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新闻网  ·  已开启报名!深圳心理知识开班了 ·  2 天前  
深圳新闻网  ·  已开启报名!深圳心理知识开班了 ·  2 天前  
武志红  ·  原生家庭的和解,不是原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一个人内心强大到可怕的3个境界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12-31 17:58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解读了杨绛的回忆录《我们仨》,介绍了书中记录的三口之家的生活点滴和人生智慧。作者提到,面对人生的起落,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杨绛在经历生活磨难后,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从容的态度,对待人生的态度愈发淡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介绍了《我们仨》一书的主要内容,书中记录了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生活的点点滴滴和人生经历。

书中讲述了三人面对生活的波折和人生的起落,始终保持乐观和从容的态度,以及面对命运安排的心态。

关键观点2: 文章强调了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经历过世事的纷扰后,才能懂得笑对眼前的困难,遇见前方的机遇。内心强大的人经得起波折,熬得过困境,从而把危机化为转机。

关键观点3: 文章通过杨绛的经历,阐述了面对无常时应保持平常心对待的重要性。

生活中总有不确定的因素,内心强大的人能够平心静气地接受并坦然面对。杨绛在面对人生低谷时仍能保持从容的态度,以平常心对待世事变迁。


正文


作者 | 柳絮

来源 |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樊登读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

六十年间缘起缘灭,因为离合成就了一段段故事,也成就了杨绛先生的经典回忆录《我们仨》

点击下图听樊老师解读本书



2003年,92岁的杨绛写下了回忆录《我们仨》,记录了她与丈夫钱钟书,与女儿钱瑗生活的点点滴滴。


前半生,他们经历颠沛流离;后半生,他们历经生离死别。

不管命运如何捉弄,他们始终把日子过得熠熠生辉。

杨绛在书中说: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人生的道场,少的是天从人愿、称心如意,多的是迫不得已、事与愿违。

如果去对抗,去辩驳,只会让自己头破血流、疲惫不堪,陷入一场虚无的徒劳。

而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名利得失,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相信世间的一切喧嚣噪杂都将变得云淡风轻。




失意时,活得乐观而从容


杨绛在书中说:“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患。”

细细想来,的确如此。

人这一生,不会是一路坦途,困顿有时,挫折有时,让你倍感无奈和无助。

但只要你心怀希望,肯救赎自己,哪怕风雨再大,前路再迷茫,你都能为自己搏得一线生机。

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新婚不久,便一同前去英国。

钱钟书是以公费生入学牛津,杨绛也想就读牛津大学文学院,奈何学费、导师费昂贵难以承受,只能选择当旁听生。

坐在旁听席上的她,每每看到别的同学穿着统一的黑布背心学生装,心中不由升起一股莫名的惆怅,还有些许的自卑和落寞。

她想着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应该摒弃一切杂念,心无旁骛地做好眼前事。

她还宽慰自己,比起按照原课程要求读不感兴趣的书,不如可以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她给自己定下切实可行的课程表,并严格按照课表执行,而且每天雷打不动去图书馆读书。

让人意外的是,她毕业时比钱钟书的收获更多。


女儿钱瑗出生后,国内外战事紧张,他们只好提前回了国。

历史的剧变,社会的动荡,让他们流离失所,漂泊不定。

他们借住过亲戚家,挤过狭小破旧的办公室,还在钱瑗阴冷的学校宿舍里过冬。

为了维持生计,杨绛当过小学代课老师、家庭教师,写剧本卖钱,钱钟书也收过拜门学生贴补家用。

然而,不管生活有多落魄,处境有多艰难,他们从不悲观失望,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一有时间,一家人会去公园、动物园,讨论动物的习性。

偶尔还会下馆子,在等待上菜的间隙观察食客,从他们的对话中猜想他们之间的故事,当着戏份欣赏。

三人因出差、下乡、出国访问而分开时,他们会各自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并称为“石子”。

相聚时,他们各自拿出“石子”,一起欣赏把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他们虽一次次陷入谷底,但从不放弃自己,而是奋力前行,活得乐观而从容。

丰子恺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人生旅途,起起伏伏。

决定生活状态好坏的,不是所处的环境,而是一个人的心态。

内心强大的人,经得起波折,熬得过困境,从而把危机化为转机。

经历过世事的纷扰,才会懂得笑对眼前的山重水复,才能遇见前方的柳暗花明。


点击下图听樊老师解读本书


风光时,不汲汲于名利


《庄子·杂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孔子问颜回:“你家境贫寒,居处卑微,为什么不外出做官呢?”

颜回答道:“种地能让我活下去,弹琴能使我欢愉,学习能使我快乐,所以我不愿意做官。”

孔子感叹道:“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名利徒有其表,世人却为名利所囚。

曾以为,拥有足够多的财富,生活才会幸福;收获足够多的名利,人生才算完美;

经历多了才明白,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欲望越多,随之而来的烦恼也越多,最后沦为欲望的囚徒,生活也会失去原本的色彩。

遵从自己的本心,不受外物诱惑,才能轻装上阵,在自己的天地里自有一番作为。

1990年,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拍成了电视剧,他一夜之间成了名人。

上门拜访的人络绎不绝,想一睹他的风采。

钱钟书拒绝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你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

可来访者热情高涨,听不进他的婉拒,杨绛只好守住门,拒他们于门外。

钱钟书感叹道:“假如我没有名,我们该多么安静!”


他们并不享受众星捧月的风光,只想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静读书,专心做学问,其他的都是其次。

不被虚名浮华所挟裹,不被名声利欲所熏心,专注于过好自己的一生,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

有句话说:“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与一件事相比,其实算不了什么,那就是用你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其实人生真正追求的,不是外在的名誉和财富,而是内心的丰盈和富足。

若沉迷于名利,便会被名利所物欲,给自己套上沉重的枷锁,活得苦不堪言。

唯有看淡名利,保持通透豁达的态度,你才能做回自己的主人,活出生命的本色。


点击下图听樊老师解读本书


无常时,用一颗平常心对待


诗人曾丰有诗云:“不如意处人人有,未放心时事事非。”

生命是一条孤独的长河,时有暴风肆虐,骤雨袭击,充满着各种的不确定。

对于命运的叵测,有的人一味沉浸在自艾自怜中,从此失去生活的勇气,沉沦在苦海里。

而内心强大的人,面对人生的起落,生活的跌宕,总能够平心静气地接受,坦然地面对。


1994年,钱钟书不幸患上膀光癌,右肾萎缩坏死,身体每况愈下。

第二年,钱瑗又被查出了肺癌晚期,即使手术也无力回天。

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杨绛并没有就此倒下,而是表现得异常坚强。

白天,他给丈夫送饭;晚上,她又去陪伴女儿。

她不辞辛苦地奔波在两家医院之间,对他们细心照顾,只可惜她的倾尽全力,她的情深似海,依然留不住他们的生命。

1997年,钱瑗撒手人寰;次年,钱钟书也与世长辞。

本是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却接连遭受丧女丧夫的打击,命运对杨绛是何等的残忍。

面对生活的暴击,换作常人肯定难以承受。

杨绛却心中释然:“如果我走在前面,钱瑗和钟书定会受不了,让痛苦的担子由我来挑,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在她看来,人生无非是一场经历,苦难也好,挫折也罢,既来之,则安之。

此后的日子,她闭门谢客,静心整理丈夫的遗稿,出版了《钱钟书手稿集》。

九十二岁那年,杨绛用细腻而真挚的文字,写下回忆录《我们仨》。

愈是历尽磨难,受尽煎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愈发淡定。


古人说:“祸福无门至,风云不测来。”

人这一生,祸福相依,好事坏事都没有定数。

上一刻可能你风光无限、人生得意,下一刻也许就狼狈不堪、跌入谷底。

不如放平心态,允许一切发生,既能接受好的,也能承受坏的。

当你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世间的种种境遇,那么命运自会有它的馈赠和安排。


点击下图听樊老师解读本书


写在最后


《庄子·应帝王》里写道:“之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内心强大的人,本性从容,心无挂碍,活得淡定而从容。

失意时,不怨天尤人,努力打破僵局,走出人生低谷;

风光时,不沾沾自喜,始终保持泰然自若;

无常时,不悲观失望,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如此,才能潇洒地穿梭于世间,不被外物所伤。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 | 柳絮
来源 | 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点击下图听樊老师解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