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刘翔电子研究
国信电子行业分析师:刘翔、蓝逸翔、马红丽、唐泓翼,关注中国电子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角色的渐进式升级,致力于为A股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电子板块股票投资咨询,为中国电子产业与资本共荣尽一己绵薄之力。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京师心理大学堂  ·  用更广阔的时间观拥抱更幸福的人生 ·  2 天前  
简单心理  ·  不懂,怎么有人这么「喜欢」工作啊? ·  23 小时前  
陈忻儿童心理  ·  《从心理解孩子》课程简单介绍(2025春季班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刘翔电子研究

太平洋电子|每周关键词:中芯国际&AMD&意法半导体&三星&联发科&台积电&DRAM

刘翔电子研究  · 公众号  ·  · 2018-05-01 21:25

正文

翔述上周关键词

国家大基金和大唐电信增持中芯国际

4月24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显示,有条件同意以每股配售股份10.65港元配售约2.41亿股配售股份,发行本金总额为6500万美元的获配售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及大唐有意认购本金额为2亿美元大唐额外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其中,发行大唐优先股份及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优先股份所得款项净额(扣除费用及开支)分别约为4.998亿美元和12.62亿港元,共计约6.62亿美元(以7.8034港元兑换1美元),用于未来公司扩充产能相关的资本开支和一般公司用途。中芯国际认为,认购事项将加强公司与大唐、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的关系,为本公司提供额外资金来源,满足配售事项及发行获配售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筹集的资金未足以应付的资金需要。

资料来源:集微网


AMD一季度营收大涨40%:抢英特尔份额盘后涨10%

4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AMD公布季度财报,营收达到16.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鉴于个人电脑市场的增长幅度不会达到40%,而相比之下其竞争对手英特尔的增长速度也并不快,所以AMD的芯片业务正在抢占英特尔的市场份额。这一趋势在上个季度很明显。根据市场研究公司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AMD于2017年推出Zen架构系列处理器后,其市场份额增长幅度明显,从2016年第四季度的8%增长到2017年第四季度的12%。现在AMD已经针对英特尔产品线发布了更多种类的芯片。在盘后交易中,AMD股价上涨9.9%至每股10.67美元。本季度由于Ryzen系列处理器和Radeon系列显卡的销量不错,计算和图形部门本季度营收增长至11.2亿美元,同比增长95%。


在截至3月31日的第一季度,AMD的每股收益预计为9美分,而去年同期每股亏损4美分。同期营收预计为15.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84亿美元。而实际每股收益为11美分,营收达到了16.5亿美元,AMD业绩均高于此前预期。

资料来源:网易科技


2017年STM32 MCU出货超10亿颗,中国市场贡献巨大

4月25日至26日,意法半导体(以下简称ST)在深圳召开第三届“STM32中国峰会”。本次峰会主题是“无线连接与云接入”。讨论的主要话题包括传感与数据处理、安全、智慧工业等。包括微软、阿里云、机智云等众多合作伙伴带来的与ST合作方案。


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ST拥有广泛的产品线,传感器、功率器件、汽车产品和嵌入式处理器解决方案,在物联网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其中MCU是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ST在通用微控制器市场份额约占据19%,公司拥有超过800款的STM32产品,超过50000个客户。


2017年,公司STM32全球出货量高达10亿颗,相当于秒卖出32颗。其中亚太区市场ST通用微控制器的收入份额占比超过一半。特别是中国,据调研公司iSuppli数据显示,ST在2017年中国排名第二的标准微控制器厂商,市场占比达到16%。并且拥有市场上最广的Cortex®-M微控制器产品线,800余款STM32产品。自2007年至今,ST MCU在中国实现了27%的复合年均增长率。ST官方还预计,到2020年公司在中国MCU的市场份额将超过20%


当前,ST正在开发全新一代STM32无线产品——STM32WB,它采用双核(CMO+内核负责协议栈),搭配双调制解调器(BLE和802.15.4),具备Cortex M0区的安全功能,便于用户基于CM4硬核开发应用。预计该产品将在2018年下半年上市。


意法半导体中国微控制器事业部市场及应用总监曹锦东表示,生态系统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它促使2017年ST MCU(8位+32位)销量达到了20亿。未来将继续中国与主要推动者密切合作。同时,ST 还制定了STM32人才培养计划。包括TTT计划、优秀课程、STM32设计竞赛,助力中国教育发展。

资料来源:集微网


IHS:2017年全球十大半导体厂排名,三星首次登顶

IHS Markit研究指出,201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营收达到4291亿美元,与2016年相较成长了21.7%,年成长率创下近14年新高。而三星也借着53.6%的年成长率,取代蝉连25年的英特尔成为2017年全球最大半导体厂商。


高通仍为第一大IC设计厂商,内存则是半导体产业中发展最强劲的类别,与2016年营收相比成长了60.8%,其中DRAM成长幅度最高,2017年成长率达76%;NAND Flash居次,成长率达46.6% ,创下这两种IC内存近10年以来最高的营收成长率。


IHS Markit内存与储存资深总监Craig Stice表示,NAND内存技术从2D NAND发展至3D NAND,使市场在2017年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也导致NAND内存价格上涨。不过进入2018年,3D NAND已达到近四分之三的总生产比,预计能缓解SSD与移动设备市场供需紧张的问题,尽管价格可能会随之大幅下降,2018年仍会是NADA营收创纪录的一年。

资料来源:集微网


联发科发声明:正申请中兴通讯的货品出口许可证

27日有消息称台湾当局已要求联发科停止向中兴通讯出售芯片。消息传出之后,联发科速发辟谣,称没有发布不能(给中兴)供货的声明。


联发科方面回应称,下午在法人说明会上,有人谈及了中兴被美国政府禁运一事,蔡力行表示,如果台湾地区有关部门要求联发科停止向中兴通讯出售芯片的话,联发科会遵守规定。


28日凌晨01:12分,联发科发微博称正申请对中兴出口许可,其表示依台湾经济部国贸局之要求,本公司目前正积极准备相关文件,申请中兴通讯的货品出口许可证。以期尽快获得货品出口许可证后,依法继续顺利出货。


联发科27日还公布了其3月份和第一季度业绩,其2018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96.5亿元新台币(约合17亿美元),环比下滑17.8%,同比下滑11.5%。不过,该季度营收符合该公司在1月底给出的预期目标。联发科3月份的营收为201.1亿元新台币(约合6.9亿美元),环比增长58.2%,创4个月以来的新高。


联发科表示,由于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其移动SoC第一季度的出货量将从去年第四季度的1.1亿至1.2亿件降至7500万至8500万件。

资料来源:IT之家


台积电计划投资135亿美元扩大新竹厂区

台积电计划投资135亿美元扩大新竹厂区,有意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放缓之际重振成长之势。


台积电发言人孙又文透过电话表示,台积电正等待环评,以及在取得土地方面政府的协助,因此这个计划仍处于初步阶段。新竹是台积电总部和主要晶圆生产基地,包括研发中心。


投资处长张铭斌在接受台湾经济日报专访时透露,某本土半导体业者在竹科铜锣园区,打算投资400亿元兴建一座12吋晶圆厂。


台积电上周所作本季营收展望远低于分析师预期,引发从苹果到意法半导体等科技股下跌。台积电正在向加密货币挖矿设备等新市场拓展,但随着已开发市场饱和并且更换周期加长,其面临智能手机厂商需求放缓的局面。

资料来源:彭博社


DRAM三巨头涉嫌操控芯片价格面临集体诉讼

据科技博客AppleInsider报道,三星电子、SK 海力士以及美光科技又遇到了一桩集体诉讼,被指控串谋限制DRAM内存芯片供应,从而人为地将零售价格保持在高位。


据悉,这起集体诉讼面向在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2月1日购买并使用DRAM芯片设备的所有美国消费者,包括Mac、iPad以及iPhone。


律师事务所Hagens Berman表示,尽管DRAM芯片的需求量创纪录,但是三星电子、SK 海力士以及美光科技之间的竞争能够使芯片价格下滑。然而事实上从2016年第一季度至2017年第三季度,三家公司的DRAM芯片销售额提高了一倍以上,原因是三家公司的产量下降,并串谋操纵芯片价格。”


长期以来,DRAM行业一直由三强把持。韩国的三星电子、SK海力士以及美国的美光科技拥有该领域的绝对话语权,三者的座次也相对固定。2017年三季度数据显示,这三家企业的营收市占率分别为45.8%、28.7%和21.0%,共豪取九成份额。


自去年二季度起,DRAM(主要包括PC内存、移动式内存、服务器内存)产业营收都在一路飙升,每个季度都在刷新销售额纪录。2017年,DRAM芯片价格大涨了47%,创下了30年来的最大涨幅。此前也有消息称,三星电子正在大举扩充DRAM产能。

资料来源:集微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