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总分总基本结构
这是最基本的一个套路,想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就先从这个开始吧。
结论:
把你想表达的内容浓缩成一句话,当成结论放在第一句,这样别人就知道你的主题是什么。
要点:
也就是支撑你结论的案例、数据或者理论,“要点”必须客观公正,切勿主观评述,否则它会变成你的另一个结论。
总结:
也就是把你的结论再次强调一下,当然你可以换种说法,以增加说服力。
例如用这个方法来说写作的重要性:
结论:写作对人的心智成长很有帮助。
要点:写作会倒逼你阅读;写作会让你思路清晰;写作会让你留意身边的小事。
总结:写作不仅仅是作家的事,更是每个年轻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
02
SCQA故事框架套路
SCQA故事框架用于时间不是特别紧迫的情况下,如果你有机会娓娓道来,运用这个模型,效果非常好。
因为,听故事是一个人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它的优点在于制造悬念,然后给出答案。
情景:
将你所要表达事件的背景说明一下。
冲突:
在这个背景下产生了哪些矛盾?
疑问:
这个矛盾要如何解决?
回答:
最后给出答案。
有时我会在一些不太正式的沙龙里用这一招做开场白,例如:
情景:
在我年轻时,认识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
冲突:
她竟然愿意为我献出她的生命!
疑问:
她强忍泪水,又坚定无比的对我说,
答案:
“你再缠着我,我就去死!”
SCQA故事框架不但适用于口语表达,在写邮件时也可以作为一个框架来运用。
比如,你想请其他部门的同事帮忙,就可以先简单说一下背景,再说一下你面临的困难,如何解决呢?需要对方如此这般……
用这种办法,别人答应的概率会大大提升,要知道,人是一种因果动物,你说了因,别人才好给你果。
03
钩子表达套路
你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在一个场合下,突然让你有条理的表达一些观点,而此时,你完全没有准备。
如果你学会钩子法则,就能轻松应对了。
之所以叫“钩子”,是因为人的思路一般是比较混乱,每一个钩子就如同一个话题的支撑,钩住你想表达的内容,不至于散乱。
介绍四种钩子给大家,分别为:
时间钩、关联钩、天秤钩和调焦钩。
一般情况下,每一个钩子法则下都有三个小钩子,也就是三个小主题。
为什么是三个?因为“三”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字,既不冗长,也不单薄。
时间钩:
常见的钩子有“过去、现在、未来”、“去年、今年、明年”、“短期、中期、长期”
时间钩上手极其简单,而且应用极广。
比如你向领导汇报工作计划,就可以说现在需要做什么,三个月内准备做什么,年底前要做什么。
或者当你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讲一段话,你可以说回望过去怎样怎样,立足现在怎样怎样,放眼未来怎样怎样。
关联钩:
指与你表达的主题能关联起来的事物,把TA们形成三个钩子来表述。
这类钩子海了去了,比如:“公司、员工、客户”、“老师、学生、家长”......
以上钩子与钩子之间属同一纬度,会显得很工整。但即使纬度不同,如果应景也同样精彩。
比如,在公司晚会上中了个大奖,主持人让你发表获奖感言时,你可以说:
以前抽奖箱总不出我号码,主持人总不念我名字,奖品总不跟我回家,今天你们统统要失望了......
天秤钩:
如同它的名字。是让你描述两个极端观点后,表达你的中性观点。
这种表达手法非常高超,使自己观点符合上帝视角,极其容易获得对方的认可。
常见的钩子有:“一方面来看,反过来看,平心而论”、“太过、不及、刚好”
天秤钩也是我最喜欢的套路,它可以反逼你采取一种客观角度来看待事物。
调焦钩:
如同单反相机的镜头,可拉近或拉远。你的观点表达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大或缩小。
经常用的钩子有:“个人、公司、行业”、“广东、中国、亚洲”、“战斗、战役、战争”
将你的观点拉近还是拉远,则要看你希望将受众带向哪个方向,如果设置得当,会非常吸引人。
例如,有朋友问我如何提高把妹的成功率?
拉远方式的表达:
具体地讲,你要先杜绝一些例如在别人面前打嗝、不良坐姿等小毛病。
这代表着,你的日常习惯非常糟糕。
如果上升一个高度,你会被认为缺乏教养和没有品味。
拉近方式的表达:
总的来讲,想把妹成功,你必须拥有一种共情能力。
但是,共情能力必须通过实施一些招术来慢慢积累。
04
电梯演说套路
“电梯演说”在很多大型的咨询公司非常盛行,已然成为所有人的必修课。
他们认为:再复杂的一个项目,如果不能在1分钟说清楚,都说明表达能力欠缺。
这个套路的本意就是:即使与别人在电梯间的短暂相遇,你也能清楚准确的表达观点。
“电梯演说”在向大领导或者重要客户阐述时非常有效,因为他们时间有限,且还想听到层层到肉的逻辑表述。
共识问题:
这是一个铺垫,为了引出你下面的观点,且记这个问题一定是大家都已经认可,不存在争议的问题,否则很容易在根上就被否定掉。
核心观点:
这一步非常重要。
首先,它是共识问题下面的一个分支;
其次,剩下的步骤都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
最后,你的解决办法也是要应对这个观点。
证明观点:
用一句话说明怎么得出的核心观点。
量化支持:
一定要用数据支持你的观点,这样才容易让人信服,要知道你面对的可不是一般的屌丝。
解决办法:
如果前面几步做的很好,这一步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我想说我这篇干货文很值得一读,我可以这样用“电梯演说”:
共识问题:在职场上沟通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不会有争议)
核心观点:沟通表达能力强的人,会更容易获得晋升机会。(提出我的观点)
证明观点:良好的沟通表达会增强你的社交能力。(证明我的观点)
量化支持:具有较好的社交能力的管理者比其他人晋升的机会高出2.7倍。(卢桑斯的一项调研)
解决办法:好好看看我这篇文章吧,能提高你的沟通表达水平。
电梯演说套路比上面几个都复杂,也是需要你提前做些准备的,但从展示效果来看,无疑是最强的。
05
RIDE说服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