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当时我就震惊了,“假装生活”那不就是演员吗,没人给你出场费,没人给你化妆和服装,没人给你交社保,没人报销伙食费住宿费,这不就是自干演么?
自干演是什么鬼?嗯,这是我要造的一个新词,含义为“自带干粮的演员”。那么喜欢自干演,我觉得北京不适合你,北京生活成本多高啊,房价和首堵就不说了,光一个冬季的雾霾,就能让你一秒钟变林黛玉,咳到找不着北,怀疑人生。承担着全国最高的房租,冒着生命危险来北京假装生活,不是闲得蛋疼就是脑子有坑。
“假装生活”相关文章的作者张五毛说“北京没有人情味”,他是这么论证的:
“在北京,交换过名片就算认识;一年能打几个电话就算至交;如果还有人愿意从城东跑到城西,和你吃一顿不谈事的饭,就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了;至于那些天天见面,天天聚在一起吃午饭的,只能是同事。”
这逻辑是苍井空老师教的吧,大城市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和人情味有啥关系?
大城市是陌生人社会,和乡村田园那种熟人社会不一样,人情味不体现在互相怎么消磨打发时间,而体现在处世判事是不是符合规则。
规则才是现代社会最大的人情味。
北京这座城市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房价上天,黑中介遍地,地铁挤得像罐头,然而不要忘了,人是理性的,北漂们为什么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它一定也有很好的一面,北京是普通人实现中国梦的首选地之一。
北京既不是北京人的北京,也不是什么“外地人的北京”。北京是地球人的北京,是中国人的北京。在排外情绪上,上海不知道比北京精致多少。对一个城市来讲,还有比人口净流入更体现活力的吗?美国好就好在它是吸收外来移民最多的国家,世界各族人民基于美国法律和互相尊重,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而北京的人口净流入到了有关部门都认为需要控制的程度(我只是陈述事实,并不代表支持这种控制),这说明什么?
除此之外,我来到北京这些年,并没有感觉到北京土著对于外地人有什么歧视,更没有受到老北京什么欺负,我在北京受的气基本不是来自地道北京人——除了少数几个出租车司机使我不爽,但滴滴出现后我再没坐过出租车。租房子的时候遇见的黑中介、二房东不是北京人,后来向对方证实了是东北人。
纠结于有些南城土著手里的五套房,是横在屌丝逆袭面前的一座大山。拆迁户手里的房子,北京土著不算多,在其他城市,手里有八套十套房甚至几十套的拆迁户多的是,城市化过程中,有的拆迁按人头补偿房子,有的直接补偿现金——这一轮二三线房价大涨最大的金主就是拆迁户,分分钟全款买房。人家祖上的旧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对于旁人来说,这有什么可不爽的?不要瞧不起祖产,说人家只是轻松继承而已,祖产是父辈祖辈奋斗的结晶,对于白手起家的人们来说,与其轻视别人的祖产收益,不如脚踏实地,学习理财,为自己子孙积累一点祖产。
整天对别人的好运泛酸,还妄自菲薄,怎么会有更好的生活呢?对个人来说,糟糕的生活也是生活,也会留下真实的回忆,除了自干演,普通人的生活是假装不了的,房贷房租飞机高铁吃饭咖啡电影找对象,那可都是丰富而具体的,拉一拉支付宝月度账单,再看看工资条,你真的在“假装生活”么?
“假装生活”只是北漂的一次撒娇。
他们在北京的奋斗过程中,得到了最想得到的东西,然后还想获得更多,这就像谁都想找“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一样自然。有更高的追求是好的,可如果因为得不到更好的,转而贬损眼前的,是不会感到幸福的。向父母亲和对象撒娇,可能会得到关怀,向城市和社会撒娇,不会占到什么便宜,只会坐失良机。假装生活论,只不过是“逃离北上广”撒娇被具体化的北京版本。
抱怨北京的房价更是没有意义。“十几年奋斗买一套鸟笼子大小的首套房;再花十几年奋斗换一套大一点的二套房,如果发展得快,恭喜你,可以考虑学区房了。” 北京房价是执全国之牛耳,但全国人民都知道北京的房子是最保值泡沫最少的,如果钱够,现在买到就是赚到,别抱怨了趁着今年停涨赶紧买,等这一轮调控结束,房价再报复性上涨一轮,普通人可能这辈子都买不起了。那才是真正的不幸。到那时才真的是失去梦想,唯余抱怨,碎碎念北京只是“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不要小看鸟笼大小的首套房。你到香港看看,能买一套鸟笼大小的房子是不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北京的小首套算40平米吧,均价10万一平,总价也有400万,首付也要120万。十几年奋斗能买一套这样的房子已经算是很好的成绩了。且不说个人还会有其他的奋斗成果,光说这套房,再过十年市场价值就会达到一两千万。你说这是生活还是奋斗,还是兼而有之?
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天快亮了,一只蝉在我灯前飞舞,一次次撞向灯罩,弹回地面后它又重振旗鼓继续冲撞。这也是一种“奋斗”,没有经济效益,活像自干演在假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