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梅斯医学
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linic門诊新视野  ·  PCR Tokyo Valves ... ·  2 天前  
新青年麻醉论坛  ·  本周公开课 | ... ·  4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顶级罕见!一辈子都可能难遇的病例!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梅斯医学

Stroke: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迟发性缺血及功能预后的早期预测!

梅斯医学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7-07 18:01

正文

导语: SAH后72小时内的DTI参数与DCI发生和功能结局独立相关,DTI参数可以作为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标记物

来源:梅斯医学


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是某些疾病脑损伤的标志物。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在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研究人员调查了发病72小时内测量的DTII参数是否与迟发性脑缺血(DCI)以及3个月后功能预后较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3)相关。

在60例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少于72小时完成了DTI检查的一项前瞻性队列中,研究人员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了发病72小时内分数各向异性和表观扩散系数与DCI发生和3个月结局之间的相关性,调整了已知的预后预测因素。

在SAH后72小时内,研究人员发现小脑分数各向异性值与DCI发生有关(分数各向异性值每增加0.1,DCI的发生几率降低78%;P=0.019)。早期的表观扩散系数与DCI不存在相关性。在调整混杂变量后,在前半卵圆中心表观扩散系数每增加10U,相对应的不良预后的几率增加15%(P=0.061)。

由此可见,SAH后72小时内的DTI参数与DCI发生和功能结局独立相关。这些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DTI参数可以作为非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标记物。

原始出处:
Isabel Fragata,et al. Early Prediction of Delayed Ischemia and Functional Outcome in Acute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Role of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Stroke. 201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