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匠心地理
诸位可爱的地理粉,匠心地理长期致力于图解真题,手绘地理,电子制图,原创PPT等实用地理资源的打造。走进匠心地理,我们一起学地理知识,练习地理板图板画,看趣味图解。让地理化抽象为具体,变朦胧为直观。期待您的到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方能源观察  ·  虚拟电厂:新型能源体系的智慧“拼图” ·  21 小时前  
能源电力说  ·  河南微电网怎样建? ·  昨天  
能源电力说  ·  河南微电网怎样建? ·  昨天  
全网快资讯  ·  元宵节的20句祝福语,句句暖心! ·  昨天  
南方能源观察  ·  eo封面 | 能源企业“十五五”发展环境之变 ·  昨天  
南方能源观察  ·  顶层制度出台,抽水蓄能开发建设管理进一步规范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匠心地理

最全黄土地貌知识,一网打尽!

匠心地理  · 公众号  ·  · 2024-04-15 21:14

正文




黄土

地貌


黄土地貌

绘图 | 椰子皮





黄土的分布与特性

1

黄土的分布

从全球来看,黄土主要分布在 中纬度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地区 (即:现代的温带森林草原、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区)

这是由于内陆干旱荒漠区、半荒漠区的强大反气旋从荒漠中部向荒漠边缘移动,把大量粉沙和尘土吹送到草本灌木的草原地区逐渐堆积下来形成的。

黄土分布相当广泛,特别在欧亚大陆上,几乎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西岸成断续带状地分布着。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位于北纬34-45°之间,呈东西向带状分布。

我国黄土总面积约63.5万平方千米 (原生黄土为38.1万平方千米,次生黄土为25.4万平方千米)

我国黄土高原分布区

绘图 | 椰子皮


其中,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北部、甘肃中部和东部、宁夏南部和山西西部是我国黄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不仅分布面积广,而且厚度大 (最厚可达200m) 。由于这个地区的地势较高,形成有名的 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

绘图 | 椰子皮


2

黄土的特性

黄土: 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土状堆积物。它们具有以下的特性:

①质地均一

②黄土富含碳酸钙

在干燥状态下,钙质可以使土粒固结,但遇水碳酸钙会发生溶解,而使土粒分离,成 分散状 。因此,钙质多的黄土层 易受水侵蚀

③黄土结构疏松 多孔性 是黄土区别于其他土状堆积物的主要特征之一。

陕西洛川马兰黄土A和离石黄土B结构

1:粗粒、2:细粒、3:孔隙

来源 | 地貌学(2012年印)


④黄土无沉积层理,但垂直节理很发育,直立性很强。 (厚层黄士常因此形成陡峻的崖壁、土柱,并可维持百年而不崩塌)


黄土的成因

黄土的成因主要有风成说、水成说和风化残积说三种观点,其中以风成说的历史最长,影响最大,拥护者也多。


1

风成说

黄土风成说认为,像亚洲中部 (包括我国北方地区在内) 的黄土,是由内陆干旱荒燥、半荒燥区强大的反气旋风从中部吹向外围,把大量的黄土物质吹送到生长草本灌木的草原地带,逐渐堆积而成的,故称 荒漠黄土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表现来说明:

①黄土分布区以北依次出现沙漠和戈壁,三者逐渐过渡,并成带状排列。

②黄土区内的西北部分靠近沙漠地区的黄土颗粒较粗,黄土层中夹有风成沙层,愈往东南距沙漠愈远,其颗粒变得愈细。

③黄土披盖在多种成因的、形态起伏显著的各种地貌类型上,并保持相近似的厚度。

④黄土层中发育有随下伏地貌形态变化的多层埋藏古土壤层。

⑤黄土中含有陆生草原动、植物化石。

⑥黄土的矿物成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与所在区域的下伏基岩没有多大联系。

这些特征比较充分地说明我国北方黄土是从荒漠地区吹来的风积物,确切地说是 风尘堆积


2

水成说

黄土的水成说认为,在一定的地质、地理环境下,成土物质可为各种形式的流水作用所搬运堆积,从而形成各种 水成黄土 。水成黄土具有 层理结构 特征。

有人认为水成黄土是原生的风成黄土经过流水搬运,与当地岩石碎屑相混合而成的堆积物,是次生黄土。但次生黄土在黄土高原区只是局部现象,似不足以概括全部黄土的成因。


3

风化残积说

黄土的风化残积说认为,黄土是当地各种岩石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经过风化和成土作用而形成的,它不是从外地搬运来的。

风化成土作用在黄土的形成中虽有一定作用,但是,它难以解释数十米以至数百米厚的黄土层中的种种现象,如黄土的均质性和含碳酸钙,以及含有古土壤和大型古生物化石等特征。


黄土地貌的类型

黄土地貌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最为典型。

其地貌特点是 千沟万壑、丘陵起伏、梁峁逶迤

沟谷 沟间地 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形态。


(一)

黄土沟谷地貌

黄土地区具有众多的沟谷,这是 流水侵蚀 作用造成的地貌。

黄土沟谷

绘图 | 椰子皮


流水对黄土的直接侵蚀作用,主要有面状(片状)散流侵蚀和沟状线流侵蚀两种方式。在散流的汇集过程中,流水侵蚀形成细沟、浅沟等细小的沟谷。

由于黄土质地疏松,细沟、浅沟很容易形成,演变发育速度也很迅速,所以较大的沟谷主要是流水线流侵蚀的产物。

黄土沟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

切沟

切沟: 散流汇集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径流增大引起下蚀作用的增大,当沟谷切入黄土中达几米以上时,即形成具有独特形态的沟谷。

切沟

绘图 | 椰子皮


其边缘出现了完整的陡壁,沟床顺直,有显著的纵比降,并出现串珠状陷穴,这表明沟谷处于强烈的下切阶段,故称之为切沟。


冲沟

冲沟: 是黄土高原上分布非常普遍的一种沟谷。

冲沟

绘图 | 椰子皮


早期, 平面图形大致成等宽的长条形,沟床纵剖面与其所在的坡面大致平行,横剖面呈V形,沟壁陡崖显著。

中期, 冲沟的平面图形上游窄而下游宽,也就是沟谷的上游段形态保持早期冲沟沟谷特点,下游段沟谷展宽,而沟床纵比降要比其所在的坡面缓。中期冲沟的沟床纵剖面呈下凹曲线形。

晚期, 冲沟由于下蚀和旁蚀引起沟壁陡崖发生滑坡、崩塌,使沟壁向两侧后退,横剖面上可以划分出沟坡和平坦的沟床,呈梯形,而整个沟床的纵剖面形状接近均衡剖面,呈凹弧形曲线。

冲沟的规模大小不一,大者可长达数千米、深达数十米以上。小型冲沟多具有早期冲沟的特点,它们是在黄土堆积以后,从切沟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大型冲沟则往往具有继承被黄土掩埋前的古沟谷特征。


河沟

河沟: 是一种大型的侵蚀沟,通常已是河流的主要支流。

河沟一般都已切穿黄土层,并已切入基岩内,也有经常性水流。

河谷

绘图 | 椰子皮


(二)

黄土沟间地地貌

沟间地: 是指沟谷之间的地面,在横剖面上,它的两侧以沟坡顶端坡度转折处为界。当地群众称之为“塬边”、“梁边”、“峁边”,也就是沟谷顶部的谷缘部分。

黄土沟间地的形态继承了各种埋藏古地貌形态,通常可以划分出 塬、梁、峁 等地貌类型。


黄土塬

黄土塬: 塬是平坦的黄土高地。

塬面平坦,中央部分斜度不到1°,至边缘地带才有明显的斜度,一般可达3°-5°。

塬的四周为沟谷环绕,受沟谷的沟头蚕食,在平面图上呈花瓣状。

黄土塬

绘图 | 椰子皮


现在面积较大的塬有陇东的董志塬、陕北的洛川塬等。董志塬长达80km,宽处达40km,面积超过2200平方千米。

塬受到沟谷长期切割时,面积可逐步缩小,同时也变得比较破碎,就形成 “破碎塬”


黄土梁

黄土梁: 梁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黄土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