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真实故事计划
每天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国内首个真实故事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三联生活周刊  ·  不再粗犷的黑茶,还能捕获中年人的心吗?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不爱收集的我,中年开始帮孩子“攒破烂”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裸辞后,一个海归硕士的北京三年摆摊路 ·  4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帮50岁的妈妈相亲,她只想找一个“来电”的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真实故事计划

事业型妈妈,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崇拜么?

真实故事计划  · 公众号  · 杂志  · 2024-12-11 09:10

正文

"

在中国式的家庭中,母亲的光芒更加内敛,更多人对父母的崇拜是从崇拜父亲开始。但是,也有孩子发现了来自母亲的闪光点。

有人发现,母亲身形娇小,但会因为不忍孩子受委屈第一个冲到最前。有人发现母亲怀揣理想,没有在柴米油盐中丢弃年轻时的志向。也有人崇拜母亲,是因为发现母亲是埋藏于人间烟火之间,用质朴善良的秉性温暖他人的光源。

这些被孩子崇拜着的母亲,不再是隐忍和脆弱的代名词,而是作为引领者和启发者,带领孩子走向未来人生。


闪光的事业型妈妈


我的妈妈是地质专业的,年轻的时候,她因工作原因参与了很多勘探作业。如今我偶尔还会翻看她保留下来的笔记本,某次我在妈妈当年测绘知名佛像的工作记录中,看到了她写的一首即兴小诗,最后两句是“世人只求佛保佑,弟子心诚保佑佛”。

几十年过去,当我翻看到那首诗的时候,一种崇拜的感觉被唤起。从这简单几句里,读到青年时期的妈妈身上,潇洒又轻盈的那股劲,它感召着我。

   余音

图 | 1989年余音母亲于川渝进行测绘时的笔记

上世纪80年代,我出生于中部某省会城市的农村。我读小学的时候,家里开养猪场,多数时候是妈妈在管。她喜欢看央视的农业财经频道,看农村怎么发家致富。于是,我家相继养过肉鸡、蝎子,还种过灵芝。

在那个时代,养活家里四个孩子不容易,但是我们家基本没有出现过经济危机。我的母亲,就是那句“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现实写照。

她在农村敢想敢做,不怕失败,屡败屡战,还曾在2000年左右拿过三八红旗手。以前我并未察觉妈妈的能力,直到我也参加工作了,回想起来才意识到,妈妈有多优秀。

   林潇

我崇拜妈妈,她是我见到的第一位事业型女性。

她在很年轻、很懵懂的时候就结婚生了孩子,过上了每天倒面、炸油条的生活。当她和这种生活缠斗着的同时,还挤出时间和精力通过自学考证改变命运,这种不屈服的精神始终感染着我。
她坚信学习可以改变命运,每天结束工作、做完家务就学习到深夜。当时我还小,又怕黑,就睡在她的书桌下,等学习结束,我妈就抱我回卧室去。就这样,她考取了税务师和会计师的资格证,离开原来的轨道,开始创业。
我妈对所有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和时间,都堂堂正正地接受并享受,是个很尽兴的母亲。

   佚名

凭借努力和毅力,我妈不再是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女性,而是变成了我们全家的顶梁柱。

我妈是70后,那时候农村的女性没有什么自由恋爱的观念。她年轻时,经外婆介绍嫁给我爸之后,就过上了忍气吞声、苦中寻乐的生活。

她勤劳。农忙时我们那经常有雇人干活的,我妈经常去。十里八乡没有人不说她勤快、干活麻利。农闲时,我妈就靠着编竹筐的手艺做一些竹编,再靠着批发的商品,一起到集上卖。每逢赶集当天,我妈早早要把东西都搬到路边装上手推车,再一个人推到街上。那个车重得我哥一个成年男性推起来都吃力,但她就这样养活了我们。

后来家里发生了一些意外,妈妈外出打工,到了省城后,又靠自己的努力考取育婴师证,找到了一份薪资不低的工作。

我记得我妈总说,自己动手就满地都是钱,抓不住大钱抓小钱。

   不才

从我有记忆开始,家里就装了好几个大书架,妈妈上面摆满了她看的书和文学杂志。

妈妈出生于70年代的陕北农村,一直是县里学习成绩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可惜她家里姐妹多,到高中没钱供她读书,她最后只上了中专。凭借努力,她当上了初中老师。和同事比,她学历不高,却还是凭学识和能力拿了很多省市级的奖,还曾被调到延安市最好的初中任教。可惜还未报到,就被通知因学历不过关转岗失败,又回到了我们县城。

县城的人很少懂文学,妈妈几乎没什么能深入聊天的人,但每次回家我都能看到,她又看了很多最近获了奖的文学书。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我真的很佩服她,虽然没有像别人那样逆风翻盘般的人生,但是在柴米油盐的生活里,即便孤独也没有放下过对文学的热爱。

   海鸟

图 | 海鸟母亲在家看书学习


平凡,但值得崇拜


的母亲平凡、矮小,也没有读过几年书,却一直坚持给老人八元理发,遇到情况困难的,就只收五元甚至免费。我一直觉得纵使是在小城市里,这也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价格,但是她却这样一直做了几十年。

   杨子玉

图 | 杨子玉母亲为老人理发

七八岁的时候,我妈带我去吃肯德基。那时候还没线上支付,现金只能藏在口袋里。我俩穿着羽绒服,温暖喷香的肯德基店里挤满了人。正当我犹豫着要点些什么的时候,隐约看见妈妈口袋里的一沓红色东西漏出,掉在了地上。

一脚“唰”一下踩在了上面,她一边扭头让门口的保安报警,一边毫不松口地和疑似小偷的人对质,那一刻她就像个女战士。还有一次,妈妈带我走出县城,来到大城市点了好大一桌子菜,但是桌上的那条鱼并不新鲜,妈妈立即就和别人对峙,要求后面的菜别上了。我小时候脸皮薄,这样的争执让我觉得很难堪,后来妈妈又带我换了家餐厅,我因为赌气一口不吃。但过了几年,才明白妈妈是觉得难得带我出门,就想让我吃得好!

作为单亲妈妈,一边要照顾我的感受,一边还要面对很多未知的可能性,她其实非常勇敢,我也是长大后才开始懂得。

   蜡笔

2010年,我们班大四毕业时计划了一场毕业旅行,一直跟我们宿舍关系不太好的班长,很凑巧地没买到我们几个人去程的车票,也迟迟不肯退还我们车票钱。毕业典礼结束后,我们几个人对这件事仍旧耿耿于怀,留在教室里和班长为退钱这事僵持了很久。

那天来接我回家的妈妈见我半天没下来,跑上来听我们带着哭腔地讲了前因后果。班长还在一旁说,阿姨您别掺和,这是我们之间的事儿。我妈一下被点着了,说钱是我掏的,所以就是我的事儿。然后趁班长不注意一把拿走了桌上的票款,点出我们四个人的钱(财会工作点钱唰唰唰的),拿给我们说收好还给自己家长,然后把剩下多余的又放了回去,整个操作丝滑流畅行云流水震惊了全场。

在我此前的印象里,妈妈一直是个温柔的人,说话柔声细语,没脾气甚至没个性。那天是我第一次看到她雷厉风行又果断出击的样子,有种仗义执言英雄救美的感觉,也是在那之后,我学会为了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勇敢一次又一次。

   长大后还是活成了你的样子

小学毕业,我一位关系要好的同桌因为意外去世了。他的妈妈因此成为了失独母亲,其感受可想而知。我妈妈在那一段时间一直陪伴她,听她倾诉、陪她聊天,后来甚至还带她出去旅游散心,在此之前,她们两个并不熟悉。

   佚名

我坚信我妈就是坐太空舱到了火星,也能参加火星人兴趣小组。

我妈是个E人,无论是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她都能积极拓展自己的爱好,并且坚持社交活动。在北京帮我带外孙女的同时学会了游泳、吹葫芦丝,同时还是小区健身操骨干,周末红歌小组成员,后来又到广州帮我弟弟带两个孙子,又跑去学拉二胡,加入唱歌小组。

我妈有种对生活永远充满热爱和好奇心的特质,我也总是会不由自主地被她感染,变成一个从不抱怨身边环境,但去努力拥抱生活的人。

   梵蒂冈神尼

图 | 梵蒂冈神尼母亲参与小区“庆元旦”活动

进入恋爱后,我犹豫着要不要结束我稳定的生活,奔赴对方的城市。我妈很坦然地跟我说:你喜欢他就去吧,但是别让自己受委屈,不开心的话,妈妈再接你回家。

我妈50多岁了,对我的保护是支持、兜底。她说,不觉得我是恋爱脑,认为我珍惜感情,也勇敢去维护感情,是很勇敢的行为。她只想做我的后方,让我知道不管恋爱是否成功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算失败,也有她保护我。

   小爱

我的很多小学同学路过我家,即使已经多年没联系了,但是见到我妈都会亲切地喊阿姨,然后聊几句。我妈对我这些同学的情况比我还了解。

某天好多年没见面的小学同学竟然在我家喝茶,说是我妈太热情了,一定要邀请进来坐坐,对我而言,这些久未联系的同学连微信朋友圈点赞之交都算不上了,但是我妈并不在乎这些,她向来都是待人以诚,真心相交。更离谱的是,她还连带着认识了很多小学同学的家长。

因为我家在马路边,我妈经常在门口择菜洗菜,很多小学生放学回家都会路过我家门口,跟我妈讨自来水洗手洗脚凉快一下,我妈也乐此不疲地招呼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甚至是一些路过小摊贩她都认识,能聊上几句。

虽然她没去过大城市生活,她的天地就在这么一个小村子里面,但是她的世界很精彩很丰富,充满了人情味和善意。

   月月


妈妈教会我的事


崇拜妈妈,是因为她无意间的一句话,就点醒了年幼的我。

读小学时,老师教我们要帮妈妈分担家务,回家我就主动扫地、拖地。妈妈夸我:比我们大人打扫得还干净。

我很得意,跟妈妈说:“以后我也会帮妈妈拖地、扫地。”没想到,妈妈很严肃地跟我说:这个家的家务是所有家庭成员的责任,你做家务是帮助所有的家人分担,而不是替我做事。

这件事影响我至今,自那时候开始,我不会觉得母亲和所有女性长辈的劳动是应得的,有时候还会懵懵懂懂地敦促爸爸别偷懒,也做家务,还会时不时感谢妈妈对我的照顾。后来我接触了波伏娃《第二性》等女性主义知识,才意识到那是我第一次挣脱了女性身份的模板认知,有了平权意识。从小我妈就经常说自己是事业型女性。她是60后,和那一代的很多女性一样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与我们同龄人的女性主义者比,我的母亲年轻时很努力地兼顾工作和家庭,不能算如今看来很典型的女性主义者,抛开时代的局限,她那一句话给我的启示,让我此后都会以崇拜的目光看待我的母亲。

   陈星

在我中学的时候,学业压力很大,想养小动物又没时间照顾,所以选择了蚕宝宝。爸爸妈妈满城帮我找桑叶。后来蚕宝宝越长越大,越吃越多,无力负担,只能想办法送掉。妈妈就在我以前上的小学门口摆了一个小摊子,折了许多小纸盒,还写了一块牌子“免费赠送蚕宝宝”,让那天放学的小朋友收获了一份额外的快乐。

每一条蚕宝宝的生命,都被母亲珍视,并且郑重托付出去。我很多年后才意识到,这是一场温暖了我很久的“生命教育”。

   小叶子

虽然妈妈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我却因为她,在学会骑自行车的同时,也学会了“直立行走”。

在我中考结束的那个暑假。妈妈让我学骑自行车,我不干,觉得到这个年龄再去学太丢人。在我们那个时代,同龄的孩子们都是在很小的年纪,趁家长不注意,就偷摸把家长的28大杠的自行车推出去骑,因为车身高大,小孩根本坐不到车座上,就用一手抱着横梁,一手扶把,在横梁下“掏裆”骑,往往家长怕危险,还经常骂着制止。但就这样,孩子们反而都很快学会了。

可能因为我老实又胆小,一直到初三都没学会,当时周围几乎找不到不会骑自行车的同龄人了。我学校离得近,不需要骑车,周末去远些的地方,就爸爸或哥哥骑自行车送我,我也再没想过学骑车。

中考之后,妈妈说我得学会骑自行车,想去哪就更自由。我觉得别人都很小的时候学会了,我这么大了还不会,学不会多丢人。妈妈发现我最主要是怕别人笑话,跟我说,多大都可以学会,妈先学,你看看。

妈妈那年已经42岁了,每天上下班都是走路。我以为她也就是随便说说,没当真。结果没过几天,妈妈喊我去看她骑车。看着妈妈略显生疏但却稳稳当当地骑了一大圈,我直接愣住了,此前我还没有见到过哪个像妈妈那个年纪的人,一下子学会了自行车。哥哥跟我说他俩每天起早贪黑地早晚去练,刚好外边也没人,没几天就会了。

我也有女儿,在和女儿相处的日子里,我经常急功近利地希望快速解决问题、责备孩子,给孩子施加很多压力,或者把焦虑传给孩子。我崇拜妈妈的行动力,更崇拜妈妈可以这样处理问题,她从没硬逼我,却身体力行起到了示范作用,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欣姐

母亲出了名的孝顺。

三年前,我的爷爷奶奶因病住进了养老院,生活已经无法自理。我母亲每天六点起床,先去菜市场买菜,然后便是去养老院给爷爷奶奶喂早饭、洗脸。我奶奶一米七三的大个子,因为膝盖有老毛病起床需要人搀扶,母亲每天都要从床上抱起她,在养老院的走廊里慢慢地走一两个来回,防止褥疮。爷爷因为高位瘫痪,大小便都在床上,母亲搀扶完奶奶就去给爷爷擦洗床褥、换尿不湿。每天下班后,母亲又回到养老院带爷爷奶奶洗脸刷牙,陪他们讲讲话、汇报着我的学习与工作。

养老院的大门有时候因为保安的偷懒早早地就关上,等十点左右母亲从养老院下来的时候,大门通常就已经锁了。她每次都要艰难地翻过那个陡高的老式电动门,我很难想象那是个什么样的场景,一定非常艰难,年轻人都很难翻,更别说一个50多岁的女人。

就这样三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爷爷奶奶安详地度过了他们的晚年。养老院里的护工、医生都和我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孝顺的媳妇,胜过很多人的女儿。我时常在想,如果换作是我,真的能做到这个程度吗,但我母亲做到了,百善孝为先,这句话通过眼见母亲的身体力行,我始终铭记在心。

   稻草人

在母亲的影响下,我在小学阶段就读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早早读到弗洛伊德、荣格、集体潜意识等等。从小到大,妈妈每天都会问我:“今天过得开心吗?”她说只要心情舒畅,没有什么生活中的坎是过不去的。

妈妈不是爱人,但我们都是从妈妈那里,学习到亲密关系的最初模式。在妈妈那里,我第一次学到了,什么是爱,什么是人。

母亲27岁相亲结婚,28岁生下我,30岁经历失业下岗,32岁打离婚官司,带我离开了自私、冷漠,在女儿高烧时仍然在打游戏的亲生父亲。即使他是医生,仍不愿意在下班时间带我去看看急诊。

36岁,母亲在工作之余,每天下班挤2小时的公交车,去上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疗愈在原生家庭和婚姻中受到的伤害,并期望给我更具有心理学知识支持的教育。母亲最终成功考到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并参与到突发灾害的灾后心理重建工作项目中,却因受专业门槛限制,止步于此。两年后,母亲辞去了不喜欢的财务工作,开始筹备自己的心理咨询工作室,成功支撑了一年半多,接到了一些来访案例。但在2010年前后的西北三线城市,心理咨询仍然是小众事物,最终母亲还是回到了本行。

但在今年退休后,母亲又重新拾起了对心理学的热爱,重新开始参与到社区心理专线的义务咨询工作中。母亲说,这与金钱和收入无关,她热爱的就是倾听、建立连结、帮助的过程。

   桐子

图 | 桐子和母亲读过的部分心理书籍

- END -
本期策划 | 白欣玥
编辑 | 温丽虹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