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猎云网
猎云网是一家聚焦TMT领域创业创新报道的新媒体,聚集新公司、新产品、新模式,并嫁接广大创业者与投资机构沟通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智库  ·  比亚迪表态!固态电池量产节奏加速 ·  2 天前  
经纬创投  ·  DeepSeek幻觉后,想起庞颖和詹青云的这 ... ·  昨天  
泰山财经  ·  卡奥斯再下一城,海尔集团战略入股新时达 ·  2 天前  
点拾投资  ·  投资大家谈 | ... ·  2 天前  
创伙伴  ·  欢迎你也加入创伙伴知识星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猎云网

华创资本吴海燕:我眼中的企业服务和企业软件投资

猎云网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6-12-22 13:08

正文

文 | 猎云网(ilieyun)钟钟


“2016年度CEO峰会暨猎云网创投颁奖盛典”今日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峰会,猎云网携手40位VC大佬,50位创业精英,15大独角兽公司,400家投资机构,100+创业风云人物,旨在打造一场极具价值的顶级创投盛会。


在本次峰会中,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就“我眼中的企业服务和企业软件投资”话题展开了演讲。


华创资本成立于2006年,十年来,达内科技、敦煌网、亿美软通等成功案例证明了其投资团队的专业与精准。早在华创资本成立之初,吴海燕就已加入,参与了敦煌网、易才人力资源服务等公司的投资。2008年,她加入敦煌网深入创业团队,负责了两个核心部门。2年后,吴海燕重新回归华创资本,再度投身早期项目投资与孵化工作。


吴海燕首先表明,对企业软件、企业服务创业持乐观态度,接着提了四个观点,我们或可从中窥见当前企业服务、企业软件的创投机遇,这四个观点分别是:


一:“向后看”会低估当下的企业软件/服务创业投资机会: 如果进行类比,在投资人投资工作里大家经常做类比工作,比如做对标:软件公司要找之前的软件公司,比如用友、金蝶做对标。服务公司找上一代外包服务的肯定会低估当下企业服务和企业软件服务创业投资机遇。


二:“新常态”的宏观经济环境是企业软件/服务迎来转折机遇的关键: 不管是小微企业,还是中大型企业,对于效率提升都开始重视起来了,这就是以科技为本的,面向企业做SaaS服务的机会。在美国艾瑞克有1600亿美金市值,在中国还没有同样体量的公司,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发展状态越来越成熟,国内SaaS市场也是巨大空间。


三:“跨越式”成长机会——不妨看看美国大企业正在买什么:在企业寻找更好的机会时候不妨看看美国大企业都在研究些什么。


四:企业软件/服务的成长模式和估值模型不同于消费互联网。



以下为吴海燕演讲实录:


华创在14年、15年、16年三年时间里一共投资了80余家公司,其中三分之一在企业服务领域:包括企业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于小微企业的SaaS软件;横向的应用,例如易订货。我们在传统的企业服务上也投了很多,比如跟人力资源服务相关的项目面向企业法律服务的平台等,总体而言,华创对企业软件和企业服务是持一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下面我讲四点:


第一,“向后看”会低估现在国内企业软件和企业服务创业投资机会。 如果进行类比,在投资人投资工作里大家经常做类比工作,比如做对标:软件公司要找之前的软件公司,比如用友、金蝶做对标。服务公司找上一代外包服务的肯定会低估当下企业服务和企业软件服务创业投资机遇。


在过去,国内企业服务市场上从来没有出过特别大的公司。和国内过去20年里,面向消费者的机会相比,企业软件,企业服务在TMT领域没有那么多亮点:比如大家知道BAT市值都是几百亿美金,上千亿美金,稍微小一点的互联网公司,十亿、二三十亿美金级别也不小,但国内软件公司,也就是三四百亿人民币,年收入二三十亿人民币,有时候甚至还亏损。


和历史上已有的软件公司和服务公司相比,对于VC来讲企业软件,企业服务机会是不是就不够大呢?


第二,这两年描述宏观经济为“新常态”,意思就是中国GDP从过去将近两位数年增长率下降到百分之六点几,甚至百分之五点几,整体经济进入缓慢成长过程。


如果整体经济在5%、6%,在很多行业已经是不增长,甚至负增长的状态了。因为在互联网行业,移动互联网可能很多领域还是百分之二三十的成长。大家经常听到投资推动企业的成长,指的并不是VC给的股权投资所具有的成长,而是各个行业的企业解决成长问题是通过不断增加固定资产、人力资源的投入来拉动成长,比如制造业,比如贸易行业。如果销售机会来了,订单来了不够用怎么办,那就再上一个生产线,再加一些人手,这种方式导致这些行业对于供应链管理,效率提升没有那么在意,这就导致很多行业,比如大家可以观察周边的行业,贸易行业,钢铁行业等等,都不是很愿意为提升效率买单。


很多国外大型软件公司进入国内,这么多年了,市场份额始终不大,就是因为大家很少愿意像美国企业那样为效率买单。这两年经济在转型,这个时候跟过去中国的高增长红利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环境,这就是经济学家说的新常态。


高增长没有了,但是过去投资拉动固定资产的成本还在,这时候如果效率不提升,供应链不优化,很多企业的利润率就会不断降低,甚至变成负利润率,再也挣不回来。 这种情况下各行各业对于效率提升有着巨大的需求,但人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过去的活干不过来了,再加人就好了,但现在这种情况不再存在了。


不管是小微企业,还是中大型企业,对于效率提升都开始重视起来了,这就是以科技为本的,面向企业做SaaS服务的机会。在美国艾瑞克有1600亿美金市值,在中国还没有同样体量的公司,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发展状态越来越成熟,国内SaaS市场也是巨大空间。



第三,“跨越式”成长机会,不妨看看美国大企业正在买什么。 在企业服务方面我们有很多要学习的。国内的企业软件,企业服务当下机会在哪,可以看看美国在发生什么事情,在买什么。


艾瑞克过去十年里收购了100多家公司,在用14年53亿美金收购了一家公司。美国的超级2B服务公司在收购什么,肯定是在为趋势买单,那是什么样的趋势呢?我们自己过去做过一个他们的收购分析,不断收购数据公司、AI公司。对标国内,这里面有没有一个跨越阶段的成长机会?


第四个观点是,关于企业软件和企业服务投资在估值模型上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对标消费互联网的模式。 消费互联网领域有很多大家都熟悉的观点,比如有用户增长到了一个节点之后会呈现爆炸式增长,有病毒式推广的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