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人物
作者:环环
文章来源:环球人物(ID:globalpeople2006)
本文已获授权
她17岁就嫁了人,可三年后,丈夫死了,留下她一个人要撑起这个家;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她把整个家族打造成了一个“商业帝国”,她自己也成了富甲一方的女首富。
因为资助慈禧太后避难,她被收为义女,还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因为兴水利、办教育、建文庙、助军饷,她被当地人称为“活菩萨”。
如此不寻常的一生,结局却是出人意料:她把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巨额财产分给了所有下人,而她的坟茔却进不了她亲手建造的自家陵园,至今已了无踪迹……
百年之后,她的名字,已经被湮没无闻,留给后世的只是县志上短短的一段话和乡邻的传说。直到最近开播的新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把她的经历搬上了荧幕,才让所有人都认识了她。
她就是周莹,在剧里孙俪扮演的就是她。
算上甄嬛、芈月,这已经是孙俪第三次出演大女主戏了。但在看过了太多标榜女性独立成长的电视剧后,越来越多的人都在批评,现在的大女主,只是变种版的玛丽苏,上演的都是“男的都爱我,女的都嫉妒我”的戏码。
那么,历史上的周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呢? 环环今天就来给大家八一八。
在剧里,孙俪饰演的周莹,一开始是个江湖少女,舞刀剑、耍手段,到处卖艺。
后来养父输光了钱,把她卖给了一个大户人家当丫鬟。
历史上的周莹却是个大家闺秀。她太爷爷周梅村是商人,也是刑部员外郎,在当时非常有影响力。
当时的吴家也是个大门大户。周莹的公公吴蔚文是通奉大夫,官至从二品,他凭借办理淮盐盐务的便利,在扬州开了个盐务总号“裕隆全”,还在各地设立分号,一年就有数百万两银子的收入,是个远近闻名的大盐商;而周莹丈夫吴聘则是资政大夫,官至正二品,比他父亲还高一级。
在剧里,吴聘生了病,周莹为了“冲喜”才嫁给他。在周莹的故乡陕西泾阳当地也流传着“抱着公鸡冲喜”的传说。
但现实情况却是他们俩结婚三年后,吴聘才去世。吴聘和周莹曾有过一个女儿,只可惜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后来,周莹过继了一个两岁的侄儿做儿子,改名叫怀先。等怀先长到10岁时,周莹还收养了一个女儿。
吴聘去世后,儿子还年幼,周莹临危受命掌管了吴家家业。此时,她只有20岁。
在清末那个动乱的年代里,一个女人要想立足商场,谈何容易?
虽然吴家本身已有庞大的家底支撑,但她公公死后,吴家经营的商业已经逐渐衰落,她能倚靠的只有自己。
虽然对生意没啥经验,但周莹很懂得诚信经营的道理。她卖粮,亲自检查质量,动手拣杂、挑沙、过土;卖布亲自复尺;卖茶叶亲自品尝新陈。
相传在1903年,一位画商将几幅据说是宋徽宗的花鸟图,高价卖给了周莹收藏。可没多久,这画被鉴定是膺品。
周莹找来那个画商说:“你不应该靠欺骗捞银子。往后谁还敢与你做买卖?你记住,砸招牌的事,是商家最可耻的愚蠢!”
可没成想,这事过了没多久,她自家的一个商号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吴家在高陵县的一个店把海盐当成晋大青盐在卖,这让周莹知道后气到不行。她马上命盐店贴出告示,承认错误,还以三倍价格赔偿给了顾客。
经此一事,她盐店的销售额,在一夜间提高了四倍,占到全县盐销售量的七成多。事后,周莹命商店在门口挂了一块“诚实无诈自律自戒”的木匾作警示,只可惜这块牌匾在她死后毁于一场大火。
周莹还很懂得知人善任。她把身边的人视为兄弟姐妹,把管事伙计们视为手足。不但为他们成家立业,而且为他们教育子女。
相传她的财务总管骆荣,跟她共事终生,至死都一文未贪。
就这样,吴家的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各大商埠、码头都有了吴家的生意,南通北达连成一气。民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吴家的伙计走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
其经营范围之大,资本之雄厚,可以想见。
可后来,时局动乱,匪盗丛生,坚守商誉的商家也减少了,周莹却不为所动。
她千里贩粟不加价,为民解困,获得了民众的一致赞扬,却招来了一些粮商的痛恨,骂她砸了他们的饭碗。
周莹听到后只是笑笑说:“民以食为天,你若为谋取暴利,无所顾忌,真正砸破碗的人就是自己了。”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周莹的眼光是正确的。
一年秋天,关中棉花喜获丰收。但是棉花行想趁机杀价,但周莹还是坚持按照往年的市场价收购棉花,棉农便将棉花都卖给了她。
第二年,棉花歉收。因为上年棉花库存充足,周莹独占商机,赚了一大笔。
但周莹的格局远不止于此。
1900年,慈禧到西安避难时,周莹向她提供了10万两白银。慈禧亲手题写“护国夫人”牌匾,并收她为义女,从此以母女相称。对于一个寻常人家的女人,这种殊荣是绝无仅有的。
《辛丑条约》签订后,她又向慈禧进交白银,同赴国难。慈禧感于她的义举,封她为“一品诰命夫人”。
由于连年战乱和天灾,关中地区涌现出了饥民大潮。周莹决定开仓放粮,设置粥厂,赈济灾民。她还兴水利、办教育、建文庙,这一件件义事,使她成为关中地区远近闻名的“女商圣”。
但传奇,终有落幕的一天。
1910年,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商界沉浮之后,周莹去世,终年42岁。
据当地人说,在她出殡的当天,自发送葬的四邻乡亲就有八万。这种葬仪,在关中道上不是绝无仅有,也是空前绝后。
她把苦心经营几十年的巨额财产分给了所有下人,土地也归了村人共有。可她的坟茔却进不了她亲手修建的吴家陵园,只在陵园以东200多米的地方安葬,至今已了无踪迹。
作为晚清时期的女商人,能够在动荡混乱的时局中找到一次次商机,还能为国家捐资助饷、为乡民慷慨解囊,足以证明了周莹的才能与智慧。
而这些,或许不只是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更是一代秦商智慧的最好诠释。
环球人物新媒体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
并不得用于第三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