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简单心理
Hi,欢迎来到国内最大的心理服务平台——简单心理!这里有最实用的心理学涨姿势内容,还有数百位全国顶尖的心理咨询师为你服务。应用商店搜索“简单心理”下载APP,随时随地获取心理帮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  你以为是懒,其实是已经过度疲劳的 4 种表现! ·  2 天前  
奔波儿灞与灞波儿奔  ·  你以为是懒,其实是已经过度疲劳的 4 种表现! ·  2 天前  
社會學會社  ·  查尔斯·库利 | 社会自我:“我”的意义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简单心理

「我什么都不擅长,但我擅长惩罚自己」

简单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7-29 14:00

正文

简单心理 MYTHERAPIST

Rae是个胖女孩,当她走在街上、学校里,她那让人无法忽视的庞大身躯遭到了众人的嘲笑,这让她很自卑。


就像她给日记起的名字那样:My Mad Fat Diary(肥瑞的疯狂日记),这两个词似乎成为了她对自己的定义。

 


曾因为患有暴食症而住了很久的精神病院, 她也成为了别人口中的“疯子”,而她自己也这样认为。


从她身上那些自己割出的伤痕就能看出,她有多痛恨自己。

 

(至少这些疤痕证明我是活着的)


Rae很会惩罚自己,每当别人因为她而受到伤害、每次因为自己的“精神失常”给别人添麻烦时,她都无比自责。


她会对自己说“你就是个累赘,你只会把所有事情搞砸,没人愿你和你在一起,你应该去死”,然后再一次伤害自己。

 


看剧评时,很多人说自己从Rae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们也曾经和自己说过类似的话:我怎么这么笨!我只会给人添麻烦!我就活该受罚。

 

我们善于用自己或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有时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


人们常说,生活对我太不好了,而事实上,是我们对自己太不好了。

 



你是个经常惩罚自己的人吗?

 

自我惩罚(self punishment)是世界上最狠毒、最严酷的惩罚,因为它是我们主动施加给自己的。


它可能通过很多途径实现:

 

  • 非理性的自责(negative self talk)

    当我们没考好、面试失败、工作上出现失误时,习惯于自我惩罚的人不会去思考这次受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他们会认为就是自己的错,就是自己没用,甚至会对自己说:“你还能干点什么!你活着还有什么价值!”;


  • 用关系惩罚自己(abusive relationship)

    有些人总是爱上不可能的对象,或是大众意义上的“渣男/渣女”,这可能也是一种自我惩罚的手段。

    习惯于自我惩罚的人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只配得到这样的对待,只配被所爱的人伤害。他们甚至可能有些希望在关系中受虐,因为这符合他们对于自己的期待。


  • 自残、自虐(self injury)

    就像文章开头的Rae那样,自残也是一种自我惩罚的手段,它会让人觉得自己还活着,但有时自残会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可能会痛恨自己到以死谢罪。

 

另外, 一些看似积极的行为的背后也可能是自我惩罚。 


很多人通过吃草、大量运动来减肥,规定自己坚持多少天不能吃甜食,吃了之后就要罚自己跑10公里。


有些人在晚上拼命学习和工作,也是为了弥补白天碌碌无为引发的罪恶感。

 

很多时候,自我惩罚甚至是无意识的,人们会把一些意外解释为因果报应,是对自己做错事情的惩罚。

 

就如同人们永远能为处罚他人找到借口那样,人们也总能为惩罚自己找到理由。



在合理范围内的适度惩罚是有积极意义的,它使我们纠正自己的行为,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不再做违背规范的事情。它也确实能在短时间内带来一些宽慰感、正义感。

 

但长期的、慢性的自我惩罚,有可能对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


自我伤害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也与其他心理疾病相关,如抑郁、焦虑、饮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那些在经历过灾难、战争或恶性事件的幸存者们,通常会产生类似于“为什么活下来的是我”、“如果当时怎样,就能有更多人活下来了”这样的想法。 


他们之中的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原谅自己,每天都在受着良心和回忆的煎熬。


研究者们将其称为道德受虐(moral masochism),同时发现他们容易在之后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以此来惩罚自己,故意让自己“过得不好”。



自我惩罚的背后是什么?

 

自我惩罚中,人们体验到的核心情感是内疚(guilt)和羞耻(shame)。


内疚是指向他人的:自己对他人造成了伤害,自己应该为他人的不幸承担责任;


而羞耻是指向自身的:我,是个坏人。

 

也正是因为自我惩罚者的内疚和羞耻是让他们坚信自己是一切错误、不幸的源头,因此他们往往无法接受别人的安慰。


集体合作的时候,有时因为你负责的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导致全部任务延期或者失败。


这时,其他队友/同事无论怎样安慰:“没关系的,这不是你的错。” 都无济于事,你就是无法原谅自己,不断反复回想自己的过失。


甚至,他人的安慰反而会让你更加怪罪自己。

 

你为什么对自己那么狠?

 

1.我活该受罚

 

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们有动力去保持良好的感觉,减少不好的内心体验。


但对于一些低自尊者来说,他们想要修复不良心情的动机更少,甚至会有意去做一些事情维持消极的体验(Joanne et.al., 2009)。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不受人喜爱的”,即使没有人这样对Ta说过,他也会通过主动回避他人、拒绝邀请、甚至故意出糗然后道歉。


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只配得到这样的对待。

 


2.惩罚使我进步

 

有些人把惩罚当成督促自己进步的方式。在一些宗教中,肉体的疼痛是一种消灭内心妄念的手段。

 

Brock(2011)等人的经典实验也显示,当被试回忆了有关于违反道德的故事之后,他们会把自己的手放在冰水里更长的时间(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


疼痛和受罚减少了他们之后的愧疚感,让他们感觉自己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

 


3.通过惩罚自己来惩罚别人

 

有时候,人们惩罚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别人更受罪

 

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她高中时曾很多次试图自杀,割腕、但她跟我说:“我爸妈每天都逼我,从来不给我自由。每次我“自杀”之后,我爸妈就会对我宽松一点。”


她并不是真正想“杀掉自己”,只是想要通过“杀掉我父母的女儿”来报复父母。


用惩罚自己的方法来惩罚别人,就像是一个人在无声的呐喊着:“看看我啊!看看我现在的样子,看看你们把我害得多惨。”

  


如何停止自我惩罚?

 

自我惩罚很可能是深深扎根于自身的行为模式。仅仅表面上说:“对自己好一点”是不够的,有时候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


因为在一个善于自我惩罚的人眼中,“对自己好” 是一件不可饶恕的事情,宽容就是放纵,怎么能对自己好呢!

 

所以,逻辑看似顺畅: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自信,接纳自己,开始对自己好一点,就能够停止自我惩罚。


但是,这只不过是一套循环论证。实际问题要复杂得多,想要停止自我惩罚,解决低自尊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是当我们感到受伤时,需要寻找一种除了自我惩罚之外的新方法来缓解这种伤痛。


例如依靠他人的安慰,并且学会内化这种抚慰,进而逐渐地能够自我抚慰(self soothing)。


最后, 想与你分享《My mad fat diary》中让我最受触动和启发的一幕:

 

经过了很多次心理咨询,Rae却认为毫无进展,她仍然形容自己是个“可怕的疯子”。

 

她绝望地向咨询师喊道:“每次治疗,你都说我要懂得爱自己,要对自己更好一点!几个月了,你就像复读机一样!但你从未告诉过我如何开始爱自己,什么时候开始!”



咨询师说:“好,那我们现在就开始。”他先让Rae闭上眼睛,并问道:“你讨厌自己什么?”

 

Rae哭着回答:“我很肥。我很丑。我总是毁掉一切。”

 


“试着回忆一下,你这样讨厌自己多久了?”

“我不知道,大概从9、10 岁就开始了吧。”

 

“听起来这是你很久之前就形成的看法了。” 接着,他让Rae想象10岁时的自己,想象她就坐在面前。

 

 

现在,请你对这个小孩说:你很肥。你很丑。你没用。你没有任何价值,你活着只会给人增添负担。

 


Rae 说不出口,她觉得这很残忍。

 


但咨询师却说:“ 你已经做了,这就是你每天都在对自己做的事情。

 

想象小时候的自己,那个有点笨拙的小孩,现在就坐在你的对面,看着你,你要如何忍心说出那些话?

 

如果你不想伤害那个小孩子,那也请不要伤害自己。

 


所以,当你再想要对自己说一些严厉的话,想惩罚自己时,想想你会对那个小孩子说什么,那也就是你需要对自己说的。



如果你暂时没法做到接纳、安慰自己,也没有关系。也许可以建立一段新的、安全的咨询关系,在这段支持性的关系中,开始改变的第一步。


我们本周推荐了几位咨询师,如果你或是身边的人需要帮助,可以在阅读原文中找到他们。



“The real violence, the violence I realized was unforgivable, is the violence that we do to ourselves, when we're too afraid to be who we really are.”


“真正的暴行,是我们太害怕成为真实的自己的时候对自己施加的,这才是不可原谅的。”

——《Sense 8》


References:


Bastian, B., Jetten, J., & Fasoli, F. (2011). Cleansing the Soul by Hurting the Flesh The Guilt-Reducing Effect of Pa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3), 334-335.

Klonsky, E. D. (2007). The functions of deliberate self-injury: 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7(2), 226-239.


Wood, J. V., Heimpel, S. A., Manwell, L. A., & Whittington, E. J. (2009). This mood is familiar and I don't deserve to feel better anyway: mechanisms underlying self-esteem differences in motivation to repair sad mood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2), 363.

 





公众号原创文章归简单心理版权所有

任何组织,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载和二次修改

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了解咨询师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