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linic門诊新视野
心血管领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影像科医生专属|腱鞘炎自救指南】 ·  15 小时前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昨天  
八桂教育  ·  寒假多场景近视防控20问答 ·  昨天  
放射学实践  ·  RSNA2024心脏CT及MRI ·  昨天  
丁香园  ·  全球首个!猪肾移植临床试验来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linic門诊新视野

PCR Tokyo Valves 2025丨Tsuyoshi Kaneko教授:AltaValve™早期可行性研究6个月随访结果

Clinic門诊新视野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2-08 18:28

正文

2025年2月7日-9日,东京瓣膜病介入治疗会议(PCR Tokyo Valves)举行期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Tsuyoshi Kaneko教授公布了AltaValve™早期可行性研究6个月随访结果,初步证实了新一代AltaValve™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治疗外科手术高危的症状性重度二尖瓣反流(MR)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背景




PCR TOKYO VALVES 2025

目前治疗二尖瓣反流(MR)的主要手段是外科瓣膜修复术和置换术,然而传统外科手术需要进行开胸、体外循环等,对于高龄、症状性、心肺功能差等患者来说风险较高,难以满足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术(TMVR)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介入导管技术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二尖瓣位置,从而完成人工瓣膜植入,恢复瓣膜功能,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尽管目前多种TMVR瓣膜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了良好的初步随访结果,但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瓣环大小不匹配和二尖瓣瓣环钙化(MAC)等问题,仍然限制了TMVR的发展。AltaValve™系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全回收经房间隔低外径经导管二尖瓣置换系统,其采用独特的环上瓣和心房固定设计,有效减少对二尖瓣解剖结构的影响,最大程度降低术后LVOTO发生率,达到更安全、更优异的临床效果。

研究设计





PCR TOKYO VALVES 2025

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单臂研究,旨在评估AltaValve™系统治疗症状性重度MR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共纳入了30例患有症状性重度MR且不适合外科手术的患者,分别在术后30天、6个月、术后1年至5年每年进行随访。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均接受详细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临床评估,以监测心脏功能的变化和治疗效果。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术后30天内的全因死亡率和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结果





PCR TOKYO VALVES 2025

在基线时,患者平均年龄76.9±6.2岁,43%患者年龄超过80岁,女性占63%。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面,20%患者为NYHA II级,80%患者为NYHA III或IV级。手术风险评分(STS-PROM)平均为5.3±1.8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为53.8±9.0%。MR病因方面,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与退行性/混合性二尖瓣反流(DMR/Mixed)各占50%。二尖瓣环钙化(MAC)方面,73%患者无或轻微钙化,10%为轻度钙化,17%为中度或重度钙化。房颤病史方面,37%患者为慢性房颤病史,50%为阵发性房颤,3%病史未知,10%无房颤病史。

图1. 基线特征



手术特征方面,术中使用瓣膜尺寸包括40 mm(7/30,23%)、46 mm(15/30,50%)和54 mm(8/30,27%)。57%(17/30)患者为经房间隔入路,43%(13/30)患者为经心尖入路。AltaValve™技术成功率为97%,手术死亡率与股动脉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为0%,术后即刻所有患者的MR程度从重度改善至微量或无反流。


图2. 手术特征



术后30天时,全因死亡率为10%,心脏相关死亡率为7%,其中经房间隔入路的心脏相关死亡率为0%,血栓形成发生率3%,并且无卒中、新起搏器植入、二尖瓣再次干预和新发房颤的发生。瓣膜血流动力学方面,患者MR程度显著降低,平均二尖瓣和LVOT压差分别为4.1 mmHg和2.0 mmHg。平均LVEF为52%。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平均KCCQ评分从基线55分上升至65分,6MWD从基线227米上升至250米。

术后6个月时,全因死亡率为14%,心脏相关死亡率为7%,其中经房间隔入路的心脏相关死亡率为0%。血栓形成发生率3%,并且无卒中、新起搏器植入、二尖瓣再次干预和新发房颤的发生。瓣膜血流动力学方面,患者MR程度显著降低,平均二尖瓣和LVOT压差分别为3.8 mmHg和2.0 mmHg。平均LVEF为53%。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平均KCCQ评分从基线55分上升至70分,6MWD从基线227米上升至310米。超声心动图在独立核心实验室分析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时患者左心房正性重塑,并维持左心房顺应性,左房容积指数自基线降低12.7±14.6 mL( P <0.05),左房收缩力自基线上升3.6±7.45%( P =0.10)。


图3. 术后30天和6个月临床结果


图4. 术后30天和6个月瓣膜血流动力学结果


图5. 术后30天和6个月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改善情况


图6. 术后6个月左房正性重塑情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