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庆山
写作者。阅读,记录,观照,分享。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京日报  ·  看电影什么位置最好?(不是正中间) ·  5 小时前  
南京日报  ·  看电影什么位置最好?(不是正中间) ·  5 小时前  
苏州新闻  ·  全部禁言!彻底凉凉 ·  2 天前  
苏州新闻  ·  全部禁言!彻底凉凉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刚刚!创造历史纪录! ·  5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降雪天气又要来了!看看你那里会下雪吗?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庆山

日常的自由,寂然的欢喜 |《春宴》《眠空》人文版上市

庆山  · 公众号  ·  · 2017-10-16 15:01

正文

本文原发布于公号“文学当代”

《眠空》人文版一书的插图


▼▼▼


某种意义上,庆山(安妮宝贝)是一个执着的探险者,执意地探索着诸如:个人意志、心灵疆域、情爱与生命的谜题。她顺着自己的心的方向,有时候走到了时代的前面,有时候又逆向到时代的后方。“总是超前一点点”,或者总是呈现出一点“不同”一点“特异”。

 

将作品署名由“安妮宝贝”改为“庆山”,是她有感于生命新的阶段带来心灵蜕变的不同质地,因为属于“安妮宝贝”时期的思考与表达已经“完尽”,她从青春期的叛逆中挣脱出来,也从青春期的写作中挣脱出来,“庆山”代表着重生,一重新的身份一番新的轮回,由此而来的新的思考和写作。

《春宴》即是她转型后第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



近日,庆山创作脉络里最重要的两部作品——长篇小说《春宴》以及散文集《眠空》插图珍藏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在此版本中,各随书新增庆山未曾发表的短篇小说《花谢》《表演》以及关于创作、生活的“庆山答编辑问”别册,提前给热爱庆山的读者们抢鲜赏读。



  像一个人独穿隧道 | 《春宴》新版序

          文 | 庆山



《春宴》在2011年八月第一次出版。于夏天写完,从早到晚。也是我目前写过的篇幅最大的长篇小说。为了准备写它,我花了两年左右时间。这个过程也使我意识到,一个写作者的工作并无明显的时间间隔。写字,是工作。日常生活观察、思考,经历和认知万事诸相,也是工作。作品构建出内心世界,创作者的思虑如同蚕丝,密密吐出、缠绕,完成之后,如同一次清空。这种清空,会使人洁净。创作行为有时如同新生。

 

这本小说是内心偏爱,很难复制。彻底终结掉一些主题,就此各归其位。

 

即便事隔多年,打开翻看,仍会惊奇于文字之中的洪流。古都,亭子,消失的桥,花树之下的宴席,白鸟,隧道,夜泳,独绳幻术……与书中各种意象相随的,是前进社会的荒诞、萧条、冲击、孤独。也是人的心路探索,和对爱与生死恒久的困惑和追问。

 

周庆长处境边缘,与现实社会有所脱节,却对生命内在充满质询,更接近自然人。她也是我多年一直在书写的那种人。这些人的生活方式、心性、习惯、情趣、价值观、目标与外界的主流倾向有所区别,但从不怀疑自己,也不无端攻击或愤怒于外界。只是默默走自己的路。并且走得执拗、专注,好像一定要追究到源头。

 

心的深邃曲折,胜过外界一切喧杂。而外界种种,最终也不过是心的折射。那么,心的源头是什么呢?



《春宴》这本小说,像一个人独穿隧道。入口很窄,也很深入。读者对它的反应不一样,有些翻了几十页觉得难以读下去,有些反反复复读多遍。每读一遍,在其中找到新的意味。愿意安静下来去思考一些日常无法触及的问题。

 

书中浩浩荡荡几十万字,读者可以畅游其中,按照各自的心性和理解力去给予回应。里面有三组人物,最终他们在现实中发生交会。这种交会的寓意在小说中无处不在,包括人名、地名一些细微之处,仿佛时空一体,充满平等性。若用佛经中的概念去理解,是一个无量无边的世界。在整体之中,人如同微尘。但在个体的生命之中,却充满艰辛的探索和行进。

 

《春宴》与外界有所隔膜,阅读上的障碍也在于此。但这种隔膜恰恰也是好的,经得起时间。作品在当下显得疏离,一些年月之后,或许其深意可被感应。

 

对作者来说,写出一本可以代表自己的思考和探索的作品的机会,并不是能够始终都有。《春宴》承载着这些,漂流于世间,文字在与陌生人的邂逅相会之中,获得它的活力。这对书来说,也已足够。


扫码进入当当购书页面



  它离我的心很近 |《眠空》新版序

          文 | 庆山



《眠空》在2013年1月第一次出版。这本书主要组成部分,是杂志专栏、笔记和日记中的摘选和记录。当时把所有文字素材,每一段,每一节,经过重新调整和编辑,并不是随便铺陈。书在编排和节奏上形成呼吸,按照一种直觉生发。

 

虽文体自由,所抒写的观点或事物仍需要具备核心。《眠空》是后期比较成熟的作品,作者较容易推翻的是早期的观念,若没有推翻之意,也恐怕是个障碍。而眠空所抒写的观念,大多由思考所过滤,它离我的心很近,也并不会被轻易推翻。

 

是署名“安妮宝贝”的最后一部作品。之后以“庆山”笔名,发表《得未曾有》《月童度河》等作品。在这本书里面,也已暗藏更替的线索。此书出现一种较有距离感的观照。这种距离感也可称之为觉知。

 

从自己,看到天地,看到众生,这是以艺术为法门的进阶。在《眠空》之中,仿佛试图在看到众生。但其实是在众生之中看到微小而行进中的自己。



散文集是开放的形式。把自己生命的过程和真实细节,敞开给黑暗中的未知,作为一种分享和供给。这与小说的虚构状态完全不同。它也是一段生活经历的终结,就此留下标记。对我来说有特别的纪念。

 

“很多会意极深的词句,不再拘泥于意象的表达,更多的是对生命诸多现象的总结与贯彻。富有禅意的诗文三行,略有晦涩的词语两枚,即使在茫茫深夜,依然能给予孤独者以幸福澄澈般的光辉。”

 

这是读者所写的关于“眠空”的一段读后感。一本书最终应抵达的,是文字与读者在本质上的流动和连接。心与心相通之处,如同水中映照出圆月。即便身隔迢遥,从未在现实中相遇,而心已会合。


扫码进入当当购书页面


《春宴》《眠空》人文版套装

购买请点击“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