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地心引力工场
覆盖百万新媒体从业者的职场学习社群,每晚9:11,了解行业新动态,get运营新技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知乎瞎扯|人可以后知后觉到什么程度? ·  5 小时前  
知乎日报  ·  知乎图书新品上新——给 6-12 ... ·  昨天  
知乎日报  ·  有哪些东西是被过度设计的? ·  2 天前  
知乎日报  ·  想紧跟 AI 时代浪潮,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  2 天前  
Quora文选英语  ·  Quora_你最近最快乐的时刻是什么时候?【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地心引力工场

百万 PV 的刷屏小程序“ 给赞 ”背后,隐隐暴露了微信未来的巨大机会

地心引力工场  · 公众号  ·  · 2017-08-10 21:43

正文


昨天下午开始,场妹的朋友圈被一个叫做 “ 给赞 ” 的小程序海报持续刷屏。


只需在微信里搜索“ 给赞 ”的小程序,生成自己专属的打赏码海报并保存,就可以实现多个场景下的打赏。


能在朋友圈如此广泛的传播还真是意外,这难道不会涉嫌诱导分享而被封掉吗?


今年 4 月份,苹果微信发生 打赏之争 。苹果要求所有 ios 用户打赏给公众号作者的收入,都要提取 30% 的抽成,不同意这一要求的微信,直接取消了 iOS 用户的赞赏功能,极大地挫伤了公众号作者的创作热情。


这个“ 给赞 ”的小程序,本来只应出现在公众号文章的末尾,现在突然风靡朋友圈和微信群,实在令人好奇。


场妹第一时间联系了“ 给赞 ”背后的团队,聊了聊 刷屏始末 和对于 小程序未来 的看法。



1


意外的社交裂变


昨天晚上“ 给赞 ”的服务器后台负载达到峰值, PV 到达百万之后,技术没法继续统计数据。


“并没有策划特别的传播活动, 朋友圈的转发更多的都是用户自主驱动的 ,达到现在这样的效果我们也很意外。”


“ 给赞 ”产品的联合创始人, 条形马 告诉场妹。



微信本身的体系并不支持这样的小程序通过朋友圈去做社交传播,关于诱导分享等也有明确的规定,所以主要还是 产品本身的设计,自带病毒传播的属性和特质。


这款小程序火了之后,公众号“几米一回头”的作者 jimi 第一时间发文,认为此次刷爆主要得益于“ 给赞 ”产品的海报创新、文案走心和复合人性的体验。


海报的创新设计提供了爆红的功能基础,给它带来了无限的病毒传播空间。

文案的走心唤起了用户之间的情感和好奇,为它的病毒传播踢上了临门一脚。人性的使用体验,将进一步巩固这个小程序的口碑,为它的长线留存打下坚实基础。


更重要的是,公众号作者无需“ 给赞 ”团队的授权,即可生成自己的小程序码,贴在文章末尾就能接受打赏, 整体使用流程非常方便 ,就和正常的编辑图片一样。


每次打赏的收入,发起提现后,目前只需要 10分钟即可到账 ,让用户钱包更安全了。


在更早之前,一些行业 kol 就帮忙推广过“ 给赞 ”这款个性化的产品,并给到了很好的建议,包括知名互联网人 keso 、技术大神曹政、小密圈创始人吴鲁加等。


条形马提到,“产品打磨过程中,在一个叫 生财有术 的圈子里,引起了很多朋友的关注,也都给到了不错的建议。”



2


新媒体人的福音


之所以会选择做这款小程序,是因为新媒体人在赞赏上面确实有需求。


微信取消了对于 iOS 用户的赞赏功能之后,公众号作者的收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部分公众号苹果用户的打赏占到总收入的 2/3 之多,这极大地限制了微信公众平台的良性发展。



很多开发者想到了利用小程序来解决这一需求,但都陷入了公众号赞赏本身的设计中,过度聚焦在在公众号运营者上,而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和方法。


“ 给赞 ”团队抓住了微信自身的有利信号,通过 “ 小程序码+海报 ” 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绑定公众号的繁琐程序,直接触达了公众号运营者,无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创新。


在“ 给赞 ”看来,通过小程序的方式去做链接,去打通和新媒体运营人的深层关系,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这也是未来团队盈利的主要方向。


“现在互联网网民的总人数达到了饱和,微信生态里的总用户,接近 10 亿,而小程序是开放给所有用户的,现阶段,这里面有 非常大的用户红利


一个小程序文件本身不大,开发成本也是很低的,如果能够在 高频场景 占领用户,将有巨大的商业可能。我们发现了公众号文章底部赞赏功能的缺失,就是一个频次很高的场景,所以选择做了给赞。”



3


改变未来的小程序


自 2017 年 1 月 9 日上线以来, 小程序已经和微信最初的设想发生了变化。


从“ 服务号 ”改名为小程序后,它不再是大家期望的一款足以替代 APP 的产品,也不是挑战 App Store 做应用分发的平台。


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小程序经历了 20 多次的迭代,没有去做排行榜,去做小程序推荐,而是不断切入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的场景。


往往还并不局限在微信既有的用户本身。


通过和“ 给赞团队 ”的交流,场妹梳理了一下目前小程序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机会。


线上线下的打通


张小龙说,


什么是小程序: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 触手可及 ”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 用完即走 ”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


打通线上线下场景是小程序设计的初衷,在发布的前几个月,线下有 大量商家入驻 小程序平台,但没有发挥小程序应有的价值。


如何让商家便利地利用小程序来优化线上线下的体验,是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越是垂直细分的行业,越需要更加个性化的小程序解决方案。


小程序电商


8 月 1 日,微信向部分流量主发出内测邀请,可将小程序广告直接植入文章之中,用户通过点击外层图片或按钮将跳转至指定小程序落地页,完成购买流程。


这种打通 在线阅读-购买-支付 流程的模式,将成为电商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


吴声在《 场景课题 2017 ,新物种爆炸 》发布会上预测,小程序电商将会是十大新物种爆炸事件之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