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扔書
专业分析美术史书籍,深入解读展览与拍卖,理性且深情,扔书给你讲艺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疯狂区块链  ·  谁还在相信人性? ·  2 天前  
疯狂区块链  ·  无量仙翁是好人坏人? ·  3 天前  
疯狂区块链  ·  为什么你需要耐心? ·  4 天前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2025年能否突破新高?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扔書

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宋画大展

扔書  · 公众号  ·  · 2024-11-19 17:31

正文

微信公众号全新改版,欢迎点击上方 “扔書”关注我们,并 “设为星标” ,更容易找到推送的新书噢。













11月9日,
全世界最集中、最大规模的宋代鸟类绘画真迹展
首次以宋画中真实描绘的鸟类为主题的 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5周年庆大展——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 开展!

展览汇聚了 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等国内外收藏单位 15 宋代绘画真迹 ,27幅宋画高清图版,并特别推出大型3D动画、沉浸式影院与XR扩展现实互动场景等专题数字展览项目。

这样一场结合自然、艺术、科学、摄影等多重元素的宋画展,可以说是本年度,杭州 最值得期待的宋画大展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展览现场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

展期:2024.11.09—2025.01.09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2F临展厅C



15件宋画真迹,包括
最长、最全面 的宋代花鸟画——
《百花图》 (故宫博物院藏)全长近17米,被称为 “宋代花鸟画集大成之作”



首次在国内展出 的,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李迪 《宿禽激湍图》 和梁楷 《秋芦飞鹜图》


首次走出“辽博”,在杭州展出的宋画珍品——
“北宋三大家”李成(传)的 《寒鸦图》


“江南绝笔”唐希雅(款)的 《花鸟图》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精彩内页

15件宋代花鸟画真迹,其中四件仅展一期,具体展出换展时间如下:

15件宋代花鸟画真迹 & 换展时间


仅展一期:

2024年11月9日-12月8日

梁楷《疏柳寒鸦图》故宫博物院藏

佚名《百花图卷》故宫博物院藏

佚名《绣羽鸣春图》故宫博物院藏


2024年12月10日-2025年1月9日

李成(传)《寒鸦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全程展出:

唐希雅(款)《花鸟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李迪《宿禽激湍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梁楷《秋芦飞鹜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佚名《果熟来禽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佚名《牡丹双喜图》 中国美术馆藏

佚名《红果绿鹎图》上海博物馆藏

佚名《锦雉竹雀图》 上海博物馆藏

佚名《琼花珍珠鸡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佚名《荷塘飞燕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佚名《鹌鹑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佚名《春塘禽乐图》 吉林省博物院藏


同时,还有艺术和自然的大型跨界互动——
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鸟类学博士陈水华精选74幅鸟类摄影作品,从新角度解读宋画如何表现自然的真实!


为了与大家共同近距离领略宋画的艺术魅力,《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同名图录于开展当天,现货同步首发! 珍藏版全网限量188册,先到先得!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

浙江省博物馆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4年11月


41件宋代花鸟画作

74张对应现代摄影作品

结合自然、艺术、科学、摄影多重元素

还原千年之前宋画的历史真实

带你揭秘宋画缘何“形理两全”


8家收藏单位,海内外藏品汇聚

千年珍藏,首次汇聚!


11月12日起发货


珍藏版

限量188册

售价:288元


附赠

①陈水华馆长签名

②3张原大宋画画片: 吴炳《榴开见子图》;佚名《桑枝黄鸟图》;惠崇《秋浦双鸳图》


普通版

售价:238元


📚

更多内容,请继续阅读

版本详情可拉至文末阅览

↓↓↓


01



41件宋画经典、14件稀见宋画
74件同角度摄影作品
共同再现宋画的艺术与自然世界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展览图录,与展览同步,分为 “追千古”“访山野”“入画境” 三个单元,其用意,用陈水华馆长的话说就是:

追寻 ,通过真迹去一窥千年之前我们的自然和艺术。

品鉴 ,结合宋画高清图版和现代鸟类摄影作品,探寻艺术和自然间的共通和共鸣。

体验 ,与古代艺术家们产生对话。


《问羽: 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精彩内页


10余件罕见作品,补充对宋代花鸟的认识


此次展览图录的出版,由浙江省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首次以宋代鸟类绘画为专题,其核心线索“宋画中的真实自然”。

经过两年的策划协商,终于借得15件鲜少外借展出的宋代鸟类绘画原作!

其中亦有极少出现在出版物中罕见宋画,如佚名《百花图》(故宫博物院藏)、唐希雅(款)《花鸟图》(辽宁省博物馆藏)、佚名《春塘禽乐图》(吉林省博物院藏)等。

唐希雅(款)《花鸟图》

李迪《宿禽激湍图》

梁楷《疏柳寒鸦图》

梁楷《秋芦飞鹜图》

佚名 《绣羽鸣春图》

佚名《果熟来禽图》

佚名《牡丹双喜图》

佚名《红果绿鹎图》

佚名《锦雉竹雀图》

佚名《荷塘飞燕图》

佚名《琼花真珠鸡图》

佚名《鹌鹑图》

佚名《春塘禽乐图》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佚名《百花图》(故宫博物院藏)


《百花图》全卷长近17米,宋代花鸟画的集大成之作。点缀描绘了鹊鸲、黄雀、八哥、金翅雀、普通翠鸟、大山雀、暗绿绣眼鸟和麻雀8种鸟类。

“在《百花图》上可以看到宋代花鸟画求真务实到了强迫症的地步,我测量了《百花图》中每只鸟的大小,发现和现实中几乎接近。”陈水华说。

鹊鸲
黄雀
金翅雀
麻雀

在绘画技巧方面,更是吸收了工笔、没骨、白描、写意等各种表现手法。


· 唐希雅(款)《花鸟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米芾曾说:“凡藏名画,必先收唐希雅、徐熙。”

宋人口中“极乎神而尽乎微,资于假而迫于真”的唐希雅,终于可窥一二。

一株遒曲的老柳,但枝叶正绿,一只黑枕黄鹂攀缘其上,随风摇曳。黑枕黄鹂特征明确,描绘十分精细。


· 佚名《春塘禽乐图》(吉林省博物院藏)


《春塘禽乐图》,一幅罕见的2米长卷。

作品描绘的是浓春时节一处水汀场景,山石竹木,浅滩野渚,牡丹花盛开,有一些鸟类在其中栖息嬉戏。包括林间的灰喜鹊,水中的鸳鸯、野鸭,堤岸边一对红腹锦鸡、四只绿孔雀,还有一群呆头白鹅。



41件花鸟名家的代表名作,构建宋画花鸟风格谱系


除了前面提到的 罕见展出、鲜少出版的展出宋画真迹 ,《问羽:宋画的自然与艺术世界》还收录了美术史上的 重要花鸟名家的经典名作 ,在宋代花鸟风格的发展谱系上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
15件两宋花鸟名家的代表名作有:

黄筌《写生珍禽图》(故宫博物院藏)

黄居寀《山鹧棘雀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崇嗣《枇杷绶带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惠崇《秋浦双鸳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崔白《双喜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瑞鹤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佶《芙蓉锦鸡图》(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竹禽图》(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赵佶《五色鹦鹉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赵佶《桃鸠图》(款)(日本私人藏)

李迪《枫鹰雉鸡图》(故宫博物院藏)

李迪《雪树寒禽图》(上海博物馆藏)

林椿《枇杷山鸟图》(故宫博物院藏)

梁楷《疏柳寒鸦图》(故宫博物院藏)

牧溪《叭叭鸟图》(日本MOA美术馆藏)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涵盖了从北宋初年到南宋末的几乎全部鸟类画作类型。 北宋初年,翰林图画院成立,彼时的花鸟画主要继承了五代的传统,多宗徐熙、黄筌二体。其中细致工整、富丽精巧的“黄家富贵”画风确立了宋初院体花鸟画的风格基调。

黄筌是一位技艺全面的画家,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赋色浓丽,勾勒精细。

· 黄筌《写生珍禽图》(故宫博物院藏)


·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徐崇嗣 《枇杷绶带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惠崇《秋浦双鸳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中后期,画院画家开始逐渐摆脱“黄家”画风的束缚,转向了清新淡雅的画风,并且注重体验生活、对景写生。

崔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承袭了黄筌、徐熙两派的绘画技法,笔墨和着色并重,且他的作品更强调故事性。

· 崔白 《双喜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末,花鸟画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宋徽宗赵佶改造画院,组建画学。画院画风虽仍以“黄家”为主,却也允许其他风格自由发展。在赵佶的影响下,宋代院体花鸟画被推向了一个历史高峰。

宋徽宗赵佶,在绘画创作上极有建树,尤其擅长花鸟画,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 赵佶《五色鹦鹉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南宋时期,花鸟画大体还是传承北宋传统,却也出现了一下新的变化。在布局上,更多地注重空间的灵活,在技法上运用工、粗笔法的结合。代表人物有李迪、林椿,二人都是南宋的画院画家。

· 李迪《枫鹰雉鸡图》(故宫博物院藏)


· 林椿《枇杷山鸟图》(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中期出现了梁楷、牧溪的简笔花鸟画,开创了写意花鸟画风。牧溪继承发扬了石恪、梁楷的水墨简笔法,成为了后世文士禅僧墨戏之先河。

· 梁楷《疏柳寒鸦图》(故宫博物院藏)



· 牧溪《叭叭鸟图》(日本MOA美术馆藏)


通过与百页鸟类局部放大图版、 相似角度的当代摄影作品对比参看,足可 快速拉近和这些宋画经典名作的距离。

👆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

浙江省博物馆  编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24年11月



02



崭新角度
宋画花鸟大量来袭
首次宋代鸟类的专题“集邮”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结合自然、艺术、科学、摄影等多重元素,涵盖宋代画家笔下的鸟类50余种, 姿态丰富、技法多变。

在宋画与当代摄影作品的对照中,你可以寻找宋画背后的故事,作者到底画了什么?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这样画?


画了什么?形态多样的67种鸟类


高度写实的宋画,为我们提供了中国早期博物学的基础图像,其中包括了67种鸟类!

《问羽》所录作品共包含了其中50余种,站立、行走、奔跑、飞翔、游水、啄食、狩猎等各种姿态应有尽有,亦为宋画鸟类临摹和相关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站立:

棕头鸦雀——佚名《果熟来禽图》


行走:

绿孔雀——佚名《红梅孔雀图》


奔跑:

环颈雉——李迪《枫鹰雉鸡图》


飞翔:

丹顶鹤——赵佶《瑞鹤图》


啄食:

白头鹎——王定国《雪景寒禽图》


狩猎:

苍鹰——李迪《枫鹰雉鸡图》


同种鸟,亦可对比参看不同姿态的表现。

例如佚名《锦雉竹雀图》中的两只环颈雉安详静立,李迪《枫鹰雉鸡图》中的环颈雉则在苍鹰虎视眈眈地注视下仓皇逃窜。

上图:佚名《锦雉竹雀图》VS下图:李迪《枫鹰雉鸡图》

如黄筌《写生珍禽图》虽未描绘背景,却将飞翔的大山雀表现地十分生动;佚名《百花图》中的大山雀则立于花枝之上,低头伸展着双翅。

上图:黄筌《写生珍禽图》VS下图:佚名《百花图》

如佚名《百花图》中的八哥伸长脖颈,似正在高声啼鸣;牧溪《叭叭鸟图》(日本MOA美术馆藏)中的八哥则已于枝上酣眠。

上图:佚名《百花图》VS下图:牧溪《叭叭鸟图》


怎样画的?多种绘画技法


宋画鸟类画法多样白描、设色、水墨 双钩设色、兼工带写、简笔写意 ,皆栩栩如生。宋人通过对自然时间的细心观察,用意描绘,让我们穿越千年,看到了相对真实的宋代自然世界。

《问羽》通过局部放大、对照鸟类摄影,有助于习画者更好地理解宋画的写实方式,包括如何观察鸟类、如何表现鸟类的特征等。

在描绘同种鸟时,不同的画家也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法。

如描绘喜鹊时,佚名《牡丹双喜图》细致地表现出其身体结构,梁楷《秋芦飞鹜图》则仅用寥寥数笔就表现出了喜鹊身体上的深色部分,浅色部分以留白处理。

上图:佚名《牡丹双喜图》VS下图:梁楷《秋芦飞鹜图》

如佚名《绣羽鸣春图》中的白鹡鸰以精细的笔法描绘,传为牧溪的《翡翠鹡鸰图》则用笔大胆率意,以浓墨数笔写出鸟的喙、爪和尾羽,又以较淡的墨色皴擦、晕染出鸟的背部, 腹部作留白处理。

上图:佚名《绣羽鸣春图》VS下图:牧溪(传)《翡翠鹡鸰图》

03



宋代鸟类绘画大事记
宋画鸟类出现频次表
带你快速走进宋画中的自然世界

得到各家馆藏单位的大力支持,浙江省博物馆提供高清宋画图像资料,并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当代鸟类摄影照片,在《问羽:宋代的艺术与自然世界》中对比呈现,实现了古与今的对话。

图录与展览同步,分为三个单元:追千古、访山野、入画境。

《问羽: 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精彩内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