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选用了 15 位年轻、健康的参与者,年龄均在 20-30 岁之间,平均身高 163.7 ± 6.7 cm,平均体重 62.6 ± 7.7 kg。参与者均有至少一年、每周 4-5 次的训练经验。
实验包含五次训练,前两次训练测试了参与者腿举的 10 RM 重量以及能否重复 10 RM 测试。后三次训练之间间隔了 48-72 小时,在这三次训练中,参与者分别在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阴极经颅直流电刺激和假刺激(安慰剂)三种情况下,用其 10 RM 重量做尽可能多的次数。具体每个参与者的训练顺序是完全随机的。
电流刺激或假刺激在训练开始前进行,时间长度 20 分钟,经颅直流电刺激是将电极放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上方,理论上这样可以增强/削弱运动表现并降低/提高主观疲劳度)。假刺激的施加方式也很简单,同样是将电极放在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上方,但只在前 30 秒有电流,剩下的 19 分 30 秒里设备是关闭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只有在刚开始时会感到电流带来的刺痛感,这种感觉很快就会消失,因此参与者无法辨别假刺激和真刺激,从而达到了安慰剂的效果。
另外,这个实验是个双盲实验,参与者不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哪种刺激,给参与者施加刺激的工作人员也不进行数据采集、实验管理、数据分析等工作。
20 分钟的刺激结束后,参与者用先前测得的腿举 10 RM 重量做到力竭。研究人员用测角仪测量了每一次动作的角度,确保动作幅度一致,都是到屈膝 90 度、屈髋 105 度。训练完成后,研究人员还让参与者汇报了主观疲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