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份《2019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中国年轻父母全职在家的比例逐渐上升,占比58.6%,其中,95后全职妈妈占比已达到82%,她们更多集中在低线城市。
2020年,一场疫情。许多平常身为职场妈妈们更是在家开启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带娃生活。随时随地陪孩子玩,又无不领略孩子的“拆家”本领,还要一日三餐做出五花八门的美食供一家享用,等等等等。
相信在这段时间里,全国妈妈们都是以下状态:
骂孩子、骂老公、骂孩子、骂老公、骂孩子、骂老公……
全职妈妈是一件非常忙碌的工作
。她们每天是厨师,护士,清洁工,司机,早教师等等。日复一日的睡眠不足,只能等周末孩子爸爸在家的时候把孩子托付给他,自己心怀愧疚地补上一觉。通常时间也不会太长,原因大家都懂得,爸爸看娃,孩子不是饿了就是困了,反正赶紧把他还给妈妈就对了……
还在职场“苦海”里拼搏的女性,常会羡慕“全职妈妈”不必看上级或客户脸色,不必加班熬夜,不必应酬出差。然而,个中滋味只有“全职妈妈”自己知道。离开职场是被推倒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其后由经济不独立带来一系列影响又是什么呢?在记者的采访中,没有一位“全职妈妈”对此保持乐观。
“全职妈妈”的困扰之一首先是在家中地位下降。
首先婆婆不满,在她那代人看来,谁不是一边上班一边把孩子拉扯大的?觉得全职妈妈太娇气,把养家的重担都压在了她儿子肩上。丈夫也不够体贴,在他眼里,全职妈妈"闲"在家里,家务活、照顾女儿全部该由我承担,两人没少为这事争吵。甚至儿女也不理解,一位全职妈妈有一回批评女儿不好好弹琴,她居然说你除了做家务,什么都不会,有什么资格说我?”
2012 年,美国民调机构盖洛普(Gallup)曾对6万名美国女性展开一项调研,结果发现留在家中照顾子女的全职妈妈,比职场妈妈有较多的负面情绪,比如抑郁、焦虑和愤怒。
研究人员还发现,
28%的全职妈妈有临床诊断抑郁症
,而职场妈妈只有17%。
据调查,超6成全职妈妈希望重新走入职场。但是在招聘市场上一直存在着对“全职妈妈”的歧视,全职妈妈重新走入职场苦难重重,而现在大多数全职妈妈学历并不低,对于基础的岗位又不太愿意去做,由此,宝妈群体兼职、微商盛行。
2017年胡润富豪榜全球白手起家的88位女性富豪中,有56位是中国人,位列第一。中国女性名副其实是全世界最勤奋的,而中国的宝妈更是全世界最能折腾的。
做微商的,开童装店的,卖保险的,开淘宝店的,网赚兼职的,做社交电商的,开托管班的等等,五花八门。
但是,
她们真的都赚钱了吗?
未必,有的甚至还赔了不少。
朋友A,一边上班一边做微商,想等着副业达到一定收入的时候就辞职,做个微商大佬,再也不用发愁孩子下班没人接,老人辅导不了作业了。
可现实很骨感,五年了,L的副业依然没有主业赚的多,微商大佬的风光日子是过不上了,孩子依然还得靠老人。
朋友B,前几年看别人在微博上晒娃晒店铺生活很滋润,头脑一热也开了个淘宝店卖童装。想想做个网店老板娘,顺便看看孩子,幸福生活好像就在不远处。
谁知前前后后投入了近十万块,基本上打水漂了。压了一堆货在家里碍眼不说,忙着打理店铺,孩子吃不好,家里也整天乱的一锅粥,老公心里的怨气都快要上天了。
邻居C,一开始也是折腾微商,被老公把产品扔到楼下百般阻难,现在又开始卖保险。
钱当然是没挣到,还弄得名声不好,别人一听到她来找,躲都躲不及。
要想娃和事业两手兼顾,就更像是跟时间在玩一个零和游戏,分给孩子多一点,事业必然没时间好好做,分给事业多一点,孩子大概率也管不好。左手带娃,右手创业是不少宝妈的梦想。
妈妈可以一边在家育儿,一边在家工作吗?
这是完全可以的。而且是有必要的。
很多人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以为妈妈回到家庭中养育儿女,就不能工作了。
你看没有大规模学校以前的母亲,不都是边在家带娃,边在家工作的吗?这才是最天然的育儿模式。
曾经太原工作坊上,一位妈妈全心在家养育两个孩子,两三年下来,妈妈分享,
自己差点抑郁了!
全职妈妈差点抑郁了?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这位太原妈妈在家太关注自己孩子的教育了,导致自己时常焦虑。
孩子表现的好一些,妈妈就开心。孩子表现得不好呢,妈妈就会十分焦躁不安。这样妈妈的心情时常忽上忽下,患得患失。
这就像种庄稼的农夫,时刻盯着种下的庄稼,怎么还没有长起来呢?然后恨不得拔苗助长!
这种过度关注孩子的教育,
就落入到以教育为中心、或者以儿童为中心的极大误区中
,对于妈妈、孩子都是特别不利的。
所以,妈妈回到家庭中养育儿女,千万不能以儿童或教育为中心。
同时妈妈也需要内外的平衡!
太原妈妈的问题,还在于
妈妈回到家庭,好像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了
,缺失内外的平衡。
妈妈需要保持一颗安静的心,和外面纷纷扰扰的世界有一定的屏障。
但是完全的隔绝却是不平衡的。
完全的隔绝,也会导致妈妈只能向家庭内部、自己内部寻求。
这样过度的内部寻求和关注,反而对于妈妈健康的身心是不利的。
因此,恰恰适当的在家工作,反而可以让妈妈有适当的内外平衡,不用过度关注孩子和教育,身心更健康!
所以,在家带娃同时,
妈妈
在家工作,是完全不冲突的!
这样,反而让孩子更早的独立和管理照顾自己、甚至成为妈妈得力帮手!
曾经有一美国妈妈分享她如何在家养育4个孩子
她是一个作家,她常常忙于她的写作,也常常因此感觉很愧疚,在孩子教育上没有更多的时间给孩子。
但是最后发现,孩子们都还成长的不错,自主的学习。
她带着孩子们参加许多的作家会议,也开拓了孩子们的眼界,帮助孩子理解妈妈的工作,对于孩子们成长很有益处。
带孩子进入真实的生活工作中,是养育儿女很重要也很有益处与必要的内容。
第二个问题,如何帮助妈妈享受育儿过程,享受家庭生活,也十分关键。
养孩子太费钱费力,尤其费妈,对于现代父母是一个十分普遍现象。
许多宝妈就是因为养孩子太费妈了,所以不愿意生孩子养孩子,不愿意回归家庭。
教育成了最好的避孕药。
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转变育儿理念,帮助孩子自主学习。
并要有一群人这样同行。
要想不费钱不费妈,一定要有自学娃?
其实这很好理解。
养育儿女,孩子吃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
否则要父母一直喂饭,要父母一直背着走,父母能不累趴下吗?
同样在心智发展上,孩子的学习,岂不更要自主学习吗?
只要能帮助孩子自主学习,孩子的教育就可以简单轻松,低成本,不费妈!妈妈就可以享受育儿过程。
自学英语、法语、德语、西语的女孩,用四门外语祝大家六一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
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
儿童自学是完全可行的。
我们许许多多的家庭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帮助儿童自学的路径方法。
目前
市面上的教育都是灌输式授课教育模式,无法帮助孩子自主学习
,这是很大的问题。
而要帮助孩子自主学习,
一定要持续有效的帮助家长转变育儿理念、习惯和方式方法
,这就要有这样
一群家长、一个自学社团互相支持
走这条道路。
否则家长很容易被市面上、朋友圈无法帮助孩子自主学习的授课模式课程带偏、裹挟而去。
其实孩子的教育,更多需要的是陪伴,引导,自学,而不是授课灌输。
所以唯有自学,孩子才可以更健康自信的成长,妈妈才可以轻松育儿,在家庭中有时间精力工作。
在家带娃的妈妈用心养育自己的儿女,然后慢慢学习积累正确健康的育儿经验。
尤其是能帮助孩子自主学习的育儿经验。
而这些经验正是这个时代稀缺的东西。
想想多少刚刚从学校课堂、
刚刚
从工作岗位上回到家中、不知所措的妈妈们,她们多么需要这些宝贵的育儿经验、需要手把手的指导和许多方法细节的经验分享。
她们原来在课堂上,在工作岗位上,那是与家庭完全不同的工作和经验。
现代教育体系训练出来的女性特别缺乏这样的经验。
这就造成了家庭养育经验的稀缺性。
重要、不可或缺、宝贵性,又加上稀缺性,这就更使这些妈妈们正确健康的育儿经验弥足珍贵,有巨大的市场需要!
许多父母总觉得养娃是一件费钱费力费妈的事情。
这个观念一定要扭转过来。
只要能帮助孩子自主学习,就可以不费钱也不费妈。
并且这不费钱不费妈的经验,在今天这个时代特别的宝贵和稀缺,可以祝福更多的家庭。
如此,养娃,也可以成为创造性的在家工作的家庭教育事业,祝福别人,祝福自己,收入不是问题!
所以,妈妈认真努力做好家庭教育,也将为自己开启一份家庭教育事业。
小朗现招募更多愿意在家工作和创业的宝妈宝爸。
许多妈妈常常在两个极端中。
要不就是忙于外面的工作,无法照顾孩子。
要不就是完全封闭在家庭中,围着孩子转,过度焦虑于孩子的教育。
妈妈需要平衡之道。
推动摇篮的手推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