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伊姐(周桂伊) 杉姐
来源| 伊姐看电影(ID:eemovie)
近日,朋友圈忽然被一组截图刷屏。
截图的内容大概是,一名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能读上一所好的私立幼儿园,陪睡了校长。
最开始,姜姓校长就各种暗示,甚至拿出如果不肯陪睡那“你儿子也不太适合我们学校”来威胁这位母亲。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rG3pMwMxFm3xvwib3ap3gtcViaRvYbGIOkuEtgpGTVtWPfs7RJpIKxrQ/64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UXywlrBmnPFxCXa1bHSXyjvuvNm8h4LmpJp8YVlwzFu0D8IUuPT6wA/640?wx_fmt=jpeg)
在好学校的诱惑之下,母亲选择了陪睡,但一次还不够,校长还想要第二次、第三次......
他给这位母亲发照片,说一些暧昧的话,明显是想把两人的关系发展成长期,到时候即使母亲不从,但她的孩子已经入了学,校长还可以拿其他名头来恐吓她。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rhLTaYWv8woT9zNTbfnmltvUrKHicoyXvR4mIEibgcExBiaHx31XQgY0Q/64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rYlKBRTiczjeWC7LG9PfvjgZJxFaibvw4286jLAYPbibc5OhIwFAUL8vQ/640?wx_fmt=jpeg)
不知这位母亲是心生恐惧还是没憋住,竟然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丈夫。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WYfya6EiaeuaHVNwToGIJ090ic1iclnB3Wkgw2g182ImgibRKCuuCe3tFA/64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8klCsfUdSKG6J2Ecicn9OzX8K3ibfop2zwJJmF2QVdicOiaoyyLfgfPiaZg/64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ZguMicf1rra4mBlA48MSJdNmB11bty5G9vjNic1L6dxfFNSG8mdRxic6w/640?wx_fmt=jpeg)
丈夫的意思呢?
不在这里上了,宁可回小县城读书也不在这里上了。
校长的素质这样,学校也好不到哪里去。
孩子不需要母亲用这样的方式为他赢得起跑线。
女方陪睡的做法是出轨、很丢人。
但母亲并不这样认为,在她看来:
为了孩子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
自己陪睡完全是因为丈夫没有能力,非常委屈,和出轨无关。
陪睡是他们现在能负担得起的最轻的东西,她在为整个家庭牺牲。
在上面的微信截图中,夫妻两人各执一词,一个愤怒,一个委屈。
母亲还拿出电影《阿甘正传》中母亲陪睡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真的不是出轨而是无私奉献。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4Yha9jU88MsgwMY5w24wx4WA6CbAt3YI2mpx45NUXlbjB8urKqo8VQ/640?wx_fmt=jpeg)
这张图的真伪现在无法考证,但是在图下面,各种评论却是真实的。如果说这样的截图只是“世间怪谈”,这些评论才真的让人触目惊心。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0JBTxRicEpHClK24RGjowdhsTZrJIg2qm024MSBiarkgv4AAV802l2nw/640?wx_fmt=png)
![](http://mmbiz.qpic.cn/mmbiz_pn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g8RDdeBqicz6ibqPBFvpkteASibZKoJoH3ibU2l8zneicqAweTYCgIXoeYw/640?wx_fmt=pn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U1lYNkcExBaxnm7ibQlJdPHZqiaiaRnFDmIPQics8icLBKPkFicVPqoqO3Qw/640?wx_fmt=jpeg)
买学区房要几百万,这个妈妈出去陪睡有几百万吗?
我觉得可以理解,丈夫过分了。
如果我有这个机会,我想试试。
不管这个截图真假,看到这些评论,才觉得今天的文章,还是要写。
首先就事论事,假如这组图是真的——
我要说的是,大家都在讨论这位母亲的三观,但有没有意识到,这种校长的存在,才是现实里关于教育的终极噩梦?
一个这样私德败坏、猥琐、三观崩塌恶臭的校长,还配谈教育吗?
这样的学校,霸凌、虐童、猥亵孩子,任何事发生我都不意外,妈妈自认为把孩子送进了最优质的学校,其实是把孩子推入火坑。
主动用陪睡换好处,本质就是娼妓;主动用权力换陪睡,本质就是强盗。
父亲的回话三观很正,没有任何问题。请不要用阿甘的事例类比,阿甘是残疾孩子,他母亲不是为了让他得到最虚荣的资源,而是接受正常孩子的教育,在没有爸爸可以帮助的前提下,不得已的行为,她知道这是屈辱。跟这位妈妈的主动周旋算计,是两个性质。
这样的事是小众低概率事件,但为什么评论区的回应让人惊悚?
因为精英教育的成本,本来就是很高的。这个时代,“为了孩子”的精英教育,已经成为中年人的诅咒。
南京最近被曝出一套天价学区房,13.2平米,老破旧居住条件却被哄抬到230万,而且这是一套公租房,只有居住权和租赁合同。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Da4PZ2icCGDjtpcN9FUtEiaN51K2EgNEXibOYrq5ILHWFDnyouqtD58qQ/640?wx_fmt=jpeg)
该区教育局相关科室也对媒体回应,这样的房子并不能保证入学,但依然挡不住家长的疯抢。
学区房到底意味着什么?对家长而言,不仅仅是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升学率的保障,恐怕潜意识里最大的意义是——
一整个孩子从小的交际圈,以及自己同时被提高的隐形的阶层感。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已经不觉得这样的爱无私了,这样的爱,已经变成了借由孩子完成私欲,很自私。
截图里有一句话被热议——“你一个月两万不觉得自己丢人?”
很多网友说,觉得自己连丢人的线都够不上了。
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年收入是4万元,夫妻两个人的话就是8万元。夫妻两个人不吃不喝也要攒个十二年半才有一百万,更何况在城市中吃穿住行、养娃,都需要很大的开支。
当欲望大大地超过能力,悲剧就会因此而诞生。
我是否在彻底指责这个母亲?不,某个意义,我也理解她的恐惧。
好的国际小学,需要外籍身份,且需要通过招生委员会的家长身份审核,以及一年30万+的学费。
好的民办小学,对孩子要求超高。某小学在面试环节在桌上摆着土豆、灯泡、电线等,让孩子们用土豆发电使灯泡发亮;大部分私立学校还对孩子的英语有要求,比如要可以自我介绍、复述、翻译短句、区分单词。
所有好的学校,现在不单对孩子有要求,对家长也有很多要求。
比如,好的国际学校,有极其频繁的亲子共建活动,家长必须有一方全职照顾孩子,随时待命;
比如,好的民办学校,家长学历低了不收;职业不符合学校要求也不收;就连体重也有要求,因为超重的家长说明其自我管理能力不合格。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YibBy84aichyndY9I7mdCjNjNmP9oVwCDU7yUDBhHgjVerX5nJnDQ4FA/64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nGblSt2VTcme5ZhfrCC2ryRN4WLv7rJjLtMurv595jzibibV2xK6kfIg/64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ibTrUrv9iauVF0DiaZmT8RvCF0ujqIsFJibAkdaCgicVysrC206o5gRzgsw/640?wx_fmt=jpeg)
(某校幼升小的家长考题)
你以为这是中国特色?请读一本书,来自纽约上东区家长的亲身经历《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在纽约,顶级教育资源的稀缺,只有更离奇——
学区房购买除了钱,还需要学区委员会对父母三代的教育、资产和出生地背景审核,投票通过。
某个意义,顶级的学区房,在中国,富一代就可以解决,在美国,需要富三代。
但问题是,为什么一定要顶级?为什么一定要第一?失去了“顶级”和“冠军”的人生,已经到了如此不值得一过的地步了吗?
为了挤进“顶级”和“第一”,我们现在让孩子做了什么?
孩子0岁学游泳、两岁学认字、背唐诗,6岁学奥数......
以前我们说“赢在起跑线”,现在我们说“赢在射精前”。
四岁神童在电视上走红,竟然能挖字背诗、背飞花令、识各个国家的国旗、听歌识曲各个领域,无一不晓。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pQYfBticMjavNpibsSWciaOgPU8KZ8MibRcnuZNumdGGzs8N43hibvDQTvw/640?wx_fmt=gif)
四岁神童精通圆周率、古诗词、道德经、千字文。转成一个魔方用9秒,架子鼓一分钟内可以敲1000多下,手速快到不可思议。
![](http://mmbiz.qpic.cn/mmbiz_gif/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UneOeGBSvA40psiagEW8AXSfh3ojPScUp6myBjCmDqznx6yY6UB5Z9w/640?wx_fmt=gif)
一位母亲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如果把我碾成粉末,能为我的孩子铺一条康庄之路,我将毫不犹豫地跳进粉碎机。”
可是,这真的有用吗?这种紧张焦虑和过度牺牲感,本身就会毁了孩子。
在教育上,靠买学区房、靠拼命刷补习班,靠砸钱就能培养出学霸吗?天真了。
和经济条件背后的,是父母的资源、格局、价值观和自身不断学习的习惯。
今年,某省高考720分状元的爸爸,得知儿子喜讯,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天地有大美,美的是自然;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oia3HUicGyehV7ekA7HUceLUEFcNicCjzWhn7ZibpqxErx7ZKXicAsuJvibg/640?wx_fmt=jpeg)
我对过度充满设计感的“精英教育”是充满质疑的,因为我是作家,作为分析人类样本的人,我深知命运的不可测,而我们写了很多次的韩剧《天空之城》也真实反映了——
过度设计、步步为营,时刻被“第一”绑架的教育,是对孩子自然成长规律的极度异化,极少部分孩子浴火涅槃,大部分无法承受的正常孩子,只留下心理疾病。
我更加不认可,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精英教育”,因为,为了这种东西,家长为孩子的付出程度,有时候几乎到了变态的程度。
崔永元推荐过一部纪录片《含泪活着》,讲述了中国上海的一家人,老丁为了赚钱供女儿出国留学,独自在日本打工8年。
他相继拿下5份技术执照,电焊工、气焊工、铲车工、吊车工、清扫工。每天打几份工,为了省钱,八年来从未回过家。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eeichEUicBaJYDPsAgYteHdNM0NVzIUdMXrod3TMjhmEFMVhcTeTiafAA/640?wx_fmt=jpeg)
女儿终于考上美国大学的那一年,来日本和父亲小聚了一日,父亲决定继续留下来打工,直到女儿毕业。
夫妻两人团聚,是在十三年之后,母亲去美国看女儿,路过日本,住了一日。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7Sxsyze2sQAH1OxSqxjXibIt5ckqxameQN1ibNuyjYSKzzag0Q1yPOAw/64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_jpg/4nHicvMStu7dJn3libKWicwqOicK7TxEEExe5miaziakCC1UiaZgB6z2TdBnGR3RocpibjEx643CGzPD6ZSfBKVGTgGibYQ/640?wx_fmt=jpeg)
为了女儿可以出国留学,实现阶级跃迁,父亲和母亲的代价是什么——是几乎放弃了自己全部的人生。
在电影《大象席地而坐》中,一对小夫妻带着女儿和父亲住在一套小小的房子里,小到什么程度呢?
父亲只能睡阳台。
为了能让女儿读更好的学校,他们决定卖掉这套房子,换一个更小的学区房,也就是说老父亲连阳台也不能睡了,只能去住养老院。
但养老院老人住不惯,最后只有去流浪。
可是就算这样的孩子上了顶级大学,甚至得到顶级职业,我一点也不羡慕。我觉得这样的孩子好惨,他们内心背负的压力,是家长完全不能理解的灼热枷锁。
以下那些话我们耳熟吗?
我为了你才不离婚的,不然我早换个活法了。
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希望都在你身上了。
你现在如此如此,对得起我为了你当年如何如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