冠脉介入领域的应用再分析——BRIGHT研究女性亚组及桡动脉亚组结果解读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5-02 23:10

正文

由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牵头的BRIGHT研究结果显示,与普通肝素或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相比,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可降低出血风险,不增加支架内血栓风险。与国际上发表的同类研究相比,BRIGHT研究充分反映出我国AMI治疗和急诊PCI临床实践的特点。在第二十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 2017)会议上,韩雅玲院士再次带来了BRIGHT研究的女性亚组及桡动脉亚组的分析结果。


一、研究意义

BRIGHT研究亚组结果是基于BRIGHT研究进行的。其中女性亚组分析是BRIGHT研究的事后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比伐芦定可以降低女性患者PCI围手术期的出血风险;桡动脉亚组研究是BRIGHT研究的预设亚组,结果显示,应用比伐芦定可以显著降低PCI术后30天的NACE。


二、BRIGHT研究亚组分析

1. 女性亚组


在女性亚组分析中,比伐芦定与肝素及肝素联合GPI相比,直接PCI后持续高剂量注射比伐芦定可显著减少女性AMI患者直接PCI后30天NACE风险,其主要获益来自出血事件减少(BARC2-5型出血减少3.5倍)。MACCE亦有减少趋势,支架内血栓趋势无增高。因此该亚组结果提示比伐芦定作为女性AMI急诊PCI的优选抗凝药物,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比伐芦定( OR =0.245,95% Cl ,0.113~0.532, P <0.001)是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行PCI治疗后随访30天NACE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


(1)研究设计

本研究对象来自比伐芦定与肝素或肝素+糖蛋白Ⅱ b/ Ⅲ a受体拮抗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BRIGHT)。本研究为BRIGHT研究女性亚组数据的事后分析,共入选392例女性患者,按随机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n=127)和对照组(肝素±替罗非班,n=265)。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30天内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包括全因死亡、再次AMI、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脑卒中及全部出血。次要终点为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再梗死、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及卒中。安全性评价指标为30天期间支架内血栓及血小板减少症。出血按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定义进行分类。支架内血栓按学术研究联合会(ARC)定义进行分类。血小板减少定义为血小板计数较基线降低超过50%或150× 10 9 /L。

(2)研究结果分析

图1. 女性亚组30天的NACE

图2. 女性亚组30天MACCE

分析结果发现,比伐芦定组30天NACE(6.3% vs. 21.5%, P <0.001)、所有原因的出血2.4% vs. 12.8%, P =0.001)及BARC2-5型出血(1.6% vs. 7.2%, P =0.021)均低于对照组。而MACCE(3.4% vs. 9.4%, P =0.55)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0% vs. 1.1%, P =0.229),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比伐芦定( OR =0.245,95% CI :0.113~0.532, P <0.001)是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行PCI治疗后随访30天NACE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


2. 桡动脉亚组


比伐芦定对于肝素及肝素联合GPI组,PCI术后持续高剂量滴注比伐芦定,30天NACE明显降低,其获益主要来源于出血减少,提示在经桡动PCI时代,比伐芦定继续夯实了PCI围术期减少出血的优势。


(1)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多中心、随机、活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BRIGHT)的预设亚组分析。本研究人群选自BRIGHT研究中桡动脉路径行直接PCI的患者1723例,按术中抗栓治疗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n=576例)、肝素组(n=576例)及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n=571例)。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术后30天内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包括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或脑卒中)及BARC定义的全部出血事件。安全性指标为术后30天内支架内血栓及血小板减少症。

(2)研究结果分析

图3. 桡动脉亚组30天临床结果

图4. 桡动脉亚组支架内血栓结果

桡动脉路径亚组分析显示,比伐芦定、肝素及肝素联合替罗非班三组临床基线匹配。比伐芦定组活化凝血时间测值高于其他两组( P =0.039)。术后30天随访结果:三组间NACE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比伐芦定组5.7% vs. 肝素组7.8% vs. 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10.3%, P =0.016);两两比较:比伐芦定组较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明显降低( P =0.004),与单用肝素相比有降低趋势( P =0.159)。三组术后30天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伐芦定组4.9% vs.肝素组5.7% vs.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4.6%, P =0.641)。三组全部出血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伐芦定组0.9% vs. 肝素组2.3% vs. 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5.8%, P <0.001),比伐芦定组和肝素组的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 P 值均<0.05),比伐芦定组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肝素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7)。三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伐芦定组0.5% vs. 肝素组0.5% vs. 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0.7%, P =0.899)。


三、结 论

BRIGHT研究女性亚组结果证实,女性AMI患者危险因素明显高于男性,接受急诊PCI后30天,女性NACE显著高于男性(因BARC2-5级出血及MACCE明显增高);全因死亡及心性死亡率增高导致女性MACCE明显高于男性;在比伐芦定治疗组,女性和男性患者的30天NACE和MACCE风险均无明显差别;与肝素相比(包括单独肝素或联合替罗非班),比伐芦定(PCI后延迟高剂量注射,中位数180 min)可显著减少女性MI患者直接PCI术后30天NACE风险,其主要获益来自出血事件减少(BARC2-5型出血减少3.5倍)。MACCE亦有减少趋势,支架血栓无增高。研究提示比伐芦定作为女性AMI急诊PCI的优选抗凝药物可以做到“雪中送炭”。


BRIGHT研究桡动脉亚组结果表明,经桡动脉路径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围术期出血风险(包括穿刺部位和非穿刺部位)显著低于经股动脉路径者;在桡动脉路径行直接PCI治疗的AMI患者中,与肝素相比(包括单独肝素或联合替罗非班),围术期使用比伐芦定(PCI术后高剂量延长注射,中位数时间180分钟)30天NACE明显降低,其获益主要来源于出血减少(包括穿刺和非穿刺部位与肝素相比RRR 60.9%, P =0.057),支架血栓无增高。研究提示在“经桡动脉时代”,比伐芦定仍具有减少急诊PCI患者围术期出血的优势,比伐芦定在桡动脉PCI中应用对于减少出血的发生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应提倡联合使用。


在过去的20多年,PCI围术期抗凝已由单独应用肝素到肝素+GPI,发展至如今比伐芦定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冠心病PCI手术的指征。每一种新兴药物从出现到广泛临床应用都必然伴随诸多争议,但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相信比伐芦定在冠脉介入治疗领域的运用前景会更加广阔。



专 家 观 点

VIEWPOINT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张瑞岩教授就比伐芦定在PCI手术中的应用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张瑞岩教授表示,在急诊PCI时掌握出血与缺血的平衡点非常重要。新型抗凝药物比伐芦定的应用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PCI手术中,出血问题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长期预后。韩雅玲院士牵头的BRIGHT研究为PCI手术解决出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也为比伐芦定在PCI围手术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BRIGHT研究女性亚组及桡动脉亚组分析结果亦再次为比伐芦定在我国PCI患者中的安全应用提供了有利证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建议,对于ACS患者行PCI治疗时,术中应用比伐芦定(一次性静脉注射0.75 mg/kg•h维持至术后3~4 h)是ⅠA推荐。BRIGHT女性亚组及桡动脉亚组研究结果也再次说明,在PCI围手术期应用新型抗凝药物比伐芦定比传统的抗凝药物效果更好。



医 师 简 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