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垒磊
太狠了,比特币再次大跳水;美股会好吗?不会;开工后的大A会好吗?呵呵,你说呢?离岸人民币也正奔向新低。
最近问我投资建议的人,用箩筐都装不下,因为好像所有的东西都在跌,除了黄金(当然黄金整体上既跑不赢美股,也跑不赢比特币)。很多人就焦虑,说这个还会不会回来,那个还能不能拿。我有一个朴素的理念:如果你不知道还能不能拿,那你就不该拿,至少不该拿这么多,因为你根本没准备好应对这种局面——要么是你的仓位没准备好;要么是你在买之前,根本没想清楚自己为什么买,以及买的是什么。
这当然不是财务建议,因为不管你继续持有还是卖出,你都有50%蒙对的概率,是的,蒙,大部分对行情慌张的人,一定在蒙——如果仓位合理,拿着的投资品的逻辑又没变,那他们一定是该干嘛干嘛,内心绝不会起什么波澜。就像上一篇我写的这些逻辑,你真的认同,你配置合理,那么你的注意力此刻就应当在别处,要么在学习和积累知识,要么在思考,要么在做好自己的手头事上,而不会在上上下下的行情,和红红绿绿的线上。上行部落的小伙伴一定还记得我们刚学过的一个材料,说的是“按照比特币的上涨曲线,如果你购买了一枚比特币,可以想象成每天都能拿到几百块的利息,你持有越多,每天能拿到的利息就越多,最后都会加总在比特币的本金上,你是不是就能忽略它经常上上下下的巨大波动了?”波动很正常,因为参与交易的是人,交易市场几乎没有一天是“正常”的,不是低估就是高估,因为交易者总是在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两头来回摆动。那你是不是只要在过度悲观时大举杀入就能赚大钱了?不是的,因为你认为的过度悲观,实际上程度往往很轻。当年我也觉得比特币就因为一个规定,从8000 rmb跌到4000总是过度恐慌了吧?结果还能跌到3000,2000,1000,还能继续跌到900,且在1000上下捣鼓了一年都起不来——真正的过度悲观,通常会悲观到所有人都告诉你这个东西已经死了,他们从4000就开始跟你唱反调,你也坚持跟他们唱反调,坚持持有甚至补仓,但他们每次都赢,赢完以后必带一波嘲讽伤害,直到你有一天终于血条清零,崩溃认输为止。
有人说熊市了,没有山寨季了,傻,比特币不先大幅下跌,后面又怎么谈“上涨幅度”呢?比特币的情绪要起来,必须要长时间地保持高增长,因为这样才能吸引足够多的新人进来。而长时间的高增长之前,不先大幅下蹲可能吗?不可能,不蹲得足够低,这上去的坡道怎么会足够长到吸引人进来呢?而比特币的坡道如果不够长,山寨季又怎么会在人们的非理性之下到来呢?所以你看历史就知道了,凡山寨季开启前,比特币必先超级下蹲。
耐心,还是耐心,当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你就拥有了跟其他人唱反调的勇气,你就拥有了耐心;反之,如果你一直都是撞大运,那你会很慌,因为你输不起,你也不知道会不会输,那你就会对上上下下的线特别敏感,那就一定会追涨杀跌,一定做不好投资。说投资说窄了,其实耐心这个东西哪里都需要。我曾说过年轻人需要赚快钱,但我说的“快钱”,仅仅指的是字面意思的“一次性赚到很多的钱”,而不是通过各种投机取巧捞上一笔,因为你大概率把自己给搭进去。你要一次性赚到很多的钱,必须是前期要有很多的积累和尝试,然后遇到了一个机会,就一次性赚到了很多的钱。而不是在自己啥都不懂的时候,就希望通过某种投机取巧的方式,或者是纯运气,去一次性赚到很多钱——不行的,说得再白一点,就是不配。李一舟在大笔投流之前,你知道他是谁吗?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突然有一天,通过他不停地投流,铺天盖地的让所有人都刷到他了,买了他的AI课,结果呢?就是“来的人根本未经价值观的筛选”,导致反噬和崩盘,成为了全网的一个经典案例。你说他赚了很多钱吗?其实也不多,几千万而已,扣掉平台抽成和巨大的投流成本,根本剩不下多少。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负面影响呢?甚至还葬送了“职业生涯”。一个IP要成长起来,是需要不停地和自己的受众进行交流与碰撞的,这中间会因为理念和价值观的不一致,不停地和受众中的一部分发生小规模的摩擦,然后彼此筛选。而在这个过程中,任何问题都始终只是局部的小问题,需要先处理完再进行下一步的扩圈,然后才能一点一点的长大。任何希望别人小手一抖,一冲动,就付了钱的东西,最终都会反噬自身,因为“不配”,这些流量,这些钱,都是接不住的——大家都是1000万的流量,一个是从一个亿上筛下来的1000万,另一个是投流而来冲动关注的1000万,能是一个意思吗?大家都赚1个亿,一个是能赚5个亿但筛选出了只赚1个亿的部分,另一个是“其实只能赚1000万”,但通过不停的引导甚至是误导,最后半卖半骗了1个亿,结果能一样吗?
为什么超级成功的产品,绝大多数都不是这个创始人的第一个产品?为什么你看到了一个超级成功的产品,在它出圈被你看到之前,往往已经运行了不短的时间?而那些被第一次创业的人做出来的什么超级牛逼的产品,刚搞就火遍全网的东西,往往没多久就销声匿迹了呢?阿里巴巴是马云的第几个产品?ChatGPT的出现,需要铺垫多少的前置工作?很多东西,前期“德不配位”突然获得无数的光环,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你接不住,产品也接不住。你做的事情本来可以根据市场的进展,慢慢调整一些错误的构思,错误的方向,有机会在若干年后拿出一个成品一鸣惊人的,结果因为没有耐心,尤其是币圈这种地方,上来就能直接拿钱,一下子把知名度放大了,一下子把很多人的利益绑在上面了,这时候有些错误就改不掉了,因为有些人不允许,有些人不同意;有些错误被放大了,因为人们正拿着放大镜看你;而有些错误又被人揪住了,人们说你并不是传闻中的天才,只是被吹上去的罢了——然后一个本来有机会成的东西,就烂掉了。
有人把耐心说成是一种品质,我更愿意说成是一种认知。不是因为被教导要耐心,被教导这是一种好品质,所以耐心;而是因为知道不耐心的结果,甚至已经从各个领域各个维度都吃过了不耐心的亏,经历了痛苦的反思之后,所以才选择的耐心。说成品质,就好像你为了有品,所以才放弃赚到快钱,而只要你肯放弃这个品质就能赚到很多钱了一样。错了,你不够耐心,最后才真的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这个跟经历太少的人是鸡同鸭讲,两个频道,说不通的,得自己悟到。(完)
加密搞钱俱乐部新任务“AI agent扫盲”报名中,还剩4天:................................
比特币定投:后台私信“定投”美股定投:后台私信“美股”公众号小号:后台私信“蔡垒磊”
欢迎⭐星标请辩,工作日中午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