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农牧股大涨,猪肉股普涨,包括新希望、福成股份等的涨停。文章还提及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关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猪产能的监测和调控。此外,文章介绍了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其他重点,如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等。
农业新质生产力包括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对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为防止生猪产能大幅波动,2025年生猪行业政策转向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以稳定产能并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推进乡村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等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
立马收到明天猪价!
2月24日,
农牧股大涨!
华英农牧、福成股份等涨停,新希望盘中逼近涨停,猪肉股普涨!
消息上,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23日发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猪肉既涵盖了农业产业,又覆盖了农产品加工行业。
今日,A股猪肉概念股盘初拉升明显,
新希望一度逼近涨停,德康涨超8%,大北农涨超7%,顺鑫农业、罗牛山、双汇发展、正邦科技、中牧股份、新五丰跟涨
。截止收盘,
福成股份涨停,中粮家康佳涨幅达5.8%。
此外,家禽养殖股、牛肉股同样涨势喜人,截止收盘,华英农牧涨停,西部牧业涨超5.8%、湘佳、立华、温氏、仙坛、春雪等均有不同幅度上涨
。
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介绍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
韩文秀表示,一号文件在稳定“三农”工作部署总体格局基础上,将深化改革贯穿全篇,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持续、四着力”。
他表示,“两持续”,
就是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任务,必须始终守住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四着力”,就是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
。这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任务,必须结合实际细化实化,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久久为功,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包括现在的生物育种技术、无人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技术等,这些应用能够有效改变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对我们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握住这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要抓好顶层设计,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来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来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同时,要构建农业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我们的自主创新平台,利用这些平台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林万龙:中国式现代化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人口众多的现代化。怎么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供给?在这个方面需要大幅度提高我们的农业生产力,因此,现代前沿科技的应用,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设成“农业强国”。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涂圣伟:我们讲新质生产力,首先是科技创新,颠覆性技术的推动,还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所以我们看到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乡村领域的应用,它不仅带来了传统生产模式的改变,还带来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就是城乡居民需求端的反向驱动,从而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
针对生猪养殖与畜牧业“稳定基础产能”多次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其中,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202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则提到要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加快扩大牛羊肉和奶业生产,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保护生猪基础产能,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积极发展牛羊产业,继续实施奶业振兴行动,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
不过,
“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被明确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尚属首次
。其中缘由,今年1月20日的国新办发布会其实已经有所提及。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在对中国畜牧业生产形势进行解读和展望时提到,回顾2024年,我国畜产品肉蛋奶供应充裕,但畜牧业发展困难不少,肉牛奶牛养殖亏损问题比较严重。面对这些情况,农业农村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养殖户“渡难关”,占畜牧业大头的生猪养殖生产现在已走出困境,但是肉牛奶牛养殖亏损仍只是“有所缓解”,完全扭转生产经营困难局面还需进一步努力。为推动肉牛奶牛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主产省加强监测预警,落实好肉牛、奶牛产业纾困政策,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稳住产能,增强产业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