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坚信自己正在
“
崛起
”
,认为世界尚未完全给与它应有的重视。尽管没有国家挑战别国的主权和尊严,各国均宣布止于礼
“
非零和
”
的外交,但许多国家同事最求树立国威,这本身就给地区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动荡性。
——《世界秩序》,亨利
·
阿尔弗雷德
·
基辛格
Henry Alfred Kissinger
用一种更加宏观的视野看过去,这个星球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增长长波已经走到尽头,整个全球经济进入存量博弈和消耗周期。
美国策动的逆全球化和
America-China
对抗,意味着其已然了知这一点,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存量博弈的格局和周期中继续成为赢家,与此同时,翘首以盼下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
既然是存量博弈和消耗,就不会有全胜的赢家。只是,这一奇点的突变,或已经以一种剧烈的方式将我们的周期折入右侧。
易纲说,过去几天
IMF
发布了相关模型,预测了贸易摩擦对主要经济体和全球的负面影响。我同意
IMF
的结论。我认为贸易摩擦将造成很多问题,导致负面预期和不确定性,使市场产生紧张情绪,这是市场不喜欢的。
IMF
报告的结论是什么呢,扼要如下:
中国经济增长预计将由2017年的6.9%放缓到2018年的6.6%,2019年为6.2%,反映了外部需求增长放缓和必要的金融监管收紧。2019年的增长预测下调0.2个百分点是由于最近关税行动的负面影响,假定被政策刺激部分抵消。从中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向更可持续的增长道路转型,并继续采取金融去风险和环境控制措施,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逐渐放缓至5.6%。
美国经济增长预计将在2018年达到2.9%的峰值,在连续8年的扩张和仍然宽松的金融环境(尽管预期的货币紧缩)之后,美国经济将在缓慢的财政刺激下实现增长。预计2019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2.5%(相对于2018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WEO)的修正幅度为0.2个百分点,原因是最近出台的贸易措施),到2020年,随着财政刺激措施开始放松,美国经济增速将降至1.8%。强劲的国内需求预计将推动经济超过充分就业,增加进口和经常账户赤字。随着全面产出缺口的逐步缩小,预计中期增长率将暂时降至1.4%以下,低于潜在增长率。
这个星球在等待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以形成新的范式和世界秩序。然而,技术周期自有它的长波,它往往爆发于任其涌现中,而非期待中,在它爆发之前,这个星球或将经历一个湍流期和一场大危机。
Trump
理应是在
2015
后即沙盘推演了今天的一切,只是未曾想到的是他面对的是平头哥,平头哥是那种即便内有重伤的情况下,也会用一阳指将掌掌刚猛的
Trump
式降龙十八掌一一化解,这是东方传统智慧的力量,善败能忍却又黯然销魂。
只是,我们毋庸陷入过度乐观或是悲观的极端情绪,而应以平静心智对待之,因为事后来看,我们已经掉坑里了(只是对于过程缺乏觉知)。
这个世纪以来,美国技巧性地运用了房地产泡沫弥合了互联网泡沫破碎的影响,并在房地产泡沫破碎引发的
2008
金融危机之后运用了
QE
和全球共担的方式从泥潭中爬了出来。
只是,这一次的逆全球化和
America-China
对抗并非如它所策动的那般演绎,全球化和中国本身具有反脆弱性,就这样,在全球新范式形成之前,美国或将自己和全球拖入一场危机,而这一次部分国家或将采取冷艳旁观的态度,这是一个强极则辱的故事。
这是一个存量博弈和消耗的图景和画面。
就譬如最近人们是频繁论说的腾讯,事实上,腾讯不是一个
Alpha
的命题,当
FAANG
相继摔下来后,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信息技术大时代(
Beta
)的命题。
在大
Beta
的浪潮面前,任何大象皆是微尘。
FAANG
和
BAT
只是大
Beta
浪潮的一个投射。
用一个更加宏观的视野看,美股、日债和中房是过去二十多年周期的一个大循环,美股、日债建基于中房之上发展各自的创新,而中房拉动了中国宏观经济二十多年的成长和繁荣,如今已是这个周期和循环的尾声,而新的范式尚未形成,于是这就是一个充满未知和风险的湍流期。
美国的故事是这样的——构造一个美国梦所需要的制度框架、文化和氛围,集中这个星球最优秀的大脑,不断地打磨技术,这又反馈给整个系统强悍的经济和军事,以及美元信仰,接下来,就是兜售它的一切,却不容超越,最大的债务国意味着通过美元债务享受中国、日本这两个最勤奋敬业民族的制造福利,它不用担心雷·达里奥的《穿越债务危机》,因为美国优先,这就是它的《原则》,然后,
Trump
说这是
God’s will
。
梧桐没有读过雷·达里奥的《原则》,现在也不会去读《穿越债务危机》,这样的著作往往具有非常强悍的逻辑,于是比较容易在人们心里种下成见,使得人们陷入一种困境,就是用现实的场景去印证其中的逻辑,从而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却可能是错误的东西。
事实上,不带成见、心无执念地观察场景更为重要,这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敬畏,而非只是对于理论哲学的敬畏。
回到本篇主题,整个世界进入耗散结构,
Trump
强极则辱,
Core
平头哥范,
Japan
世纪翻盘,
EU
步履蹒跚,英国重回古典自由资本主义,东南亚崛起之旅,印度人口冲向第一等等,皆是不稳定态,远离平衡,趋于新的结构,核心变量是新的技术范式形成。在这样的湍流期,三大刚性资产泡沫美股、中房、日债的价值幻觉或皆进入幻灭期。
而在由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诱发的
Recession
中,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会失灵,为什么?
由于证券市场以及不动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之后,市场价格的崩溃造成在泡沫期过度扩张的企业资产大幅缩水,资产负债表失衡,企业负债严重超出资产,因此,企业即使运作正常,也已陷入了技术性破产的窘境。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企业自然会将企业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在停止借贷的同时,将企业能够利用的所有现金流都投入到债务偿还上,不遗余力地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希望早日走出技术性破产的泥沼,企业这种“负债最小化”模式的大规模转变最终造成合成谬误。
合成谬误,是指对个人(或者个别企业)有利的行为,在所有人(或所有企业)都实行时反而会造成不利后果。于是,就会出现即便银行愿意继续发放贷款,也无法找到借贷方的异常现象,于是信贷紧缩、流动性停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