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迟早会来。
6月27日,天津西青区政务网发布“西青区教育局、西青区人社局关于印发西青区中小学教师聘期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其中明确:
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打破“一聘定终身”。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聘任实施动态管理,构建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
适用范围:
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中在编从事教育教学的教师(含双肩挑人员和兼任管理工作的教师)、教育系统其他岗位人员参照执行。
2024年8月1日开始实行。
今天说一条最关键的。
教师岗位聘期为3年,考核结果不合格,一般不再续聘。
对于不服从组织安排或者安排到新岗位后年度考核仍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可按规定程序解除聘用合同。
这意味着什么?
3年聘期,不合格安排新岗位,再不合格,就解除聘用合同。
理论上,6年就可以退出一个教师。
注意,适用范围包括所有在编教师。
不是有编制的一个办法,没有编制的另一个办法。
也不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原则上,一视同仁,全员参与。
唯一特例是聘期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每学年只完成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不进行聘期考核。
比如60岁退休,57岁时签了合同,那最后三年就不考核你了。
也算对老同志的一点温馨照顾吧。
教师退出机制这么快实行,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前几天有个新闻,天津武清区一楼盘,从最高160万降到39万。
这是腰斩再腰斩,斩到膝盖了。
房子大降价背后,意味着财政收入锐减,养不起这么多事业编了。
这只是一个原因。
2023年出生人口903万,创下1950年以来最低纪录,2024年搞不好要跌破800万。
通常情况下,生育率达到2.1,才能保证整体人口水平相对稳定,而我国已经低于1.5,跌破警戒线。
单纯的人口减少,不意味着教师过多。
现在一个班五十来个学生,说实在话还是太多了,降到三十人是最优的。
许多名校的清北班就是这个人数。
问题是全球经济下行,财政收入锐减,缩减编制的第一刀就只能落到老师头上了。
群众期待的教师退出机制:把能力不够态度不好品行不端的老师淘汰出局,留下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高素质老师。
实际上的教师退出机制,往往跟这个大相径庭。
那些关系多背景硬的,退出不了。
能力强业绩好的,可能留不下。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45岁以后的中老年教师。
卷不过年轻人,又拼不过关系户,还拉不下脸来跪舔领导,左看右看,都觉得脆弱。
有心整点别的,又拖家带口,顾虑重重。
按照目前的经济形势和人口趋势,许多地方的教师退出机制大概率避免不了。
推行速度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快。
我只希望,政策推行时,尽量公正点,给公立学校多留几个好老师。
也尽量温情点,给被解聘的老师一份失业保障。
他们常年呆在象牙塔里,温顺软弱还理想主义,一旦被推向社会,面临的阵痛,足以撕心裂肺。
时代的一粒灰,终究还是落到了某些人头上,沉重如山。
PS
:
后续我会继续解读该政策,给大家提供一个参考样本,好提前做点准备。感兴趣的请关注公众号“文先生说”。
推荐阅读:
形式主义家访,何时休?
寒暑假别折腾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