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93%、-7.82%,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33%、-23.62%;本周医疗服务(+6.78%)、医疗器械(+3.31%)、化学制药(+2.07%)、生物制品(+2.02%)、医药商业(+1.97%)、原料药(+1.92%)、中药(+1.76%)等股价均涨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灵康药业(+36%)、新赣江(+29%)、益方生物(+27%),跌幅居前*ST吉药(-20%)、浩欧博(-19%)、富祥药业(-14%)。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大小市值均出现普涨,但小市值个股涨幅更加明显。
近日创新药股价表现较为活跃,如益方生物、热景生物、盟科药业等小市值创新药股价涨幅较大,主要原因很可能与今年创新国谈效果较好有关。国产创新药标的如何选股?一方面是依靠国内商业化实现扭亏;另外一方面依靠出海能力打开高成长天花板。国家医保从缩短进医保数据、药店双通道实现快速放量、医保对医疗机构及时结算等全面支持创新药。近日创新药领域的T细胞衔接器(T cell engager,TCE)关注度比较高,2009年FDA批准第一款TCE药物catumaxomab(EPCAM/CD3),但2017由于销售不佳撤市,22年开始爆发:22年Immunocore的Gp100/CD3、罗氏和强生的两款CD3/CD20、强生的CD3/BCMA获批,随后23年4款TCE药物获批,靶点覆盖CD3/CD20、CD3/GPRC5D、CD3/BCMA。血液瘤领域的重磅炸弹确定性叠加实体瘤和自免领域潜力逐步释放,未来更多企业将瞄准这一蓝海赛道。TCE有潜力成为免疫疗法领域的下一条投资主线,建议关注信达生物(CD3/CLDN18.2 Ph2;CD3/GPRC5D/BCMA Ph1/2;CD3/DLL3 Ph1)、泽璟制药(CD3/DLL3/DLL3 Ph1/2)、智翔金泰(CD3/BCMA Ph2)等。
罗氏宣布FDA FDA已接受格罗菲妥单抗(glofitamab)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Merus宣布美国FDA加速批准Bizengri用于补充NRG1+癌症患者的重要需求;NMPA官网显示复宏汉霖的斯鲁利单抗获批新适应症;国家药监局网站显示,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胶囊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盛世泰科的1类新药磷酸森格列汀片(曾用名:盛格列汀)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
具体思路:1)创新药领域: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三生国建、奥赛康、百济神州、海思科、和黄医药、亚盛医药、迪哲医药、迈威生物、泽景制药-U等;2)中药领域: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华润三九、济川药业、马应龙等;3)CXO及科研服务领域: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等;4)高端制剂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苑东生物等;5)医疗服务领域: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固生堂等;6)消费医疗领域: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等;7)临床及仿制药CRO:诺思格、泰格医药等;8)GLP1产业链领域:圣诺生物、诺泰生物、博瑞医药等;9)CGM领域: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10)原料药领域:奥瑞特、千红制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等;11IVD领域:亚辉龙、新产业、安图生物等;11)医疗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12)仿创药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仙琚制药、苑东生物、信立泰等;13)科研服务领域:药康生物、奥浦迈、百普赛斯等。14)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1. 医保多维度支持国产创新药,建议关注迪哲药业、恒瑞医药等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93%、-7.82%,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33%、-23.62%;本周医疗服务(+6.78%)、医疗器械(+3.31%)、化学制药(+2.07%)、生物制品(+2.02%)、医药商业(+1.97%)、原料药(+1.92%)、中药(+1.76%)等股价均涨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灵康药业(+36%)、新赣江(+29%)、益方生物(+27%),跌幅居前*ST吉药(-20%)、浩欧博(-19%)、富祥药业(-14%)。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大小市值均出现普涨,但小市值个股涨幅更加明显。
近日创新药股价表现较为活跃,如益方生物、热景生物、盟科药业等小市值创新药股价涨幅较大,主要原因很可能与今年创新国谈效果较好有关。国产创新药标的如何选股?一方面是依靠国内商业化实现扭亏;另外一方面依靠出海能力打开高成长天花板。国家医保从缩短进医保数据、药店双通道实现快速放量、医保对医疗机构及时结算等全面支持创新药。近日创新药领域的T细胞衔接器(T cell engager,TCE)关注度比较高,2009年FDA批准第一款TCE药物catumaxomab(EPCAM/CD3),但2017由于销售不佳撤市,22年开始爆发:22年Immunocore的Gp100/CD3、罗氏和强生的两款CD3/CD20、强生的CD3/BCMA获批,随后23年4款TCE药物获批,靶点覆盖CD3/CD20、CD3/GPRC5D、CD3/BCMA。血液瘤领域的重磅炸弹确定性叠加实体瘤和自免领域潜力逐步释放,未来更多企业将瞄准这一蓝海赛道。TCE有潜力成为免疫疗法领域的下一条投资主线,建议关注信达生物(CD3/CLDN18.2 Ph2;CD3/GPRC5D/BCMA Ph1/2;CD3/DLL3 Ph1)、泽璟制药(CD3/DLL3/DLL3 Ph1/2)、智翔金泰(CD3/BCMA Ph2)等。
【投资策略】具体配置思路:
创新药领域: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三生国建、奥赛康、百济神州、海思科、和黄医药、亚盛医药、迪哲医药、迈威生物、泽景制药-U等;
中药领域: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华润三九、济川药业、马应龙等;
CXO及科研服务领域:药明康德、药明合联、康龙化成、凯莱英等;
高端制剂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苑东生物等;
医疗服务领域:爱尔眼科、普瑞眼科、固生堂等;
消费医疗领域:欧普康视、爱博医疗等;
临床及仿制药CRO:诺思格、泰格医药等;
GLP1产业链领域:圣诺生物、诺泰生物、博瑞医药等;
CGM领域: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
原料药领域:奥瑞特、千红制药、华海药业、普洛药业等;
IVD领域:亚辉龙、新产业、安图生物等;
医疗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大博医疗、三友医疗等;
仿创药领域: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仙琚制药、苑东生物、信立泰等;
科研服务领域:药康生物、奥浦迈、百普赛斯等。
血制品领域:上海莱士、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
2. TCE药物迎来潜力爆发,市场蓝海初现
今年来T细胞衔接器(TCE)接棒ADC,成为医药行业产品管线对外授权的又一风口。同润生物和默沙东的合作首付款为7亿美金,仅次于BMS与百利天恒关于BL-B01D1的合作;而GSK与恩沐生物的3亿美元首付款在过去国内众多BD交易中也算是第一梯队的水准。TCE药物在血液瘤领域确定性高,有望出现50亿美元级别药物,而随着在实体瘤和自免领域临床数据的进一步读出,更多企业将瞄准这一蓝海赛道。TCE有潜力成为免疫疗法领域的下一条投资主线,建议关注信达生物、泽璟制药、智翔金泰等。
今年来T细胞衔接器(TCE)接棒ADC,成为医药行业产品管线对外授权的又一风口。同润生物和默沙东的合作首付款为7亿美金,仅次于BMS与百利天恒关于BL-B01D1的合作;而GSK与恩沐生物的3亿美元首付款在过去国内众多BD交易中也算是第一梯队的水准。TCE药物在血液瘤领域确定性高,有望出现50亿美元级别药物,而随着在实体瘤和自免领域临床数据的进一步读出,更多企业将瞄准这一蓝海赛道。TCE有潜力成为免疫疗法领域的下一条投资主线,建议关注信达生物、泽璟制药、智翔金泰等。
2.1. 免疫疗法市场空间广阔,TCE临床价值凸显
T细胞衔接器(T cell engager,TCE)具有独特结构,能将T细胞与目标细胞拉近,从而激活T细胞并引导其对目标细胞进行靶向杀伤。从结构上来看,其抗体Fab端一端为免疫细胞激活位点(以CD3为代表),另一端为肿瘤靶向臂(TAA),负责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第三个结构域提供额外的功能,如延长半衰期。从作用机制上看,通过CD3靶向抗体结合T细胞表面的CD3亚基,一方面将T细胞拉近到肿瘤细胞周围,另一方面将T细胞激活从而实现肿瘤杀伤作用。
与目前许多常见疗法相比,TCE都有一定优势:与常规的IgG相比,TCE被认为比Fc介导的细胞杀伤作用(ADCC)更有效;与ADC相比,TCE的细胞毒性依赖于宿主的免疫系统,而不是化学有效载荷的细胞毒性,且主要攻击休眠状态和积极分裂的癌细胞,安全性更好;与CAR-T相比,则更具便利性、可及性和成本优势
截至2024年11月,全球已有11款TCE药物获批上市(其中首款商业化药物卡妥索单抗已退市),针对适应症主要为血液瘤,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滤泡性淋巴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等。不过,也有少部分针对实体瘤,包括Immunocore的CD3/gp100双抗Tebentafusp、安进的CD3/DLL3双抗Tarlatamab,分别获批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
2.2. 血液瘤:TCE药物大放异彩,多靶点研发成效卓著
TCE药物在血液瘤治疗中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提高治疗的安全性。这是因为血液瘤的靶点主要在B细胞或骨髓细胞上表达,这些细胞被杀伤后可以通过造血干细胞进行再补充,因此不会很大程度地影响机体的功能。此外血液瘤的肿瘤细胞位于血液中,并且被T细胞所环绕,因此CD3双特异抗体能够源源不断地招募T细胞对肿瘤进行杀伤。基于TCE药物独特的作用机制、较低的非肿瘤靶向毒性、肿瘤微环境中的优势、结构设计的优化,使得其在血液瘤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效果。
截至2024年11月,在研针对血液瘤适应症的国产TCE双抗共有1款处于临床2期,12款处于临床1/2期,15款处于临床1期。
GR1803是由智翔金泰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重组人源化抗BCMA×CD3双特异性抗体。在24年EHA年会上智翔金泰公布了GR1803单药治疗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I期临床研究数据:40名患者至少接受了一次疗效评估的患者中ORR=85%(34/40),180ug/kg高剂量组ORR=96%(22/23),CR=13%,高剂量组中还有13名基线合并髓外浆细胞瘤患者ORR达到了100%(13/13)。大多数患者在首次疗效评估时达到PR及以上的缓解,中位起效时间为3周。患者的缓解是持续的,且随着治疗持续缓解会进一步提高。
2.3. 实体瘤:技术平台持续革新,TCE疗法持续突破
相比于血液瘤,TCE双抗在实体瘤的开发上面临三大难点,研发进展相对较慢,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
1) 早期实体瘤开发集中在HER2,EGFR、EpCAM、TROP2、MUC1和CEACAM5等在正常组织也有比较高表达的靶点,但TCE双抗活性高,靶点在正常组织表达常导致“on-target, off-tumor”的毒性,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窗口。为了达到疗效显著性差异,不得不提高剂量而牺牲安全性,最终导致临床试验失败。
2) 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
3) T细胞浸润水平有限。
近年来,随着TCE技术的迭代和临床方案设计的成熟,TCE双抗在实体瘤适应症有望迎来新突破:catumaxomab(EPCAM/CD3)于2009年获批治疗恶性胸腹水,但2017由于销售不佳撤市;Tebentafusp(gp100/CD3)于2022年获批治疗葡萄膜黑色素瘤;安进的Tarlatama于2024年获批,成为第3款在实体瘤取得突破的TCE药物,同时也是全球首款小细胞肺癌双靶点靶向药。
截至2024年11月,在研的针对实体瘤适应症的国产TCE双抗共有1款处于临床3期,3款处于临床2期,5款处于临床1/2期,主要集中在CLDN18.2和DLL3两个实TAA靶点。
IBI389是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一种抗CLDN18.2的T细胞衔接双特异性抗体,2024年ASCO年会上信达生物公布了IBI389治疗晚期胰腺癌和晚期胃或胃食管肿瘤患者的两项I期临床研究结果:接受≥10μg/kg IBI389单药治疗的CLDN18.2 IHC 2/3+≥10% G/GEJC 患者中进行了26例患者的评估,ORR和DCR分别为30.8%和73.1%。安全性方面,入组的120例患者总体耐受性良好,各剂量组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60%的受试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仅1例3级,未发生4/5级CRS,≥3级TRAE=58.3%,最常见的≥3级TRAE为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21.7%)、淋巴细胞计数降低(13.3%)和食欲减退(5.0%)。
ZG006是泽璟制药研发的全球首款CD3×DLL3×DLL3三抗,24年9月发布1b/2期优效临床数据。在接受ZG006 10 mg及更高剂量的9例SCLC受试者中(10 mg组4例、30 mg组2例、60 mg组3例),有6例PR,ORR为66.7%;并有2例为肿瘤缩小的SD,DCR达88.9%。安全性良好,24例受试者中,绝大多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的严重程度为1级或2级。最常见的TRAEs为发热、贫血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3级CRS 1例),未观察到DLT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
2.4. 自免:厚积薄发,TCE疗法展现长远潜力
B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扮演关键角色,深度清除B细胞或为神经免疫(MS、gMG)、风湿免疫(SLE、干燥综合征等)和肾病(狼疮肾炎)等多种自免疾病带来获益。随着CD19 CAR-T在红斑狼疮的积极数据的公布,TCE药物(罗氏CD20/CD3双抗、安进BCMA/CD3双抗)也开始在自免领域的探索
2024年4月,贝林妥欧单抗(CD19/CD3)成功治疗了6名难治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数据在《Nature Medicine》上发布,证实了TCE药物是一种可行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等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方法。6月,贝林妥欧单抗在系统性硬化(SSc)的ITT数据在《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发表,结果也表明它可以实现深度B细胞耗竭,带来皮肤评分(mRSS)的改善和肢端灌注的改善,且安全性良好。这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也在制药行业和投资界激起了对TCE药物的期待。
截至2024年11月,在研的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适应症的国产TCE药物处于临床阶段的仅1款,为神州细胞的SCTB35。24年9月获批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德琪医药、康诺亚、恒瑞、和铂医药等亦有临床前产品在快速推进中。
3.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3.1.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
12月5日,罗氏宣布,FDA已接受格罗菲妥单抗(glofitamab)的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用于与吉西他滨和奥沙利铂(GemOx方案)联合治疗先前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且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预计FDA将在2025年7月20日之前做出批准决定。
12月4日,Merus公司宣布,美国FDA加速批准了Bizengri(zenocutuzumab-zbco)用于治疗携带神经调节蛋白 1 (NRG1) 基因融合的晚期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胰腺癌或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这是首个适用于这类患者的治疗方法,这一批准填补了NRG1+癌症患者的重要需求。
12月3日,NMPA官网显示,复宏汉霖的斯鲁利单抗(商品名:汉斯状)获批新适应症,联合培美曲塞和卡铂一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性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
12月3日,国家药监局网站显示,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胶囊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用于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既往系统性抗肿瘤治疗后疾病进展且不适合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晚期pMMR或non MSI-H子宫内膜癌患者。此前,该适应症已被纳入优先审评。
12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盛世泰科的1类新药磷酸森格列汀片(曾用名:盛格列汀)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3.2.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
2024年12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公示复星医药全资子公司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普托马尼片(商品名:普瑞尼®)正式获批(国药准字HJ20240153)。普托马尼(Pretomanid)是由全球结核病联盟(TB Alliance)开发的新分子实体药物,该药于2019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与贝达喹啉和利奈唑胺联用,治疗特定高度耐药肺结核患者。该药还入选了2020年盖伦奖“最佳药品奖”。随着普托马尼的获批,中国耐药结核即将进入6个月短程治疗时代。
12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上海医药全资子公司上药信谊与生诺生物合作开发的新型抑酸剂戊二酸利那拉生酯胶囊(X842)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12月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官网显示,绿叶制药抗肿瘤进口药品注射用芦比替定的上市申请已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含铂化疗中或化疗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成人患者。
12月2日,默沙东的抗生素组合注射用亚胺西瑞(亚胺培南500mg+西司他丁500mg+瑞来巴坦250mg)在华获批上市。根据临床试验进展,推测此次获批的适应症为呼吸机相关性细菌性肺炎(VABP)和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HABP)。
12月2日,Zambon SpA(赞邦)公司甲磺酸沙非胺片(Safinamide)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接受稳定剂量左旋多巴治疗的、出现运动波动的特发性帕金森病。
3.3. 重要研发管线一览
2024年12月6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上海市肺部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本研究牵头单位主要研究者陆舜教授在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 2024”)现场以口头报告形式展示了和誉医药自主研发的口服PD-L1抑制剂ABSK043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最新1期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600mg -1000mg BID剂量组,ABSK043单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抗肿瘤活性。在PD-L1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观察到更显著的疗效,即使患者存在EGFR 或 KRAS 突变,并曾接受过系统性治疗。这些发现将支持ABSK043在 EGFR 突变肺癌和各种其他实体瘤的进一步研究。
12月6日,映恩生物在新加坡召开的2024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上以口头报告形式披露了DB-1311/BNT324( B7H3 ADC)的全球I/IIa期临床试验(NCT05914116,CTR20232835)的首批数据。
结果显示,在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局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DB-1311/BNT324具有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和可管理的安全性。
12月4日,美国FDA批准了阿斯利康的PD-L1抑制剂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用于治疗在接受同步含铂化疗和放疗后疾病未进展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成人患者。
此次获批基于III期ADRIATIC研究(NCT03703297),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共纳入730例LS-SCLC患者。患者以1:1:1的比例随机接受度伐利尤单抗单药、度伐利尤单抗联合tremelimumab(CTLA-4抑制剂)或安慰剂治疗。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
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度伐利尤单抗组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OS改善,将死亡风险降低了27%(HR=0.73,p=0.0104)。度伐利尤单抗组的中位OS为55.9个月,安慰剂组为33.4个月。与安慰剂相比,度伐利尤单抗还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FS改善(HR=0.76,p=0.0161)。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6.6个月和9.2个月。安全性方面,度伐利尤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是肺炎或放射性肺炎和疲劳。
12月4日,美国临床试验收录网站clinicaltrials显示,博瑞医药启动了BGM0504对比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III期临床试验。这是第三个在III期研究中挑战司美格鲁肽的国产GLP-1药物,前两个为恒瑞医药HRS9531和信达生物IBI362。
12月4日,礼来宣布IIIb期SURMOUNT-5研究取得了积极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Zepbound(替尔泊肽)与Wegovy(司美格鲁肽)相比,针对肥胖或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的超重的非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在体重减轻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与司美格鲁肽相比,替尔泊肽实现了47%的相对减重效果。平均而言,替尔泊肽使受试者减重20.2%,而司美格鲁肽组为13.7%。替尔泊肽治疗组患者减重达22.8公斤,而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则为15.0公斤。相比之下,替尔泊肽比司美格鲁肽多减重7.8公斤。
12月3日,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启动了一项III期临床,旨在评估TQC2731(BSI-045B)注射液在控制不佳的重度哮喘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52周治疗期间哮喘急性发作年化发生率。这是国内首款进入III期阶段的TSLP单抗。
12月2日,宜明昂科宣布,其靶向CD47xCD20双特异性抗体IMM0306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4. 行业洞察与监管动态
11月29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ICH工作办公室和药品审评中心主办的ICH《M13A:口服固体速释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指导原则宣贯活动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来自国内外医药企业、研究机构及药品监管机构的3.2万人在线观看。
会上,全程参与ICH M13A协调的药审中心专家对指导原则的制定背景、技术细节,以及与现行技术要求比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和详细介绍。来自药审中心统计与临床药理学部的审评员根据前期收集的问题一一做了现场答疑。
此次培训促进了仿制药研发的各相关方更好的了解和把握ICH M13A的内容,有助于加强监管机构与工业界人员对新概念、新工具和新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好地推动ICH M13A指导原则在国内落地实施。
5. 行情回顾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93%、-7.82%,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33%、-23.62%;本周医疗服务(+6.78%)、医疗器械(+3.31%)、化学制药(+2.07%)、生物制品(+2.02%)、医药商业(+1.97%)、原料药(+1.92%)、中药(+1.76%)等股价均涨幅较大;本周涨幅居前灵康药业(+36%)、新赣江(+29%)、益方生物(+27%),跌幅居前*ST吉药(-20%)、浩欧博(-19%)、富祥药业(-14%)。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大小市值均出现普涨,但小市值个股涨幅更加明显。
5.1. 医药市盈率追踪: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3.07倍,较历史均值低4.99倍
截至2024年12月6日,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3.07倍,环比上周上升0.54倍,低于历史均值4.99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4.7倍,医药指数盈利率溢价率为159.6%,环比上周下降0.6%,低于历史均值21.8%。
5.2. 医药子板块追踪:本周医疗服务上升6.78%,优于其他子板块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93%、-7.82%,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0.33%、-23.62%;本周医疗服务(+6.78%)、医疗器械(+3.31%)、化学制药(+2.07%)、生物制品(+2.02%)、医药商业(+1.97%)、原料药(+1.92%)、中药(+1.76%)等股价均涨幅较大;
6. 风险提示
1、药品或耗材降价幅度继续超预期:
国家加大集采范围,药品和耗材的集采带来了药品和耗材的大幅降价,随着国内医药和器材市场的竞争加剧,集采对降价的推动作用将会更加明显,未来药品和耗材集采降价幅度可能会超预期,对企业的利润造成较大影响。
2、医保政策进一步严厉等:
医保局作为中国医药行业最大单一支付方,其支付政策变化可能直接导致相关公司盈利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3、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7. 附录
免责声明: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研究报告仅供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及作者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内容所导致的任何后果负任何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东吴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并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日期,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未经授权或未按要求刊载、转发本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
投资评级基于分析师对报告发布日后6至12个月内行业或公司回报潜力相对基准表现的预期(A 股市场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 500 指数,新三板基准指数为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具体如下: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15%之间;
中性: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15%与-5%之间;
卖出: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下。
行业投资评级: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基准5%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基准-5%与5%;
减持: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弱于基准5%以上。
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如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等,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分析师承诺: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分析师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分析师承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获取任何形式的补偿。
本公众订阅号(微信号:swsc_bm,国广有话说)由东吴证券研究所朱国广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朱国广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载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