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作家顾彼得笔下
“被遗忘的王国”
当代都市人的
“诗和远方”
川滇交界,摩梭秘境
中国西南金沙江流域
纳西族摩梭人
东巴文化三书
(效果图)
选用特种纸工艺
模拟东巴经装帧
收录东巴亲笔抄写东巴经文
记录摩梭礼俗、东巴仪式
《纳人乡韵》
《摩梭仁者》
《守望东巴》
(内封压印东巴文书名)
“神山相伴 圣水为邻”
“方圆几里,
承载的是一个人,一个村落,一个民族,
如此伟大的一切
”
“
我们人是很小小的,但你不用怕,
你看这些大山,我都走过了,知道这些都是宝藏
”
《纳人乡韵》
纳西族摩梭人影像志
推荐理由:
十年探寻 三年摄影
沿金沙江逆流而上,山水人文奇谲瑰丽,古村礼俗应接不暇
300余幅摄影作品,记录纳西族与摩梭人的山间岁月
内容简介: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流经中国西南,塑造了壮丽的山河和璀璨多元的民族文化。若从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出发,驱车穿越雪山,沿江水逆流而上,深入滇西北山区,就能来到零星分布着古老的纳西族和摩梭人聚落的干热河谷。这里位于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之间,多种文化交融汇聚,纳西和摩梭的族人年复一年地耕耘收获,守护着物种丰富却又分外脆弱的山地环境,传承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尤其是系统而庞大的东巴文化,是纳西族和摩梭人特有的“宇宙观”“自然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对西南地区民俗风物影响深厚,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这本影像志基于研究团队、人文摄影师深入纳人山地河谷的多年调查,收录了数百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对金沙江串联起来的4个纳西族与摩梭人村落——吾木村、石头城村、拉伯村、油米村的生态环境、文化特征、村落遗产进行记录和介绍,展现古村礼俗的特殊韵律。
书摘与插图:
内文
作者简介:
宋一青
农民种子网络发起人,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客座研究员。
孙庆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
庄淯棻
毕业于台北教育大学。
2017
年开始到云南丽江的山村进行田野调查,
2019
年加入农民种子网络。
摄影师简介
:
秋笔
知名
人文摄影师,南极极地探险队摄影师、极地探险队员,策展人。
丁振东
中国探险协会理事、户外探险领域特别顾问。
《摩梭仁者》
东巴口述史
作者:
孙庆忠
宋一青
杨多吉扎实
出版时间:
20
2
4
年
7
月
第一本东巴口述史
抢救即将消失的文化记忆,收录东巴亲笔抄录东巴经文
“文化的消失是一种罪过”
“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代东巴”
9位东巴,2为侠武,一年400多场东巴仪式
为一个民族坚守文化信仰
内容简介:
东巴是东巴教的祭司,被视为
“智者”,是纳西族和摩梭人的知识分子。在村民眼中,东巴德高望重、无所不会,既负责主持宗教仪式,也肩负守护乡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古老的摩梭村落油米村位于离丽江约 300 公里的宁蒗山区,传承着历史悠久、自成体系的东巴文化。这个小小的村庄被群山环绕,因偏居一隅,至 2020 年通路前,进村路途十分艰难。因此也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东巴文化、摩梭民俗的原貌,目前油米村尚有 9 位东巴、2 位侠武(东巴的助手
),一年仍举行
400 余场宗教和民俗仪式,这样活化的东巴文化遗产,几乎是硕果仅存。由于这一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作者的带领下,本书基于数年调研,用口述史的形式对村里的东巴、侠武的人生经历、日常生活、宗教仪式、社会交往等进行了抢救性记录。
作者简介:
孙庆忠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