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果壳视频
果壳问答是果壳网旗下问答社区,在这里你可以在这里向各领域达人提问,分享知识,用科技视角读懂生活的每个细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乎日报  ·  为什么捏住鼻子就尝不到味道了? ·  18 小时前  
Quora文选英语  ·  老外说bed of ... ·  昨天  
知乎日报  ·  为什么每次高铁到站,总有人提前 10 ... ·  昨天  
知乎日报  ·  对话《唐探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果壳视频

大脑又双叒叕被骗了?这个小药丸怎么总能“糊弄”我

果壳视频  · 公众号  · 问答  · 2018-08-06 17:00

正文



安慰剂效应让你觉得大脑很好骗?一粒平平无奇啥用没有的“药丸”,信它止疼,吃下去还真的不疼了!你是不知道,如果把这颗“药丸”换成红色的,那大脑……更容易上当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大脑被骗?猛戳视频↓↓



安慰剂是任何看似“真实”的医疗方法,它可能是药丸、注射或其他类型的“假”治疗。所有安慰剂的共同点是它们不含有影响健康的活性物质


五颜六色的安慰剂 | Wikimedia Commons


1. 安慰剂帮助研究特定疾病


研究人员会使用安慰剂来帮助他们了解新药或其他治疗方法对特定疾病的影响

 

你猜这些小药丸是不是安慰剂? | Pixabay


例如,某项研究中的一部分受试者可能会服用一种降低胆固醇的新药,而另一部分人则服用安慰剂,但研究中没人知道他们服用的究竟是什么。

 

图:Giphy


然后,研究人员会比较药物和安慰剂对受试者的影响。用这样的方式,他们就可以确定新药的有效性并检查其副作用

 

2. “负安慰剂效应”也存在

 

有时,人会对安慰剂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可能是积极的,比如感觉自己的症状有所改善;但也可能是消极的,比如可能会感受到“药物”的副作用,这就是“安慰剂效应”。

 

积极的反应 | Giphy


在一些情况下,即使人们知道他们服用的是安慰剂,身体也会对此作出反应

 

研究表明,安慰剂可以对以下情况产生影响:

▸抑郁

▸疼痛

▸睡眠障碍

▸肠易激综合征

▸更年期

 

图:Pixabay


3. 对安慰剂的期望越大,效果可能越好

 

目前,对安慰剂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身心关系”上。最常见的理论之一是安慰剂效应产生于人的期望。如果一个人期望药片起效,那么其身体自身的化学反应可能会产生与真正的药物类似的效果

 

红色和绿色的安慰剂可能效果不同 | Pixabay


一个人期望获得效果的强烈程度与安慰剂是否真的起效之间存在关联。这种期待越强,接受到正面效果的可能性就越高。

 

负面影响也是如此。如果人们预期会出现头痛、恶心或嗜睡等副作用,那么这些反应真实发生的可能性就更高。

 

如果预期出现副作用,可能真的会出现 | Giphy


一些研究还表明,安慰剂效应会导致产生实际的物理变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