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讨论了在职场中如何升迁和发展个人品牌的重要性。通过对比被动工作和主动系统化的工作方式,强调了通过系统化、推广化、标准化工作来成为行业专家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到了如何通过争名夺利来扩大个人影响力,最终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作者通过自己在芯片公司的经历,强调了理解埋钉子(即积极主动工作并系统化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并指出这是升职加薪的关键。
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说明了如何在职场中树立个人品牌,并通过争名夺利来扩大影响力,最终成为行业的标准制定者。
作者提出了工作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不停地重复工作,而是为了不再需要继续做这项工作。并强调了系统化的工作方法论和目的导向的重要性。
接着上午的话题,埋钉子和碰钉子的区别,我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但是我发现,有部分读者,他只是理解了必要性。
他并没有理解这件事,和最后促成他自己升职加薪,成为业内公认的专家,以及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纽带是什么。
换言之,你知道了要埋,但你不理解到底为啥要埋。
我打一个比方。
16年前,我还在一家芯片公司里面做内核工程师的时候,公司里面不乏资历比我深,贡献比我大,而且为人处事也非常好的人才。
他们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也非常积极主动地与同事们,与其他部门进行合作。
简单说就是刷脸,研发部门知道他在做事,测试部门知道他在做事,项目,产品,销售都知道他在做事。
按说这样的人,已经是非常好的职场达人。
但是不是这样的人,一定会得到升迁呢?
答案是不一定。
你做到这种程度,只是会得个优秀员工,被管理层关注,纳入储备干部名单,仅此而已。
什么人
一定
会得到升迁呢?
我这号的。
我和上面这类同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是我很喜欢把我做过的事情系统化,把系统化的事情推广化,把推广化的事情标准化。
3个部门来找我,我帮了三个部门,这叫什么?这叫刷脸。
3个部门来找我,我找出需求的共同点,把这类问题系统化,这叫什么?
这叫方法论。
我们做任何事情,最终的目的都是,不需要再做,而不是一遍一遍无止境。
如果你只是抱着打工的心态,你只想一辈子hold在基层当颗螺丝钉,那你要做的就是重复。
第一年做什么第二年还是做什么,重复十几年之后,被毕业。
你上来就决定了自己只需要熬到35,然后就去做铁人三项,吉祥三保。
如果你不想当一个工具人,那就记住我下面这句话。
做任何事情的唯一目的,都是不再需要继续做它。
俗称我是灭霸,我做一件事我就消灭一件事,我走过的路寸草不生。
你要是抱着这个心态和方法论做事,那你就如同火箭般蹿升。
因为在公司上层看来,你就是专家。
任何事交给你,复杂的问题就会简单化,重复的问题就会系统化,系统的问题可以推广化,推广的问题最后标准化。
最后你和公司挣的什么钱?我那天第一关讲过。
公司能不能不提拔你?
不能。
原因我此前在职场第一关讲过,这是个阳谋。
他不让你做合伙人,别的公司就会挖你做合伙人,这家公司的利润就会减弱。
反过来,倒逼他快速提拔你。
而他提拔你的过程中,你势必拿到资源,继续扩大你的系统化,推广化,标准化。
你的名气更大了,公司更得留你,留不住,你就会去更高的平台。
我16年前作为码农的时候,关注的就是这个问题。
怎么去重构我们的软件,怎么去提供标准工具,怎么把这一切打造一个模板,然后让公司每个工程师去掌握,从而降本增效。
那么你做了几次之后,在公司内部,你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专家。
大家每天工作,用到的工具,用到的方法,都是来自于你。
那么提升的时候,不提升你,又能提升谁呢?
就好比在一家足浴店里,你与其把精力花在按每一个客人身上,不如把精力花在总结按摩套路上。
然后你去培训技师,如果你能够大规模培训技师,你就是尚书房总师傅。
随着你的名气扩大,扩大到业内,你就是按摩这个行业的行业标准制定者,你就是评委。
我以前就这么做的,我先在芯片公司里面做,把自己变成专家,打响个人品牌,升迁到头之后,跑去甲方,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再以这个身份,去接触国内各个同行。
你想想看这个行为, 跟动物撒尿画圈圈地盘有什么区别?
没有的。
人类打动物进化过来,方法论的内核跟动物时期是一模一样的。
你以为公司里那帮人成天忙着申请各种专利,是真有商业用途?
不,这里面只有不到5%是真的有必要,而其余95%,都是撒尿画圈,争名夺利用的。
你干最多,你最辛苦不一定有回报的,你说你动手术水平最好,患者都喜欢你没用的,最后还是那个头衔最多的人胜任院长。
因为你从头到尾都没有去争名夺利。
世间自有公道,这句话是哄小孩子的。
你争名夺利够多,总有被你捞到的时候。
这背后起作用的大数定律,才是真正的公道。
而我们那天第二关里讲的埋钉子这个动作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